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减税降费将超2万亿 企业个人减负助推经济稳增长

来源:第一财经 2019-11-15 11:52:32

今年全年减税降费将超2万亿元,这接近于中国2003年财政收入,力度之大极为罕见。

为进一步减轻企业等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中国今年推出力度空前的减税降费计划,涉及增值税、个税等12个税种,养老保险等19个费种。今年前三季度新增减税降费规模已达17834亿元。减税降费效果正逐步显现。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增值税减税、社保费降费等举措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加利润,提振了市场信心,不少企业将省下来的资金投向创新研发,激发市场活力。个税减税使工薪阶层100%受益,刺激了消费。减税降费,对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另一方面看,大规模减税降费对企业和个人来说是减负,对政府来说是减收,各地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因此,各地坚持过紧日子,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目前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企业减负感受明显

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在今年先后实施。

1月1日起,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和个人所得税减税新政全面实施;4月1日,包括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下降3个百分点的深化增值税改革正式实施;5月1日,以企业养老保险费率下调为主的社保降费新政实施;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从7月1日起实施。

这轮减税降费目标对象依然以企业为主,增值税和社保降费减税费规模较大,其中,制造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受益明显。

“说实在的,没想到这次增值税税率一次性降低3个百分点,我非常激动。这次是真真实实减负了,对企业和消费者都有好处。”主营妇幼卫生用品和生活用纸的恒安集团CEO许连捷曾告诉第一财经。

不要小看增值税税率下降3个百分点,这对销售额超200亿元的恒安来说,估计一年能节约几千万元的税收。这自然增加了企业利润。此外,泉州的社会保险费率降低2个百分点(18%降至16%),也能带来几百万元降费。

总部在武汉的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周德元表示,今年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将为东风乘用车减税2.2亿元,为企业转型升级添动力。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7834亿元,其中新增减税15109亿元,新增社保费降费2725亿元。新增减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改革新增减税7035亿元,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1827亿元,个人所得税两步改革叠加新增减税4426亿元。

像东风乘用车这类制造业企业减税十分明显。前三季度,制造业新增减税4738亿元,占新增减税总额的31.36%,行业税负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

“行业税负下降,会直接提高企业利润率。比如制造业税负下降1.08个百分点,假设一半转化为利润,企业利润率上升约0.54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是5.91%,这相当于减税降费让企业利润上涨近10%,这个额度很高。”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田志伟告诉第一财经。

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9644亿元,占总额64%,受益最大。

汽车座椅等零部件供应商上海申驰实业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薛志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预计全年增值税降低税率和养老保险费率下调给企业减负超过700万元。这次减税降费非常支持制造业发展。公司会把减税降费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引进智能机器人、AR自动化等设备,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

税务部门调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45%的制造业纳税人将减税降费红利用于增加研发投入。税务部门监测的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9.3%,增幅较2018年全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降低增值税税率和社保费率、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支持等政策,促进企业降成本,对稳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市场主体(含个体工商户)办理过涉税事项的有776.7万户,月均新增86.3万户。税务总局重点税源数据显示,今年7月底企业职工人数比去年底增长5.2%,其中服务业职工人数增长10.4%。

减税降费也增强了出口企业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前三季度,出口企业累计享受减税2742亿元,同时受出口退税率两次提高的利好,出口企业增加出口退(免)税409亿元。

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测算,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可以拉动我国今年GDP增长0.45~0.8个百分点甚至更高。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告诉第一财经,减税降费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就业,助推经济平稳增长。

超5000亿个税减税刺激消费

“个税改革后我一年少交了差不多1.5万元。”在上海工作、税前月入约2万的小王给第一财经记者算了笔账。而武汉工作税前月入1万元的刘先生发现,个税改革后,自己再也不用缴纳个税。

今年政府不仅给企业减税,减轻工薪族的个税负担也是这轮减税降费政策的特点。

这轮个税改革减税政策聚焦三点:综合所得的基本费用扣除(即起征点)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6万元/年),以前工薪起征点是3500元/月;3%、10%、20%三档低档税率级距范围大幅扩大,这实质起到了降低税率效果,也成为这轮减税最大招;引入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符合条件纳税人能获得相应额度扣除,相当于起征点进一步提高。

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个税改革自去年实施的一年时间里,减税约5426亿元,仅今年前三季度累计人均减税1764元。超过1亿人跟刘先生一样,不需要再缴纳个税。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告诉第一财经,这些个税政策变化大大降低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切实增强了全社会的减税获得感,更好地照顾了社会公平。

据测算,月均收入2万元以下的纳税人新增减税幅度超过67.47%;月收入1万元以下的纳税人,享受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后,基本不需要缴纳个税。个税改革更多惠及中低收入群体,促进了收入分配公平。

“今年1月拿到工资单时很开心,估计平均每月到手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几千元,这样有更多钱花在孩子教育和购物上了。”某公司税务高级经理称。

税务总局减税办常务副主任蔡自力表示,个人所得税的减少,直接增加了居民收入,提升了居民消费能力。前三季度,反映居民消费活力的生活服务业销售收入增长16.2%,互联网批发和零售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8%,分别高于三产销售增速4.7个百分点和5.3个百分点。

尼尔森发布的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消费趋势指数报告显示,第二季度中国消费趋势指数为115点,与上一季度持平,持续保持高位。这意味消费意愿积极。

尼尔森中国区总裁萨金特(Justin Sargent)表示,政府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企业税费成本降低,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活力,同时个税改革使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拉动了社会消费增长。

施正文表示,除了减税提振消费之外,个税制度变革也迈出了关键一步,由分类税制转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重塑了个税现代税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以前,中国采取的是分类所得税制,最大的问题是公平性不够、收入调节力度不大,个税也沦为工薪税,人们对收入公平性期待日益迫切。此次个税改革在这方面迈出关键一步,首次引入综合计税,初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体制。”施正文说。

这次个税改革,首次将以前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稿酬统一为综合所得,采取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确保这四项收入适用相同的税率,体现了公平性。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引入,真正从支出端考虑个体差异,支出项目越多享受扣税额越高,更加公平。

税收征管也变化较大,个税从以前代扣代缴到转向自主申报和年末汇算清缴制度,有利于增加纳税人纳税意识和遵从意识,促进社会协同治税,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深远意义。

政府过紧日子

大规模减税降费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税费负担,与此同时,大规模减收下,政府更加过紧日子,多措并举来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多位地方财政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减税降费对当地财政冲击较大,目前地方财政收入负增长。刚性支出如“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支出”、扶贫支出越来越大,而且地方偿债高峰期也正来临,这使得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十分大。

今年前三季度,受大规模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全国税收收入罕见出现下滑(-0.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同比增长3.1%,创至少十年最低值。

以某省份为例,2019 年以来,其地方级税收收入持续负增长,上半年,财政收入保持正增长,并完成序时进度收入目标,全依靠非税收入支撑,2019 年1~6 月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在全国各省中占比最高。

为了弥补减税降费带来的收支缺口,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开源节流”,采取不少举措来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在收入端,各地更加务实确定今年收入目标。年中以来,重庆等省市下调了今年税收收入目标,这有利于减税降费政策落地。

为了弥补减税降费带来的减收,中央通过特定金融机构和国企上缴利润,以及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等方式增加非税收入;各级地方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力度、清理盘活存量资金、增加地方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来缓解财政减收影响。

为增强欠发达地区财政保障能力,中央和省级政府加大了对基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比如,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7.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力度是近几年最大的。为了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国务院印发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稳定了增值税收入央地五五分成比例,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

在支出端,政府更加过紧日子。各地在严格落实压减一般性支出5%要求的基础上,年中进一步加大压减力度,比如上海、江苏等地力争达到10%以上,节省下来的资金优先用于落实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三保”支出。

与此同时,各地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从严控制预算追加事项,执行中原则上不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避免因追加预算冲击预算平衡。地方财政部门要优先安排“三保”支出,确保国家制定的工资、民生等政策落实到位。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郝磊表示,中央财政建立了县级财政工资保障监测预警机制,跟踪监测地方库款运行情况,督促地方合理安排支出优先次序,县级政府没有发生新增拖欠工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地方财政运行情况,指导各地扎实做好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化解措施,确保地方财政运行平稳。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将有所回升。从中央来看,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等还会有一些收入入库,预计可以完成全年中央财政收入增长5.1%的预算目标。

减税降费还有一些新政策

目前财政部正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确保减税降费措施落实到位。

比如,9月30日,财税部门发文将生活性服务业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抵减10%比例提至15%。目的是增加生活性服务业税前扣除力度,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此前生活服务业减税规模相比于其他行业来说偏低。

未来,一些减税降费的新政策也备受市场关注。比如,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研究对制造业重点行业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

施正文认为,2020年我国还有望继续出台较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制造业增值税税率有望进一步降低,而且朝着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方向努力推进。企业所得税税率也有下调的空间,针对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也可以进一步放宽标准。随着部分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推开,社保费率也可以考虑适当下调一两个百分点。

李旭红表示,目前的减税降费政策是适应近期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必要措施,但在长效机制下,为适应未来发展,还需关注税收的中性问题,应通过落实税收法定来实现纳税公平与社会公平,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陈益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