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中国经济具有中高速增长潜力

来源:财经网 2019-12-07 15:38:00

财经网讯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区域之间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具有产业发展次第推进,产业发展周期长,经济运行稳定性强等明显的优势。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总体增长符合预期、稳中有进。营商环境国际排名从2017年的全球的第78名,提高到2019年的第31名,两年共提高了47位。这也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对于我国经济保持相对稳定增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2月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全球格局变化下的应对与抉择”上表示。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军扩

张军扩表示,经济符合预期主要表现在增长、物价、就业和国际收支,这四个宏观经济核心指标均保持在相对核心,或者是预期的区间。

经济稳重有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工业结构方面,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但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比全部规上工业快3.1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也呈现继续优化态势。前10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但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2%,快于全部投资9.0个百分点。另外,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民生短板得到加强。

二是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中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从2017年的第78名,提高到去年的第46名,一年提升32位,今年进一步提升到第31名,又提升了15位,两年共进升47位。营商环境的持续大幅度改善,对于中国经济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保持相对平稳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三是民生继续改善。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项目今年调查结果,今年以来,居民对当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对过去一年民生改善程度的满意度以及对未来信心,均比去年有较为明显的上升。

同时,他还指出,中国经济所具有的中高速增长潜力,但并不会自动释放,需要我们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去争取。

其实从劳动力成本来讲,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虽然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高于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经济体,但由于我们在能源、资金、物流、税费等等方面成本相对比较高,如果算制造业的综合成本,我们经常高于发达国家,这就使得我们劳动力本来所具有的优势很难充分发挥出来。而要真正降低这些成本,除了一些政策调整之外,一些改革的深化是非常关键的。

当前需要注意防止两个倾向:一是过分关注阶段因素和外部因素对经济下行的影响,对体制的影响关注不够,特别是对把经济的下行全部归于增长潜力的下降。二是面对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经济政策要避免通过大水漫灌强刺激而简单提升经济增速的误区,而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努力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上,以改革促增长促稳定。

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张军扩建言需要重点推进以下六个方面的改革:

第一、要切实加强产权保护和稳定民营企业家的预期和信心,这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和重大问题。

第二、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无论是增强活力,提高效率,还是应对挑战,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为此,一要加快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的分布结构,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二要以解决一股固大和转变经营机制为重点,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三要深化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充分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第三、切实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打破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隐性壁垒和隐性的歧视,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增加违规成本,尤其是现在知识产权保护,大家从政策上已经非常重视,但是从实践上讲,侵权容易,威权难的问题,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同时,要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及时更新和提高质量、环境、安全、标准,充分发挥国家标准对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发展质量的倒逼机制。

第四、加大力气解决政府对产业的直接干预,在淘汰落后产能,淘汰僵尸企业过程中,尽可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的作用需要转向功能型的社会政策,为市场作用发挥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下一步发展和竞争主要要靠创新,创新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为此必须下大力气着力改革我国的科研、教育和人才管理体制,着力营造能够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华从事科研教育工作,或者能够充分为我所用的良好环境。

第六,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尤其是地方领导干部的创新积极性,加快完善干部政策、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制度、激励和容错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创新性。

以下为张军扩发言实录:

我就“当前经济形势与深化改革”问题与大家交流几点看法,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

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概括起来讲主要是两句话:一句是,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来说是符合预期、总体合理、稳中有进的态势。

首先,为什么说符合预期、总体合理呢?这主要表现在增长、物价、就业、国际收支这四个宏观经济核心指标均保持在相对合理区间或预期区间。从增长来讲,前三季度GDP平均增幅是6.2%,根据大多数分析预测,全年也将保持在6%以上,不仅处在全年预期6-6.5%的目标之内,从世界范围来讲,也是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从物价来讲,前三季度CPI平均上涨2.5%,处在全年预期目标3%左右以内。根据分析,如果扣除猪肉价格上涨因素,CPI涨幅会更低一些。就业方面, 1-10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93万人,已经完成全年1100万新增就业目标的108%; 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9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而国际收支方面,1-10月份,出口增长4.9%;进口下降0.4%,贸易顺差为23000亿元,也保持了基本平衡状态。在国内外发展环境十分复杂的环境下,四个核心的宏观经济指标能够取得这样的组合,应当说,是十分不易的。

其次,为什么说稳中有进呢?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工业结构方面,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但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比全部规上工业快3.1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也呈现继续优化态势。前10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但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2%,快于全部投资9.0个百分点。另外,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民生短板得到加强。

二是营商环境继续改善。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中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从2017年的第78名,提高到去年的第46名,一年提升32位,今年进一步提升到第31名,又提升了15位,两年共进升47位。前不久,在国务院办公厅的支持下,由中国财政部、世界银行和北京市政府联合举报了中国营商环境高峰论坛,其中由我中心负责主办了一个学术分论坛。来自国内外的多位专家都对中国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及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表示高度肯定。营商环境的持续大幅度改善,对于中国经济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保持相对平稳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三是民生继续改善。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项目今年调查结果,今年以来,居民对当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对过去一年民生改善程度的满意度以及对未来信心,均比去年有较为明显的上升。

二、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经济形势

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形势,涉及到对两个方面重要问题的分析和判断。

一是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分析和判断。大家可能都还记得,前几年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及潜在增速问题的研究讨论比较多,这两年虽然少一些,但仍不时有研究观点出现。前几年研究讨论形成了两点基本共识:一点是,虽然由于发展水平提升、后发优势减弱和发展阶段变化,我国潜在增速下降,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三、四十年间接近两位数的增长,但中国是个非典型性的后发追赶型经济体,从日本、韩国等相对较小的经济体研究所得出的一些结论,不一定适合中国,无论从供给要素还是需求空间来看,我国都具有诸多独特的优势和条件,因此仍然具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比如10-15年)实现中高速增长的潜力。这不仅是学界的一个共识,也成为此后一段时期直到当前政府确定增长目标和调控政策的主要依据。另一点共识是,中国经济所具有的中高速增长潜力并不能自动释放,并不能自动变为现实的增长,而是需要我们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去争取的。如果改革和政策不到位,潜力也可能不能变为现实。

我认为这两点结论和共识今天仍然是成立的。

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比如,从劳动力要素供给来讲,虽然我国劳动力成本高于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但还是远远低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类型多元,既有海量的普通劳动者,也有数量庞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并且性价比比较高,从而有利于使我国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并且在不同产业层次上形成竞争优势。这一点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庞大的普通劳动者群体,快递业务就不可能这样方便地发展起来,从而与此相关的很多产业形态的发展都会遇到困难。从高素质劳动力资源来讲,我国每年新毕业的大学生群体就有七八百万,而且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这对于那些动辄需要几千甚至上万普通研究者的集成式创新来讲,也是个极大地优势。但由于我国其他方面成本比较高,使得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的发挥受到很大制约。比如著名企业家曹德旺先生曾多次提到,他在美国投资的工厂,如果计算综合成本的话,并不比中国高,有时甚至更低一些。低在什么地方呢?不是低在劳动力成本上,而是低在能源、资金、物流以及税费成本上,这些方面美国基本上都比中国低。而要降低这些方面的成本,最根本的是要靠改革,靠打破上游行业的垄断,强化其竞争,要靠继续深化社会保障体制、劳动用工体制和税费体制等改革。

再比如,从需求侧来讲,我国有近14亿人口,从总体上达到上中等收入水平,并且有接近4亿的中产阶层群体,这本身就是一个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巨大的消费市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国所拥有的手机用户,那怕只算那些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优质用户,也会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全部国家人口还要庞大得多。这对于诸多基于网络的产业的发展来讲,都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我国不仅人口众多情况下总体达到上中等收入水平,而且地域辽阔,区域之间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差异明显,具有产业发展次第推进、产业发展生命周期长、产业转型回旋余地大、经济运行稳定性强等明显优势。

再比如,从投资需求方面,现阶段我国城乡投资需求也依然是很大的,包括农村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整治、垃圾污水处理、农村危房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城市地下管网、老旧小区改造等等。加大这些方面投资,既有利于补短板和改善民生,也有利于增强发展后劲,而且也有利于扩大需求和稳增长。但要充分释放这些方面的投资需求潜力,涉及到投融资制度、农村建设用地制度特别是宅基地制度以及乡村治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如果这些改革能够有效推进,就不仅能够释放出巨大的需求潜力,也能够为这些投资需求提供比较充足和可持续的资金支持。但如果这些方面的改革不能深化,其潜力就很难实现。

如此优势,我们还可以举出不少。总的来讲,就是潜力仍大,但需要改革争取。

三、促进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推进的改革

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稳增长的角度考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需要重点推进以下六个方面的改革。

第一,要切实加强产权保护和稳定民营企业家的预期与信心。这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一个基本和重大问题。为此,一要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国家现代化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基本经济制度的长期性;二要依法严格保护产权,并使产权人形成良好和稳定的预期。现阶段的重点,是各级政府要形成严格的产权意识、合同意识,在法律和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努力做到透明、公开、可预期;三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通过近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营商环境已经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仍然有进一步提升的余地。

第二,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论是增强活力、提高效率还是应对挑战,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为此,一要加快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改革要求,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的分布结构,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二要以解决一股独大和转变经营机制为重点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三要深化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充分调动经营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第三,切实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为此,一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破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各种隐形壁垒和隐形歧视。比如,如果我们能够在发展草根金融和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取得进展,就能够从根本上破解金融调控中常常出现的宏观上松而微观上紧、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二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依法加大对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处罚力度,增加违规成本。同时,要根据发展阶段变化,及时更新和提高质量、环境、安全标准,充分发挥国家标准对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发展质量的倒逼机制。③着力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真正形成优质优价和优胜劣汰市场环境。

第四,要下大力气解决政府职能错位问题。其中的关键,是要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特别是产业升级方向、方式以及产业优胜劣汰与重组等的直接干预。在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特别是淘汰落后产能、淘汰僵尸企业等过程中,要尽可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的作用,要更多转向功能型社会性支持政策,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为市场作用的发挥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要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下一步发展和竞争主要靠创新,创新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为此,必须下大力气着力改革我国的科研、教育和人才管理体制,着力营造能够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华从事科研教育工作或能够充分为我所用的良好环境。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加快营造良好的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吸引人才的环境,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只有我们的创新环境比对手强,比对手有吸引力,才能最终在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竞争优势。

最后,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尤其是地方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问题。所有事情都是需要人去干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和广大干部强烈的发展积极性。面对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艰巨任务,需要尽快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加快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制度、激励和容错制度等,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全球格局变化下的应对与抉择”由《财经》杂志、财经网、财经智库联合主办,于12月6日-10日在海南三亚举行。

(嘉宾观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