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等疫情结束了,我想回家看看父母”

来源:新地产 2020-02-13 10:38:14

微信图片_20200213103454

 “国家遭了这么大难,咱能看着不管吗?”听说要为武汉捐款,丰汇物业的保安王来福带着950元着急忙慌送到办公室。但他没说,自己每个月只有2200元的工资,如果算上加班,也就3000元,这笔捐款几乎占了他月工资的三分之一。

此时,新型冠状肺炎正肆虐。关于疫情的新闻每天都在快速、大量的传播,王来福知道疫情很严重,但没时间坐下来仔细看看。他急着在小区门口排查、记录进出的车辆、人员信息,一天下来竟是连上个厕所的时间几乎都没有。我们的采访,王来福也只是挤出来短短的5分钟时间。

王来福 (2)

王来福(右)为出入业主测体温。

在丰汇物业工作了快5年的时间,王来福过年期间都是留守一线。今年,他已经计划好回老家黑龙江过年,但又被疫情拦下了脚步。“国家有难了,咱不能袖手旁观啊。”

但谈到疫情结束后最想干什么时,王来福停顿了一会儿。他说,“等疫情结束了,我想回家看看父母。”

短暂的交流过后,他又匆匆赶回了自己的“战场”。

几分钟,2万件口罩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丰汇物业很多人的春节计划。

1月21日,关于武汉疫情的消息逐渐增多。丰汇物业总经理邹锦标经历过非典,觉得事态不太乐观。“非典时候的景象,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也知道传染病的危害。”用了几分钟的时间,邹锦标就决定启动应急措施:立刻电话通知所有项目的项目总,上报防疫物资数量,进行紧急采购,并将写字楼、商场的部分工作人员抽调到住宅进行支援。

大年初一,邹锦标没有订上飞机票,初二抢到票后,跟父母说了声“对不起”就从香港跑回了北京。“我就担心北京如果封城,进不来了怎么办。”

丰汇物业副总经理谭湘君记得,“当时不知道这个病到底叫什么,我们就成立了一个‘流感工作小组’,后来新型冠状肺炎名字出来,我们就改名叫‘防疫工作领导小组’。”

正是凭借第一时间抢购的这批消毒液、体温枪、口罩等物资,丰汇物业顺利地度过了这个春节。

现在,合规部副总经理杨华每天依然很焦虑。“我们采购的消毒液现在很充足,口罩也采购了2万多个。但每天用量上千个,口罩还是急需。”

杨华和员工们每天紧盯微商、微信群、京东、淘宝,有时间的话再跑药店。“有保安得到消息有药店有口罩,就早晚都跑去药店蹲守,结果还是没抢到。”

“现在护目镜、测温枪都需要微信提前转账定货,有时候今天说有货,明天就没货了;今天说这个价格,明天就变成另一个价格。也不知道对方是不是可靠,能不能发货。”

但杨华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冲。“外地的员工都在帮忙找口罩,员工为了抢货垫资,发票也没有。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就自己先给员工转账垫上。”

当“飘安”假货口罩的消息流传时,杨华看到过,但当时并未在意。直到有员工抢到了1千件“飘安”口罩,杨华猛然想起了这个新闻,认出了这批假货口罩,及时退了货。

“口罩我们的确需要,但不是什么样的都要。” 邹锦标说,每个人都有父母孩子,在一线的人既是孩子的父母又是父母的孩子。“保护不了自己员工的安危,还谈什么保护业主。”

24小时,6个园区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的爆发,丰汇园小区安保部主管刘健今年过年应该是在山东老家陪着60多岁的父母走亲戚、看春晚、吃饺子。

刘健 (1)

刘健(左)在登记出入人员。

 “疫情严重起来的时候,公司已经放假了,我正准备动身回老家。”但疫情打乱了刘健的节奏。“我平时就负责安全问题,这个时候走真不放心。没有一个领导在这儿,员工也没个主心骨。”

刘健管理着丰汇园的6个园区,每个园区又是独立的个体,有的园区之间相距超过20公里。一开始,刘健担心过是不是会被感染,“大家都很惜命”。

只是他现在没有时间考虑这些,他的24小时几乎都被分割了。他要忙着安排人员值守、记录,又要对接政府下发的临时性工作,还要腾出手来处理业主的突发事件。

这6个园区,刘健需要每天上午去转一圈,下午去转一圈,晚上一旦闲下来,还要再去转转。“我得去看看记录有没有做到位,有没有什么没注意到的问题。不转转,不放心。”

最令刘健头疼的是总有业主并不配合。有的人返京不提供具体的行车路线,有的人不提供住址,有的人不配合量体温,有的人对封门不理解拨打12345举报电话。“每个园区每天都有一两个人不配合。”

受的罪、挨的骂,刘健直言“记不住”。“现在哪有时间去记谁骂过我。我是全天24小时在一线,睡觉都是‘见缝插针’,睡觉的时候,手机声音也要调到最大,就怕漏掉重要的电话。”

当被问到待疫情结束了,最想干什么时,刘健脱口而出,“就想休息休息。”沉默了一会儿,他说,还想回老家看看父母。

这是37年来,刘健第一次没有在老家过年。

15小时,3万平方米

4个多小时私家车,9个多小时高铁,1个多小时地铁。2月3日晚上10点多,辗转超过15个小时,陈小琼终于回到了北京的住所。

接到公司急缺人手的电话时,这名丰侨公寓的保洁领班早已经回到了1800公里外的老家——四川省兴文县共乐镇西寺村八组。

陈小琼 (1)

陈小琼 在为废弃口罩垃圾桶消毒。

彼时,按照国家卫健委的通报,截至2月2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已经达到17205例。疫情传播的速度尚未减缓。

陈小琼的家人十分担忧,并不同意她返京。毕竟15个小时的车程里,变数太大,谁也无法预料路上是否会遇到已感染的患者。

“我不会说什么大道理,也害怕被感染,但想着我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我都不回来,谁还愿意回来啊?”经过反复劝说,是孩子最终支持了陈小琼的决定。

回到北京的日子里,每天早上5点,陈小琼就要开始一天的忙碌:洗漱、测体温、吃饭、戴好口罩手套、开始消毒。

住宅项目防疫消杀 (2)

小区内在进行消杀工作。

陈小琼和她的一位同事,每天需要为10万平方米住宅小区里的3万平方米公区打扫卫生、喷洒消毒液,上午、下午各消毒一次。原来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被拉长到10小时以上。

谈到陈小琼,谭湘君不止一次袒露出感动和心酸。“陈大姐回北京的时候,老家到成都的公共交通停了。她自掏腰包花了200多元找的私家车到的成都,但她每个月工资也就2千多块钱。”

而新地产财经从12306网站上查到,成都到北京的高铁二等座价格是778.5元。这一趟,陈小琼几乎花掉了工资的一半。

但陈小琼却每天乐呵呵的说道,“这算什么,公司还给了奖励呢。”

一个头,三个大

王来福、刘健、陈小琼更像一个个缩影。谭湘君说每个园区都有这样的员工。

他记得,有天中午12点,接到了捐款倡议通知,截止时间是第二天的中午12点。“物业是个微利行业,员工的工资不高,我反复强调说如果要捐款,表达一个心意即可。”

万万没想到,大家响应速度特别快,已经回到老家的外地员工还利用微信转账,请同事帮忙转交。“丰汇园项目当天晚上11点就捐完了,最后有超过400多个员工捐款,金额超过了4万元。”

员工捐款记录。

作为50万平方米项目的负责人,谭湘君自1月21日公司启动应急措施到现在一天也没有休息过,“我现在是一个头,三个大。每天不知道是周几,也不知道是几号。”

他每天要忙着协调工作、绘制表格报告、抽查工作情况、通知最新要求、处理投诉。有空的时候,还要看着新闻学习其他物业防护的“新式方法”。

谭湘君

谭湘君(左)在尝试将消毒牙签插入面板,以方便业主按电梯。

 跟着新闻,谭湘君学着在小区电梯里贴上牙签用来按电梯,在电梯厅里放消毒地毯,设置废弃口罩垃圾桶……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消毒、口罩、加班费的费用都在增长。

“经济效益现在已经不是我们首先考虑的内容。如果我们做的事儿是正确的,那就坚持。”

让谭湘君开心的是,“业主现在对我们很满意。有业主在群内或单独微信、电话来给我们加油。当我们把这些热心业主的感谢转达下去后,员工们的士气都受到了鼓舞。其实在我们心里,即使是业主在群里的一个点赞,都觉得没白干。”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阻击战中,还有数不清的“刘健”“王来福”“陈小琼”坚定地站在“防疫第一线”,没人做“逃兵”。 或许将来回首,他们会笑着说:“那个时候,我做了个从未后悔,并且值得的决定。”

文/王亚静(责编:高雅)

王亚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