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平辞任绿城联席主席 未来专注蓝城和绿城小镇建设

来源:华夏时报 2019-07-12 18:50:17

7月11日,绿城中国(03900.HK)发布公告,称宋卫平“因要投入更多时间发展个人业务等”辞任董事会联席主席及执行董事。同时,李青岸及李永前也因工作调动各自辞任绿城中国执行董事。不过,辞任后的宋卫平仍会担任绿城规划设计委员会名誉主席,除此之外,不再担任集团任何职位或职位;李青岸和李永前也不再担任任何职务或职位。

事实上,中交入主之后的绿城一直持续“去宋卫平化”。宋卫平本人在去年8月的绿城行政总裁换帅沟通会上直言,“江山代有人才出,宋卫平当然要被历史所淘汰……不要人家’去宋卫平化’,我自己’去宋卫平化’就好了。”

而随着一纸公告,绿城中国的宋卫平时代正式落幕。

历史上的创始人

7月11日早间,对于辞任绿城联席主席一事,绿城集团创始人、蓝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对相关媒体进行了确认,称对于辞任一事有几方面考虑:一是将管理权进一步集中于现管理团队;二是使绿城更加稳健的发展;三是“何况也是到了该退休的年龄”。同时,“虽然离开了董事会,但仍然是股东;历史上仍旧是创始人。希望绿城平稳发展。”

在绿城中国的正式公告称,宋卫平表示,此番辞任,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培养后备团队,为绿城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他将专注于蓝城和绿城小镇建设,在小镇事业上与绿城中国紧密合作、协同发展。

此前,宋卫平已经与先前的老部下共创蓝城集团,持股70%掌控,“二次创业”以小镇业务为主。但“为规避监管部门同业竞争限制”,今年4月25日至5月16日,据香港联交所披露,宋卫平家族连续减持11次,合计减持约935万股,套现约5935万港元,其在绿城中国的股权比例从10.75%降至10.35%。彼时,作为绿城的灵魂人物,宋卫平的减持引起外界的遐想。

不仅如此,中交自入主绿城以来即对人事不断“换血”。几年间,包括老绿城人应国永、曹舟南、寿柏年等在内的“老绿城人”竞相退场,绿城创始团队的话语权也在逐步减弱。

2015年7月,中交在绿城中国董事会的席位已由最初的2席扩展至4席(3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绿城则降至3人。在绿城官网,《华夏时报》记者看到,7月11日晚间,绿城六位执行董事已更新为张亚东、刘文生、周连营、郭佳峰、耿忠强及李骏。其中,郭佳峰、李骏为绿城“老人”。

绿城人事大调整

此外,近一年来,绿城的组织架构换防较为频繁:今年1月底,绿城架构由“11+5”调整为“8+3”,分为8个重资产板块及管理(代建)、生活、科技三个轻资产板块,目的在于“改善机构协调性,提高效能”。而在半年前的2018年6月,绿城就打破此前“一体五翼”架构,调整为“11+5”,组织架构更为扁平化。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中交为体制内企业,公司有轮岗制的安排,时间一般为三到四年。而对于绿城来说,连续架构调整的背后深意,则是中交集团在关键岗位继续收权、削弱原先绿城人马的权重。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分析指出,此次互换高管,中交目的或旨在加强中交和绿城的融合效应,至于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则还有待观察。

财经评论员严跃进则向记者直言,去宋卫平化对于绿城来说,后续需要格外注意楼盘的品质问题。“因为在房地产领域,某种程度上把’宋卫平’和’品质’已经划等号了,这个时候若是绿城项目质量有问题,往往更容易引起各类争议,或者说所谓’怀念宋卫平的时代’的情节就会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有媒体报道,绿城于7月8日签发的《关于发布人员配置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会令一些职能会得到进一步整合,人员配置也会更精简,“有知情人士称,相比调整前绿城的构架和人员配置,这次调整还意味着会裁员15%-20%”。

对于这一消息,绿城集团品牌方面明确表示,裁员消息不实:“绿城中国目前各区域公司发展程度不一,老区域(如浙江区域)相对成熟,人才储备充足,而新区域(如华南、西南区域)人才相对欠缺,为支持新区域发展,公司加强了人才调配,并非裁员。”该人士告诉记者,公司目前还需大量人才,2019年上半年新拓投资类项目19个,相较2018年底目前员工净增300余人。

而目前,绿城已被中交注入了“快”的基因。2018年中,绿城悄然施行高周转模式,要求员工加快销售,加速资金回笼,坚决执行早销、多销、快销的策略,加大应收款项催收力度。2018年年报显示,绿城中国期内实现合约销售金额1564亿元,同比增6.9%,在克而瑞发布的2018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上位列第17位。在2018年业绩发布会上,张亚东表示今年绿城将冲刺2000亿,能完成的概率比较大。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风口下,绿城将寻找投资机会,加大力度。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今天宋卫平确认辞任绿城联席主席及董事,标志着属于他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在张亚东领导下的绿城,预计会朝着高周转模式发展,彻底被“中交化”。

李贝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