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深携手创新,缓解中小型贸易企业融资难题

来源:《财经》 2019-06-19 17:59:33

针对供应链融资的相关市场正在香港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新平台们均以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审核便利等技术为基础,旨在通过无抵押的方式为中小型贸易企业解决资金链痛点  

《财经》记者焦建/文 苏琦/编辑

在出口环境不断变化之际,如何帮从事跨境贸易的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以应对不确定性,是整个珠三角地区外贸出口大市均高度关注的焦点之一。

近两年来在香港逐渐兴起并由正在由相关各方逐渐引入内地的一种名为“在线应收账款融资”的模式,可能会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究其核心,新入场的“新玩家”们不论规模大小及发展快慢,均以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审核便利等技术为基础,旨在通过无抵押的方式为中小型贸易企业解决资金链痛点而获利。

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而言:作为国际性贸易中心且受外部环境影响极强的香港,近年来已经从政府到业界,开始逐渐探索并开发出一系列与融资有关的新型金融科技辅助手段及模式。除应收帐款贸易融资外,从2018年11月起,香港金融管理局亦推出了一种名为区块链贸易融资的技术平台——“贸易联动”——并开展跨境区块链贸易融资研究。

而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之下,香港业界亦在逐渐与内地加深个方面的金融合作。以设立于2015年的应收帐款融资平台Velotrade为例,其作为当地首家获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下称“香港证监会”)第1类(证券交易)受规管牌照的应收帐款融资平台,已实现在中国香港、新加坡、越南等地处理跨境融资交易。从2018年起,其也开始成为受深圳市相关区政府支持的“平安金融+科技加速器”的第一批十个成员之一,并积极拓展其业务在深圳落地的领域。正如该公司执行主席Vittorio De Angelis及行政总裁Gianluca Pizzituti近日接受《财经》采访时所预判的那样: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加速的背景下,类似的结合香港与深圳两地资源及产业比较优势的合作案例,将会日益增多。

贸易融资新途

《财经》:所谓应收账款融资,其大致含义及模式是什么?

Gianluca Pizzituti:香港的中小型企业有三十多万家,占全部商业单位的九成以上。而在这三十多万家企业中,又有十多万家在从事进出口相关业务。香港贸易进出口活动的频繁,带动了贸易融资需求的日益增加。但因为中小型的公司资金回报率较低,银行和其他传统金融机构普遍不愿意为其提供贸易融资——目前全球贸易贷款缺口达3万亿美元,单是亚洲地区中小企贷款缺口就达2000亿美元——因此,应收账款融资的核心,是通过互联网平台面向各类企业,通过兑现其应收账款的票据——invoice——满足其融资需求。

从供给端来看:所谓invoice,是商品的卖家向买家发出的一项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作为列明费用和货物明细的一种付款通知,在香港商业环境下被译为“发票”,但与内地的“发票”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也有别于收据,只是确定有经济收支行为发生的一种证明文件,买家须待特定到期日才能收到款项,由于一般帐期达60至90天,不利于中小企资金的循环使用。应收票据融资的核心就是中小企出售其应收帐款的发票,从而变相实现“提早收钱”。

从需求端来看: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的投资机构都在寻找低风险的资产组成更加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一般而言,其无法直接投资应收票据。这时候就需要有平台将未到期应收账款票据转换为金融资产。企业一旦成功采用平台的服务上传其应收票据,即该应收票据权利转予平台,投资者得以在平台上进行竞投。平台会将发票的80%应付总金额减去收费后先套现予这些企业,待买家最终结算后,减去融资成本偿还剩下20%予企业,而投资者则获偿还本金并赚取利息。

以我们的企业用户为例,其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营业少于三年、较难从银行取得借贷的小企业,主要向高资产净值人士销售,年息可达8-9厘,但应收帐规模最少需要达到5万美元;其次是中小企业,利率为约5-5.5厘,通常与对冲基金配对;最后是大型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年息通常为香港的基准利率LIBOR加10%到20%,规模为100万美元以上,且针对大型对冲基金销售。

《财经》:有消息称你们正在将相关融资模式拓展到内地,目前进展如何?

Gianluca Pizzituti:中国既有变得更加开放的意识,也有不断开放的具体举措。随着流程变得越来越透明且正规,开放范畴也变得越来越大。我们正在尝试帮助外资建立起一个相对安全的对中国进行投资的新方式。

Vittorio De Angelis:获得来自外界的的金融支持都是很重要的。目前有大量的资金正排队等在中国门外,但进入的渠道有限、速度也不快,这就是一个机遇。为真正扶持实体经济发展,能让国内一系列中小型贸易企业获得成本更低的资金,是一件好事情。

《财经》:什么样的企业是理想的目标客户?深港两地在这一方面有无差异?

Gianluca Pizzituti:我们的目标客户,一部分是从事跨境贸易却很难通过传统金融手段获得信贷支持的中小型贸易企业;另一方面,香港有些贸易商本身规模很大,融资选择很多,但也可能会采用发票融资的服务,因为这种方式的放款速度快且易得——因资金来源是对冲基金、家族办公室以及专业的投资人,使得我们能在不同市场条件下覆盖不同客户——当银行惜贷的时候,这些客户能够有一种替补性的融资手段。在深圳有类似融资需求但缺乏有效途径的企业则非常多。也正因如此,这个市场的前景是非常广阔也是足够大的。根据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 (FCI) 2018年年度报告的数据,2017年中国内地此类业务规模已经超过了4000亿欧元。

《财经》:这种贸易融资模式的独特性有哪些?其竞争者会是谁?

Vittorio De Angelis:实际上,以应收票据为基础的贸易融资生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市场中各式各样的从业者非常多。Velotrade的独特性在于,已经跟香港的相关监管机构建立了联系,解决了各式各样的行政及法律问题。此外,Velotrade愿意跟贸易的买卖双方都建立深入的联系,这样在满足其金融需求时就会更有效率。我们的资产包是以买家愿意且有能力付款做为背书的,与银行关注卖方有无抵押物相比,我们的合作方式更加多元。

Gianluca Pizzituti:从整体而言,在中国内地也有很多公司在从事应收帐款金融服务。投资者要想获得利润,肯定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我们有足够风控手段,比如和主要关注抵押品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不同,我们会审查交易的买家的信誉如何,其体量有多大,买卖双方的交易频次高低,我们会问买家是否清楚整个交易流程以确保没有纠纷。如果只盯着卖家,那其是没有信用额度的;此外,我们在香港还会采用贸易信用保险这种工具降低可能的风险损失。这使得投资人会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投资产品。

其次,在进行审核时,我们遵循跟银行类相似的流程,但区别在于我们大量采用新型技术,所以我们的审核速度更快——质量也更高——更便捷且易于使用。例如,我们的全部交易流程都采用数字方式进行,当签订合同的时候,卖家只需要给我们电子签名即可——银行等传统机构仍然采用手工方式去完成这一流程且需要专人审核——我们则是在线审核,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除因法例要求,投资者须亲身签署开户文件外,基本上所有程序均可在网上完成。

香港“双创”新生态

《财经》:与监管者建立沟通是你们的竞争优势之一,“从零到一”的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

Vittorio De Angelis:首先,在香港,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很简单也安全,因为相关的监管流程已经建立起来了。发票融资这种商业模式如果不被监管的话,每次投资者要想跟我们合作,他们都必须做功课研究这种模式“靠谱”与否。一个投资者研究12个月,另外一个又需要12个月。所以我们选择了直接与香港证监会合作,用20个月时间走通监管流程。香港是一个举世公认的国际性金融中心,其证监会会跟纽约、伦敦等地的监管机构互通信息有无。按照香港的监管逻辑可以说通的模式,在全球其他地方也很容易讲得明白。这样能够为投资者节省大量审核时间,他们知道香港证监会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自己只需要再获得一些额外的细节信息即可。

其次,虽然整个流程花了我们20个月的时间,但整个过程走完直到获得牌照本身并不难,也没有谁要给我们找麻烦。这中间并不是说监管者们对我们说了20个月的,“不,我们不想跟你们合作。我们不喜欢你们。”事情更像是“请让我们理解你们。”监管者们希望了解我们的模式细节,问很多问题,梳理工作流程,以便搞懂每一步——比如我们如何评估卖家,又如何向投资者出售资产抵押类证券产品,我们的风控体系如何,等等——整个过程是很有意义的,对于说服外国投资者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财经》:两位都是意大利人,为什么选择在香港搭建这个被认为是创业环境不太理想的地方搭建融资模式新生态?其吸引力在哪里?

Vittorio De Angelis:我到香港已经有11年了,Gianluca到香港也有6年了,我们对情况比较熟悉。首先,确实得承认在香港招到金融科技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香港也不像内地,对于新型商业模式的接受度没那么高。不管其他领域,香港却是一个在贸易融资领域创新和创业的好地方:一方面,这里是一个国际性的金融中心,拥有严格的监管体系,获得这里的认可意味着全球性的认可。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变成一个国际通用的模式;另外,这里跟周边的几个大市场——中国内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都非常接近,区位优势明显;第三,随着近年来贸易不断发展,我们所接触的大量出口企业,其位于欧洲、美国的买家,往往都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大品牌。那里的投资人会说,“我知道买家是谁,我很熟悉。”也正因如此,投资者越来越理解这一融资模式了。

《财经》:类似的条件之下,为什么没选新加坡?

Vittorio De Angelis:新加坡已经有了一些从事类似贸易融资的平台。但它们的规模都太小了,买卖的双方也都不大,且几乎都是熟人交易,会存在各式各样不太好的情况。如果在一个路子“很野”的地方,即使你的风格不是这样,外界也会给你贴上同样的标签。香港则不同,虽然这里的市场已经饱和,银行有很多家,合适的员工很难找到。但因为这里是国际金融中心,使用英语,法律体系与国际接轨,还是进入中国的“桥头堡”。香港可能不是最好的创业地,但确也是个不错的地方。

在很多方面,在新加坡经营要比在香港经营要容易一些——但也有相反的时候。幸运的是我们能与监管机构保持了一种很好的互动关系,而他们的态度是积极的,并没有人为制造障碍,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规则是很清楚的,没有灰色地带。这就意味着,类似的创业者可以进行选择——如果不想走完一整个的“被监管”的流程,可以去新加坡或者其他地方,但如果想在香港,那就必须一步一步按规矩办事。

《财经》:目前全球动荡不断加剧的贸易现状,会对贸易融资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Gianluca Pizzituti:虽然并不能说完全没有影响,但影响并不直接。中国对于全世界都是一个庞大的供应商,并不只是对于美国而言。

Vittorio De Angelis:可能我是带着有色眼光看问题,但就融资市场而言,即便不能说贸易摩擦会带来更好的机会,但也能说会来更多的潜在交易。首先:假如贸易摩擦确实产生了影响的话,一个原本可能并不需要我们服务的贸易商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资金限制。在一般的情况之下他们可能等得起,但在这种局势下就不太可以;其次,在贸易商搬迁到新地区或者开拓新客户的时候,传统金融机构可能就不太会愿意提供援手了。

《财经》:我在这里有一个与贸易连接的港口有关的补充性问题:香港的港口因成本不断提升,进出口的货物量总量已被深圳超越。一个基本共识是香港应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供更多金融等增值服务。应收帐款融资等新模式对提升香港的竞争力有无帮助?

Vittorio De Angelis:四到五年以前,我们去港口找贸易商谈融资模式的时候,他们会问:“你们在说什么?”;五年前,你让贸易商们使用“电子签名”的话,他们会认为你是疯子。随着香港贸易生态不断进化,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前不被接受的一些做法,现在也在香港逐渐实践开了——现在电子签名就成为了我们整个审核流程所必不可少的流程性手段了——再就是因为香港(包括新加坡)的贸易融资平台越来越多,服务手段越来越多元,我们在跟投资人谈判的时候,他们对于新技术新服务的理解度和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而香港的贸易环境也就在变得越来越好。

本文为粤港澳大湾区系列报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