朝鲜半岛未到战时

2016-02-23 14:33:26

2月16日,朝鲜庆祝朝鲜劳动党前总书记金正日74岁冥诞,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金正恩宴请参与发展导弹式卫星专家。久未出现的牡丹峰乐团穿上短裙,踩着整齐的步伐,庆祝朝鲜这个重要时刻。在晚宴上,金正恩肯定科学家的贡献,同时下达发射更多卫星的指示。

平壤时间2月7日中午,朝鲜中央电视台播出“特别重大报道”宣称,当日早间9时朝鲜于平安北道铁山郡东仓里将“‘光明星4号’卫星”发射升空,该卫星于9分46秒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在38度线以南却是“战云”集结的迹象。

朝鲜先是在1月6日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宣布成功完成氢弹开发,接着又加码在美日韩试着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决议之际,进一步推动导弹型卫星试射——两个连续举动被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社会认为是严重挑衅,对同处半岛的韩国更是前所未见的安全威胁。

偏好在冲突初期使用“威慑”手段的美国,于2月17日派出四架原本部署在日本冲绳的F-22隐形战斗机飞进朝鲜半岛,降落在朝韩边界70公里处的乌山(Osan)基地,韩美军方表示该战斗机7分钟能飞抵平壤,进行攻击任务;此外,美国还追加部署PAC-3型爱国者导弹部队, 2月15日抵达釜山的“北卡罗来号”潜艇则将与韩国海军一起展开联合军演。据韩联社报道,“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母3月也将参加韩美年度军演。

自上任以来宣誓推动“信任进程”的韩国总统朴槿惠,于2月16日发表了强硬立场演说,她表示,“从现在起,韩国政府将采取强力的有效措施,使朝鲜认识到,核开发不仅无助于维持生存,还将加速体制崩溃进程,创造一个压迫朝鲜不得不做出变化的环境。”

俄罗斯科学院朝鲜半岛项目主任托洛拉亚(Georgy Toloraya) 对《财经》记者表示,朝鲜一连串作为,应是为了在将于5月举行的朝鲜劳动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前,加强金正恩的领导地位,同时也借此向全世界传递对朝鲜施压是发挥不了作用的讯息。

不过,他也补充表示,朝鲜或者没想到这两次试验会换来如此强烈的国际反应。

吉林省社科院朝鲜半岛专家张玉山则对《财经》记者指出,朝鲜在2014年和2015年对外采取了和缓的外交手段,希望外界接纳其拥核国家地位,效果不佳,因此转而重新采取强硬做法。他强调,朝鲜多年来“就是这两个手法交换运用,这条路走不通,换条路再试”。

随着美国、朝鲜和韩国各自表达强硬立场,这一轮朝核问题升温,有别于过去各方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后就降温的情形,至今未显示出降温趋势。不少美国专家学者撰文指出,更换朝鲜政权或通过军事冲突可能是朝鲜无核化的唯一出路。

中共中央党校朝鲜专家张琏瑰对《财经》记者指出,朝鲜的核武能力可能已经触及美国红线,即威胁美国本土。他认为不能排除美国在今年内对朝动武的可能,因为如果美国这次让朝鲜轻松过关,朝鲜今年内还可能进行第五次核试验。

不过,其他专家则持不同看法。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郑继永对《财经》记者指出,半岛局势目前确实“风高浪急”,语言挑衅不断升温,各方出招不慎确实可能引发大规模冲突,但是“大家都不想通过战争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因此各方在战争底限的判断上仍会十分小心。

各方盘算展现问题根源

自朝鲜第四次核试验以来,除朝鲜以外的六方会谈成员国再度分成两派互相指责,重现朝核问题多年来无法解决的问题根源。

美国与中国在朝鲜问题的矛盾再次成为朝核问题的主旋律之一,背后则是两国对亚洲利益的各自考量。

美国国务卿克里将矛头指向中国,指责中国未对朝鲜使用足够的影响力,使朝鲜能一次次进行核试验。为在联合国通过严厉的制裁案,克里于1月底访问北京,但未就制裁取得完全共识。中国则认为,朝鲜无核化进程受到挫败,责任在美国一方。因为歧见,各方至今无法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朝鲜的制裁案。

托洛拉亚认为美国不思彻底解决朝核问题,就是希望能继续以反朝鲜之名在东北亚进行军事部署,这种背后盘算是朝核问题越演越烈的主要原因。北京大学朝鲜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崔应九也对《财经》记者指出,这一轮的局势升级给一直想修改宪法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带来新的希望,朝鲜恰好适当地充当日本需要的敌人。部分专家则指出,朝核问题演变至今,最重要的原因是除了韩国以外,各国都把朝核问题当成“第二重要议题”,就如各方对待叙利亚问题一样,因此朝鲜得以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核试验。

让美国如此好整以暇的其实是朝鲜的核武器实力未达美国红线:引发核扩散的可携式核武器,以及能攻打美国本土的核导弹。听取过行政部门简报的美国参议员麦凯恩提出朝鲜尚不具威胁本土的评估,近期内达到此目标的可能性也相当低。美国国家情报局局长詹姆斯·克拉珀(James Clapper)也在听证会上做出类似表态。

美国军事专家指出,朝鲜这次测试的导弹距离为1万公里,可到达阿拉斯加、夏威夷和美国西岸,但尚不具打到本土的实力;另外,朝鲜至今也未完整展示是否具有将现有技术转为导弹的能力。

随着奥巴马总统任期进入最后几个月,外界预期美国进行重大政策调整的可能性不高。

一位美国国务院前官员对《财经》记者表示,美国总统因为担心掣肘下任总统,在任期末通常不会进行重大政策调整,克林顿于第二任后期在朝鲜和巴勒斯坦问题上做了过大的动作,不仅效果不佳且引来不少批评。

在此限制下,美国目前积极推动的就是对朝鲜严厉的制裁。斯坦福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斯特劳布(David Straub)对韩国媒体指出,美国将动用所有“军事和外交手段”遏制朝鲜核项目,在外交上,将推动亚洲、 非洲、 欧洲国家对朝鲜实施联合国制裁外的个别制裁。

对朝鲜无法有效制裁一直是美国无法顺利施压的主要原因。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朝鲜制裁委员会统计,委托会员国调查的违反制裁案件有262件,但获得回应的只有116件。为加强对朝鲜进口货品的检查,和朝鲜维持交易的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可能都将成为新制裁的执行重点,美国将可能要求这些国家进一步检查朝鲜船只。

根据美国对朝专家表示,美国正研究如何强化对朝鲜金融制裁。美国希望能复制2005年冻结澳门汇业银行(BDA)账户的成功经验——这被认为是少数得以牵制朝鲜的制裁案例。不过,经过十年,朝鲜已分散账户,甚至可能以他国居民之名开立账户,对美国而言有实际掌控的难度。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专家蔡建对《财经》记者指出,朝鲜经济体独立于全球经济体系,国际社会施加的各种制裁实际上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并无法达到美国寻求的效果,接下来联合国通过的决议预计也不会有太显著效果。不过,中央党校的张琏瑰也指出,随着美国改善和缅甸、古巴、伊朗的关系,朝鲜可能会渐渐感受到压力。

朝鲜核武器的直接威胁者韩国,在这轮制裁上比美国更为积极,寻求实际切断所有朝鲜的外来收入。

在2月11日朝鲜宣布驱逐所有开城工业区的韩国人后,韩国也宣布将阻断朝鲜通过劳务输出赚取外汇的做法。韩联社报道,朝鲜目前向50多个国家外派劳工,其中向俄罗斯派出2万多人,向中国派出超过1.9万人,向科威特派出4000人-5000人,向阿联酋和卡塔尔分别派出2000多人和1800多人,每年获得2亿美元以上的外汇收入。

朴槿惠在16日的演讲也指出,开城工业区贡献的6160亿韩元都被朝鲜政府用以导弹开发之用;韩国统一部门将可能重新检视开城工业区的去留。

在此之前,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将先成为惩罚朝鲜的方案。韩国驻联合国大使吴俊在纽约时间2月16日表示,“美国和中国自上周起就进入了以(制裁决议案)文件为基础的协议阶段”,“(制裁决议案)最早将于本月内通过”。

中国意外成主角

在这一新回合朝核危机中,平壤有意或无意引发的争端,是美韩中三国近年间角力的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即萨德系统)。朝鲜核试验迅速促使韩国下定决心部署萨德系统,该决定立即引来中国和俄罗斯的强烈抗议。

朴槿惠表示:“为拥有强大的对朝遏制能力,我们还正围绕增强韩美联合防御能力、提高韩美同盟反导态势等问题进行磋商。2月10日宣布的开始考虑驻韩美军部署萨德问题也是其中一环。”

韩国国防部长韩民求于2月15日表示,15日-16日两天举行韩美两国工作会议,商讨驻韩美军具体部署萨德系统地点和未来运营等相关问题。在部署地点上的主要考量因素为军事效能和该地点成为作战基地的条件。

据韩国媒体报道,驻韩美军和萨德系统的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去年已开始调查适合地点,包括京畿道平泽在内的5个-6个候选基地,部分消息指出可能地点为平泽,但也有消息指出江原道原州正成为热门候选地。

对北京而言,韩国和美国计划装设萨德系统是直接威胁中国战略利益的问题。

为此,外交部陆续召见韩国驻中国大使金章洙和美国驻中国代理大使,外交部长王毅表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指责这是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牵制。在16日举行的中韩第七次外交部门高级别战略对话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也重申反对萨德系统的立场。

源于朝美博弈的朝核问题, 在中国、韩国、美国、俄罗斯各方对区域利益的盘算下,让中国几乎成为主角。张琏瑰指出,“朝鲜进行核试验,却引发了中美关系、中韩关系的紧张,这个结果值得大家深思。”

郑继永认为,美国在此时引进萨德系统引发了中美矛盾,复杂化了当前的情势,这完全无助于朝核问题的解决。蔡建指出,萨德系统的部署将会严重泄露中国的防御能力,如果韩美执意推动,终究迫使中国和朝鲜建立更紧密的军事同盟。他强调在目前这种战略格局下“中朝关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托洛拉亚指出,朝核问题的解决之道仍是让各方回到谈判桌的六方会谈,但因为一些反对朝鲜的专家已经作了唯一解决方法是改变政权的结论,因此现在没有重上谈判桌的希望;另一方面,他认为使用武力代价太大,近期发生可能性低,他预期美日韩短期内,将会在联合国通过无法对朝鲜形成实质伤害的制裁决议。

随着韩美于3月开始进行“关键决断”和“鹞鹰”联合军演,朝鲜半岛局势将进一步升级。朝鲜是否于军演结束后,进行第五次核试验将决定这一波朝核问题何时降温。

《财经》记者 蔡婷贻/文
朝鲜半岛 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