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翻车门追踪:暴利的专家库

来源:时代周报 2020-02-25 12:30:27

原标题:华创证券“翻车门”追踪:暴利的专家库

时代周报记者 盛潇岚 发自上海

券商研究行业为何会屡次发生“假专家”事件?上海一家大型私募投资经理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说,这暴露了券商行业研究的一些乱象。

一则“假高管”电话会议“翻车”事件,将华创证券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件过程并不复杂:2月19日晚8点,在由华创证券传媒研究团队组织的一场电话路演中,号称遥望网络的陈姓高管向投资者介绍了公司各板块利润及2020年预期业绩等“干货”。怎知,遭到了遥望网络董秘马超的“现场打假”。遥望网络是近期二级市场当红的“网红概念股”星期六(002291)的子公司。

事件发生后,华创证券方面已声明致歉。2月21日晚,证监会也就此事回应表示,已启动调查核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不过,事件背后,这场“李逵”打假“李鬼”闹剧所折射出的行业问题依然值得反思,券商研究“合规文化”有望再升级。

“假高管”两次反路演

“我是遥望的马超,我想请问一下华创的潘总,这是遥望的哪个陈总?到底是哪里出来的陈总?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2月19日,华创证券传媒团队的电话会议进行到投资人交流环节,接入的第一个电话让现场气氛陷入尴尬。

电话来自遥望网络董秘马超,根据这场会议的主持人、华创证券传媒首席分析师潘文韬在电话中的介绍,“陈总”是由第三方机构推荐的。

后据华创证券的声明解释,该“陈总”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的前产品经理顾晨某。

值得一提的是,更令市场哗然的是,这并非华创证券第一次发生类似“事故”。

马超在电话中直言:“上次是不是有一次这样的事情了?如果有一次我们能理解,但我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能有第二次。” 马超说,“大家交流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应该以这种方式对不对,不要欺骗投资者。”

那么,马超口中的“上一次”是什么情况?

2月22日,一位接近华创证券的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之前华创证券传媒团队曾安排过一次关于遥望网络的反路演,出场的‘专家’就是这次被打假的人,是同一人。后来遥望网络方面应该跟华创这边交涉过,但没想到华创还是组织了第二次。”

还有一个备受关注的争议焦点是,在这次的电话会议中,“假高管”透露了遥望网络2019年利润构成及2020年的业绩目标,且数据非常丰富,这些“干货满满”的数据哪里来的,真实性有多大?

上述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我听说的情况是,该‘专家’为华创方面首席研究员的同学,确实在遥望网络一线工作过,但并不是高管。不确定该研究员是否知道这个‘专家’已经离职。不过,如果说华创证券在主观上专门找一个假专家编造假数据唱双簧欺骗投资人,这种概率不高。”

近日,时代周报记者多次就上述内容致电华创证券求证,但工作人员均表示“不接受采访”。

“这样详细的数据很难造假,如果是编的,那这个‘专家’编的水平要很高。听会的都是机构投资人,对行业和公司均有一定了解,造假数据有问题很容易被现场质疑。奇怪的是,如果数据是真实的,而顾某又不是遥望网络的高管,他是如何获取这些数据的?”该人士疑惑表示。

据公开信息,华创证券传媒组分析师潘文韬拥有同济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国金证券,2017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2月21日,北京一位传媒行业研究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华创的传媒团队目前在业内处于中上游水平,做研究还算踏实认真。但发生这样的事情,确实合规需要加强,也与存在侥幸心理有关。”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无论“专家”披露的数据是真是假,其中一些数据还是非常敏感的内容。星期六目前尚未发布2019年财报,当前时点披露公司经营核心数据,是违反上市公司信披规定的,甚至可能涉及内幕信息。

暴利的“专家”潜规则

券商研究行业为何会屡次发生“假专家”事件?上海一家大型私募投资经理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说,这暴露了券商行业研究的一些乱象。

“机构投资者电话会议召开流程简单,虽然现在很多研究所合规很严,但也有很多研究所管理较松,在行业内并不少见。春节前行业内已发生过这类事件,也被人举报过。华创这次是因为董秘亲自‘上门打脸’才被推上风口浪尖。”他说。

据了解,此前,上海某大型券商的电话会议还曾邀请过滴滴的冒牌高管解读与UBER的合并事件。

时代周报记者经过“深挖”还获悉,从“专家公司”中寻找专家在卖方研究行业中普遍存在。目前市场上存在诸多专门提供专家咨询的公司,各类“专家”被明码标价,一般按小时计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

上海一家中型券商研究员周成(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业内很多人通过第三方渠道来接触相关专家。比如你想研究这个行业,必然要去找这个产业链的人,但卖方研究员不一定有这些渠道,那就可以通过这样的‘专家’公司,他们有庞大的专家库对接对口的‘专家’,然后收取中介费。”

“价格一般都不便宜。”周成表示,“我刚入行的时候用过一次,当时请的那位专家半天价格是13000元,后来我才知道他自己到手是6000元,‘专家’公司的利润是很高的,所以也很有市场。”

“但我后来也发现他们的所谓专家很多也并不靠谱,就没再用了。”周成说。

据时代周报记者探访了解,其实,专家库的“专家”不一定是行业内公认的大牛级人物或是上市公司高层,只要是掌握某一业务信息,对某个行业或具体业务颇为了解的业内人士,包括政府公务员都可以称为“专家”。

从此类公司凯盛融英的官方网站上可以发现,其专门开发了凯盛专家APP,用户注册后即可在APP内提交申请成为“专家”。

最近几年,字节跳动、快手、腾讯等知名互联网公司都曾传出过内部员工泄密被开除甚至被起诉的事件。

卖方研究合规再强化

作为卖方研究员,为买方“贡献”观点,又是如何判断所谓“专家”的专业度呢?

对此,周成表示:“如果你有一定的行业经验,跟他聊一聊就知道是不是靠谱的了。我之前拒绝过好多个专家公司推荐过来的人,他们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一般情况下,在请专家之前会有一个验证的过程,比如15分钟的交流。”

而前述北京的传媒研究员还透露,行业研究员跟踪研究相关的上市公司,一般都会有上市公司的“内线”,但比较严谨的研究员通常比较谨慎,不会让这些人出来做反路演。为什么会出现“专家”路演,其实是一些机构投资者常常希望了解独家资料、内部消息。

“近年来,这种交流一般都会选择线下,因为线上的风险太大了,华创证券这次可能是疫情期间的缘故,只能做线上交流。”他说。

无疑,华创证券此次电话会“翻车”事件揭露了行业中现存的一个潜规则,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

就此事,星期六方面的回应是,事先完全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电话会议,接下来,公司将视事件情况并根据相关规定确定处理方式。

在该电话会议事件发酵的第二天,证监会也表态指出,已启动对华创证券事件的调查核实,触及法规的,将严肃查处。

此前的2019年11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曾在出席证券基金行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上表示,全行业要加快建设“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合规被放在首位。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行业内的各家研究所都在进一步加强合规管理。

盛潇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