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170亿,奇点没造出一辆车!新势力车企量产为何难

来源:中新经纬客户端 2019-11-22 16:05:40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22日电(付玉梅)近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信息公告,雍智动拟转让其持有的智车优行(奇点汽车母公司)6.3753%股权。这也意味着其将彻底退出奇点汽车。

作为曾与蔚来、威马齐名的热门新势力车企,奇点汽车的造车现状也再次受到关注。尴尬的是,奇点汽车造车5年来,融资已超过170亿元,而首款车仍未上市。

不光是奇点汽车,现如今,摆在一众新势力车企面前的问题或许不仅是能不能造出车,还有能不能量产,再到能不能交付。

融资170亿,奇点汽车首款车仍未见踪影

近日,奇点汽车官方发布声明称,公司第五大股东深圳博雍智动未来基金(以下简称“博雍智动”)正在进行的资产转让与奇点汽车经营状态无关。随后,博雍智动也发表声明称,此次股权转让是自身原因进行的资产规划调整,并非针对奇点汽车,与后者经营无任何关系。

据北京产权交易所此前公告,博雍智动拟转让其持有的智车优行(奇点汽车母公司)6.3753%股权。据了解,博雍智动持有智车优行6.3753%股权,为该公司第五大股东。此次交易一旦完成,博雍智动将彻底退出奇点汽车。

天眼查数据显示,奇点汽车自2014年成立至今,已完成8轮融资,融资总额已超过170亿元,投资方包括奇虎360、联想之星、韬蕴资本、博雍基金等。

而奇点汽车的造车动态一直饱受外界质疑。据悉,奇点汽车造车5年来,量产曾多次“跳票”。2015年,奇点汽车发布两款概念SUV车型;2016年11月宣布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将落户安徽铜陵,总投资80亿元,年产能将达20万辆;2017年4月,奇点首款量产车型——奇点 iS6正式对外发布。

2018年1月,奇点汽车在北京嘉铭中心的汽车体验厅对外开放。当时,奇点汽车宣称,一年内要开设200家汽车体验厅,奇点iS6将在年底实现量产。但2018年10月,奇点汽车CEO沈海寅宣布,奇点iS6将推迟上市,预计在2019年春节前后。然而,直至目前,奇点汽车iS6也未见上市消息。

对于奇点汽车iS6上市“跳票”,沈海寅曾在2019年4月上海车展上回应,表示这主要源自于合作伙伴和生产基地的共三次变更,造成原定2018年上市的车型不得已拖延。

今年6月,沈海寅又表示,北汽昌河在景德镇的工厂可为奇点汽车提供10万辆产能,生产线正在改造,相关设备已经就位,预计今年年底前量产。不过,今年即将结束,中新经纬记者查阅奇点汽车官网,未见有关于iS6具体定价、预定信息等。

 量产赛道上,新势力车企战队如何?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新势力造车已逐渐摆脱一开始的“PPT造车”阶段,迈向实力造车的竞赛中。然而,要真正实现造车目标,不仅在于能否造出车,更在于能否实现量产与交付。

“现在造车新势力已经相当于进行了第一轮淘汰,如果未能批量交付的下一步将很困难。”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曾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

造车新势力之间的分化已经加剧。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称“中汽研”)公布的2019年9月新势力上险数据,蔚来、小鹏和威马的上险数位于新势力的前三名,其市场份额占84.1%,稳居第一梯队。

9月造车新势力月销量市场份额 图表来源:中汽研

数据显示,蔚来在2019年9月整体上险数达1972辆,位列当月中国造车新势力品牌中单月上险数第一名;小鹏汽车9月上险数为1487辆,位列第二名;威马汽车9月上险数为1344辆,位列第三名;其次为合众、新特、云度、前途、电咖,为新势力车企中的第二梯队。

上述7家车企已实现小规模量产和交付。其余第三梯队中,也有不少车企开始加入这一阵营。11月20日,理想ONE 2020款宣布,其量产版在常州工厂正式下线,新车将于12月上旬开启全国用户的批量交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爱驰等处于量产车型亮相阶段的部分车企,也和奇点汽车一样,量产日期一再推迟。

此外,中新经纬记者注意到,部分新势力车企提出的销量目标与交付现状存在较大差距。根据车企发布数据,威马汽车今年目标销量为10万辆,但今年1-9月交付量仅为12643辆。零跑汽车要在今年完成1万辆的销量目标,到2020年计划实现20万辆销量目标,但零跑今年6月上市至9月仅交付了509辆S01车型。业内人士认为,造车新势力如若不突破交付壁垒,或很难得到市场真正认可。

专家:量产考验下新势力车企或迎来洗牌

云度汽车相关负责人曾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对新势力车企而言,实现量产的难度,主要在于生产能力与市场认可度。”

该负责人称,目前,大多数新势力造车企业采用“借鸡生蛋”模式,选择传统老牌车企作为代工工厂,容易在量产环节出现问题,而且品牌在生产进度、品质监管等方面会失去一定的话语权。

据悉,虽然现在的新造车企业越来越多,而能拿到资质的却十分有限,包括现在的第一梯队车企蔚来、小鹏等都没能拿到造车资质,只能通过代工的方式申报和生产新车。

蔚来汽车资料图 中新经纬 摄

据中新经纬记者统计,截至今年6月,共有12家车企获得“双资质”,其中的新势力车企有长江汽车、云度新能源、合众汽车、前途汽车、知豆、国能新能源、金康新能源、国金汽车、速达电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目前主流的代工和自建工厂生产模式都存在一定阻碍。“从代工模式来看,新势力要走代工路线,从经营管理、产能调控、品质管控等方面都将受限。而自建工厂固然是好,但又要投入大量资金,对本身资金压力就不小的造车新企来说或许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解决这些问题,又是车企实现量产的关键一环。”

此外,资金问题被视为新势力量产最大的瓶颈。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造车的产业链非常长,仅用互联网思维远远不够,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把上下游的供应商体系整合统一起来。此外,研发整车所需的零部件系统,也需要大量的人才资金投入。

张翔预测,随着今年补贴退坡,新势力车企的淘汰赛将加剧。在量产的考验下,新势力车企或将迎来大洗牌。“我觉得到2022年,可能只有10%的新势力车企能存活下来,到未来十年的话,估计就只剩两三家了。比如像十几年前的美国,也有一众造车新企一哄而上,到后来只有特斯拉一家公司活下来了,未来的变数还有很多。”他表示。

盘和林指出,新势力车企造车初期在量产上不宜“定调过高”,应遵循现实条件,踏踏实实造车。而未来,像是蔚来、小鹏还是威马这些“排头兵”已经走上了交付阶段,后面要考虑如何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