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吉及鲜CEO对内宣布融资失败,此前三个月见了百位投资人

来源:《财经》杂志 2019-12-09 17:22:10 

文 |《财经》记者 房宫一柳    编辑 | 宋玮

“呆萝卜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年底前基本所有投资机构停止了对生鲜的投资。”

又一家生鲜电商公司陷入危机。

《财经》记者独家获悉,12月6日下午,生鲜电商吉及鲜召开了全员会。在会上,CEO台璐阳宣布公司融资失败,规模盈利不达预期,公司要大规模裁员、关仓。留下的员工工资减半,离开的员工工资发到12月20日。

据吉及鲜相关人士透露,实际的调整情况是,总部200人减成100人以下,仓内200人以下,高峰时期这家公司共1900人;40多个前置仓将保留三分之一。

吉及鲜于2018年10月注册成立,是一家主攻武汉市场的前置仓生鲜电商,曾是这个行业的明星公司。创始人、CEO台璐阳毕业于哈佛商学院,曾就职于贝恩资本、永辉超市。创始高管团队多来自京东、永辉等知名公司。

一位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上半年,吉及鲜曾是前置仓生鲜电商赛道单量规模第五,次于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朴朴超市和呆萝卜。6、7月吉及鲜开始快速起量,前置仓开到了40多个。目前,其日单量1万单左右,日营收30多万人民币。

大规模裁员、收缩,对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来说事发突然。但对于恶劣资本环境下,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盲目扩张的前置仓生鲜电商模式来说,几乎是必然的。融资失败只是这一切的触发点。

这是2019年下半年开始,生鲜电商公司资金链断裂事件中的一个。2019年曾被业界称为“前置仓元年”,上半年创业公司增长快、市场火热,盒马等巨头玩家也开设前置仓点位。而到了下半年,市场情况直转而下。

从6月融完A轮、11月就爆雷的呆萝卜,再到清算完毕的妙生活,现又再添大规模裁员和关仓的吉及鲜。这都是在提醒行业:获客成本高、损耗大、履约成本高等生鲜行业的固有问题,很难通过烧钱补贴的互联网方式重构供需。

此时,距离吉及鲜上一轮融资只有6个月。从2018年10月成立,到2019年6月为止,吉及鲜已完成天使、Pre-A、A、B四轮融资,投资方分别是源码资本、IDG、经纬资本和襄禾资本。最后一轮估值为8000万美元。

CEO内部会日第二天,其公众号宣布配送将从最快30分钟即时达改为次日达,上下午两次配送。台璐阳对《财经》记者记者表示,希望保证行业口碑,结清供应商货款和员工工资,做小范围的业务转型尝试。

为了保留创始团队的声音,《财经》记者将CEO讲话内容呈现出来:

以下为CEO台璐阳内部讲话:

我想大家应该猜到为什么今天会开这个会,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所以我一五一十把情况告诉大家。

过去三个月我们见了近100多位投资人,但是到目前,我们还是没有完成这轮融资。

我还是很感谢大家,6、7月份我们经历了增长高峰,大家斗志都非常高昂。但是从9月份开始,下半年资本市场非常寒冷,融资不到去年20%,所以资本市场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盈利的要求。

所以从10月份开始,我们停掉了很多补贴,在做盈利模型。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没有跑到整个公司规模化盈利,所以这一点让我们融资不是特别顺利,再加上呆萝卜的事情,资本市场基本不再看生鲜的投资了。

这个对我们而言,就是最后一根稻草,年底前基本所有投资机构停止了对生鲜的投资。所以也就导致我们这轮融资没有完成。

我非常愧疚的是说,其实大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最大责任还是在我个人。我没能在我们最顺利的时候把融资节奏带好,而是选择盲目扩张,所以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说一声对不起。

在座很多小伙伴,都是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和我一起打拼到今天的,我们每天都在加班。也有很多小伙伴是刚加入,带着希望来这里,我没能给大家一个更好的结果。

错不在大家,错在我,没有把这个团队领导好,带它走向下一个阶段。

对公司而言,我们现在很难再支撑一个大的运营团队继续往后走。

所以我很遗憾地告诉大家,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得离开这里。但公司能做的,是我尽可能地保证能够给到大家一个补偿。因为这不是大家的问题。公司我们能够保证把大家的工资发到12月20号。

我们要足够的钱结清供应商的货款,然后我们要把相对亏损比较重的仓关掉。但是我希望还是能够留下一个很小的团队。

因为我坚信我们做的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我们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我坚信用户需要好的商品,需要好的到家的服务体验,只是说这个路径比我们想象得难得多得多。

我仍然希望能够保留一个小的团队,能够在这个模式下面进一步地做尝试。当然留下的人可能没有办法支付像以前那样的薪水。包括留下的部门负责人,薪水都要减半以上。

但是我们仍然相信这件事情,或者说我个人愿意相信这件事情。

所以我希望我们这个小团队能够真的做一些突破,我希望有一天如果我们能再成功的话,有机会邀请大家回来,如果大家还愿意的话。所以我希望保留大家的工号。希望明年我能跟大家说,再回来加入团队。

所以,感谢大家,最后跟大家说一声对不起。

生鲜赛道的打法和前景正在变化

这是一场结束时没有掌声的发言。台璐阳数度停下、沉默,最后在谈到保留员工工号时,开始哽咽。

据《财经》记者了解,吉及鲜一共融资4轮:2018年的天使轮来自源码资本,2019年4月Pre-A 400万美金融资来自IDG,5月A轮1000万美金融资来自经纬资本,2019年6月B轮2000万美金融资来自襄禾资本。Pre-A时其估值是2.4亿人民币,最后一轮8000万美金。

从6、7月的风头正盛到急转直下、急剧收缩,不过几个月时间。这是今年暴雷的多家前置仓生鲜电商的共性。

今年6月,呆萝卜宣布完成由晨兴资本、高瓴资本领投的累计6.34亿人民币A轮投资,11月便陷入关店和资金链断裂危机。呆萝卜创始人兼CEO李阳公开回应资金的去向时,曾表示:“我们对增长的预期与需求太高,低估了生鲜的烧钱速度,以至于消耗过快,这是我们用错的地方。”

吉及鲜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这个模式面临共同的问题。“UE(单位经济模型)算不过来,规模效应不明显,必然持续烧钱、亏损。”一位投资人告诉记者。

这个赛道的打法和前景正在发生变化,比如不能只仅仅重视增速,而要综合看现金流改善和UE改善。

生鲜电商两个模式,以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前置仓到家模式,以生鲜传奇、谊品生鲜为代表的到店模式,前置仓生鲜电商模式,本质是生鲜零售加电商的合集。

“生鲜电商,本质是零售,当电商做,这个命题不对。”一位巨头生鲜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两者的核心区别在,电商追求GMV,零售追求的是成本营运和供应链。

当一系列创业公司暴雷、收缩发生后,资本市场对生鲜项目的态度已经趋于保守。这为其他公司也敲响了从流量思维转为成本控制思维的警钟。

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记者,吉及鲜模式与叮咚买菜一致,后者作为赛道第一,同样面临规模盈利的新要求,其融资资金较为充足,暂时问题还未大范围显现。但在上海,叮咚买菜正面临和美团以及盒马,在无锡面临本地生鲜电商平台小兔买菜的正面竞争,正在准备收缩并逐步退出无锡杭州等华东地区。

除了VC、创业者对赛道和模式的复盘,还应该关注的,是创始团队对公司危机的处理——行业往上走的时候,任何口号都可以振奋人心,但在危机时刻,一个公司、创始人的价值观才会完全显露。

核心人士透露,吉及鲜背负供应商货款过千万人民币,接近账上现金。12月9日上午十点,吉及鲜已召开供应商大会,讨论货款问题。同时,数百名员工前往劳动仲裁局,要求吉及鲜给与“N+1”的劳务赔偿。

吉及鲜供应商大会上,台璐阳表示,会首先结清供应商的货款。到账期马上结,不到账期想结的也会结清。不过要求截止今天提供发票,7日内结清货款,否则按照账期算。

台璐阳对《财经》记者记者表示,保证结清供应商货款、发放员工工资,第一要保证行业口碑不能丢。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吉及鲜目前危机处理有几个讨论方案,一是在春节附近破产清算;二是寻求老股东注资,但呆萝卜事件让股东更为谨慎,老股东观望;三是保留小团队探索新业务,不过在此基础上,团队要解决紧缺的资金和复杂的供应商贷款、员工工资问题。

台璐阳对记者回应,关于第一点,公司一定会想办法坚持;关于第三点,目前业务正在转型,小规模地在一些仓进行盈利模型尝试。

吉及鲜从成立到今天,不过一年时间。在市场不好的环境下,创业公司的生命周期被大大缩短。不管是呆萝卜、妙生活还是吉及鲜,它们的结局正提醒着我们:创业是一场痛苦的长跑,而失败才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