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心城区实体商铺“不减租都干不下去”

来源:华夏时报 2020-05-15 17:01:09

原标题:北京中心城区实体商铺“不减租都干不下去” 寒冬已过春天会来吗?

从东单到东四,这一条商业街被称为北京的“银街”。不到两公里的路上大多是二三十平米的小店,售卖出自工厂店、外贸原单的打折服装、皮鞋等等。“清仓甩卖、一件不留”的促销方式是它们的常态,不过2020年,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和持续的涨租夹击之下,喊了多年的“撤店清仓”这只“狼”真的来了。

4月底的东四北大街,一家经营20年的休闲服装店要撤店了。门口摆上了黄底黑字的“合同到期,清仓甩货”广告牌,店里几乎每件衣服下面都摆上了手写的价签“毛衣100”、“T恤60”。顾客并不算少,“你们这就搬走了呀?我这些年可没少在你们这儿买衣服。”一位正在挑选毛衣的熟客惋惜地说。

店主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门店的租约到5月中旬,由于房东要求涨租,他们负担不了成本只好离开。具体涨租的数额他并没有透露,只说“正在跟房东协调”。然而近日店门前已经挂上了手写的进一步打折消息,“全场30元起”。

2020年1月以来,来势凶猛的疫情重创了各个城市的实体零售业。尤其在防疫常态化的首都北京,尽管商业有所回暖,但无论商场酒店还是中小商铺依然在承受着客流减少、销售乏力带来的压力。虽然从2月起北京就出台了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的政策,但记者在实地采访中发现,中心城区的许多小商铺正面临店租不降,甚至反升的窘境,这令他们本已困难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

三个月赔10万,“不减租都干不下去”

因为同样的原因,崇文门大街上的一家吴裕泰茶叶店也搬到了附近的小区里。5月初店铺搬家的那一天,一位店员对路过的《华夏时报》记者说,迁址是因为房东涨了店租,“(房东)不响应国家号召,反而还涨租金,我们就搬了。”

对于这样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北京一早就出台了鼓励减免房租的政策。2月5日,北京市发布了针对中小微企业的16条帮扶措施,要求对承租京内市及区属国有企业房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政府要求坚持营业或依照防疫规定关闭停业且不裁员、少裁员的中小微企业免收2月份房租,对承租其他经营用房的,鼓励业主(房东)为租户减免租金。

3月25日,又出台了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政策。对承租行政事业单位房屋资产、政府创办创业园、孵化园、商品交易市场、创业基地和国有企业出租的经营用房的个体工商户,鼓励各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租金减免。承租其他经营用房或摊位的,各区可以结合实际出台相关优惠、奖励和补贴政策,鼓励业主为租户减免租金。4月中旬,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又宣布减免租金政策的实施时限延长2个月。

然而事实上,中小商铺很难享受到租金的优惠。另一个挂出“合同到期清仓处理”的服装店的店主告诉记者,她要撤店并非因为房租上涨了,而是因为房东不肯减租。“不减都干不下去,何况涨呢。”她说。不远处,一个运动品牌店也贴上了类似的牌子,店员表示撤店是因为经营状况不佳,本身合同并没有到期。

与其他城市不同,北京在推进复工复产的同时还提出了防疫常态化的要求。其中,减少人员不必要的流动被视为防控工作中很重要的一条措施,另一方面却也导致零售业的回暖速度比其他城市更慢。直到4月29日,北京才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降为二级,允许低风险地区返京人员不必进行14天强制隔离。可以对比的是,上海解除一级响应的时间是3月底,而广州和深圳所在的广东省是全国最早解除一级响应的省份之一,2月底就已经进行调整了。

另一家小型家居店的店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家不到40平米的小店一年的租金是40万,由于复工后客流很少,加上水电费开一天就要赔1500元。春节后的这三个月里,受疫情影响已经赔掉了10万。

“今年生意太难做了,这些年从来都没这么难过。”她感叹。门外,“转让,餐饮免谈”的打印纸附上了电话号码,就贴在玻璃窗上。

空置增多,“杀熟”涨租

四月底至五月初,记者曾前后三次实地探访这条街,发现餐饮门店在五一后复工率有所提高,然而挂出“合同到期清仓处理”的服装店却越来越多。与此前以促销为目的、清仓处理为噱头的广告手段不同,这次“狼”是真的来了,不少店铺室内已经清理一空,店门悄然落了锁。

记者看到,一间招牌和家具都已彻底消失,根本看不出经营过何种业务的商店,门口只剩下被电力公司贴上的电费催交通知书。另一家外贸原单鞋店门口用扫帚和各种杂物堵上了店门,一个店员坐在一堆堆鞋盒中间,偶尔有人走近,他摇摇头示意不卖了,低下头拿起一双白色的crocs凉鞋,自顾自地看着。

由于近年来持续上涨的租金,这一商圈在疫情之前出现了多处空置商铺。据记者了解,灯市口的北计大楼底商2018年就已经整体清空,直到现在,原本的电信营业厅、华为手机店、果蔬店、烟酒店等店面均保持被封状态,空置了两年之久。挪到不远处的一家烟酒店的老板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当初迁址是因为房租一直上涨,整租大楼的“二房东”无力负担,才清退了所有商户。也有一些2019年底合同到期的店面,目前仍处于空置状态。

仲量联行发布的北京一季度零售业地产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市区零售商铺空置率上升,达到6.1%,较2019年四季度5.7%的空置率再上升0.4个百分点。乐铺商业研究中心根据2020年2月1日至4月20日及去年同期数据中进行等比抽样调查则显示,3月中旬转店数量陡然增长150%。原因是北京的主要开店人属非京籍,3月是返京高峰,出于营业收入低下的压力及对消费恢复的保守预期,店主选择对店铺进行出租转让,形成了市场上转租铺的数量陡增。

但是增长的空置率并不意味着租金一定会下降。“凭什么涨租?就凭我们在这儿卖了20年。”上述售卖服装的20年老店店主说。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店铺迁址的高成本,也成为许多房东不惮“杀熟”的理由。另外一个涨租的原因是回补转让费,据乐铺商业研究中心报告,店铺的转让费是租店成本的核心,诸多店铺转店费降低甚至无转让费后,出租方普遍都出现以提升租金进行收入“回补”的心态,因此才出现今年北京各区店铺租金平均上涨10%以上的现象。

自救之后,春天会来吗?

无论是国家部委还是北京政府,都在全力推动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复苏。5月9日,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解房屋租金压力的指导意见》,推动对承租国有房屋用于经营、出现困难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除上半年3个月房屋租金。北京市商务局宣布2020年重点支持老字号传承、连锁经营、传统商场升级等多个业态发展方向,最高将给予500万元的资金支持。

此外,疫情期间电商直播对实体零售业的“救命稻草”作用也不断凸显。无论是网红主播李佳琦和央视主持人朱广权的“小猪佩奇”组合为湖北美食隔空宣传,还是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格力空调董事长董明珠亲自下场带货,都让人们认识到直播对消费复苏的巨大推动作用。4月底,北京市商务局也通过淘宝直播间对同和居、吴裕泰、北京稻香村、百年义利等北京老字号产品带货促销。

然而对于以区位为核心优势的中小商铺来说,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不具备获得补助和支持的条件,线上渠道的利润也并不稳定,更多只能选择迁址或降价的方式自救,减轻沉重的资金压力,盼望着能撑到“回归正常”的那一天。

这样的改变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灯市口地铁站附近的一家连锁西餐厅Wagas门店,最后的消毒日期停在了4月13日。

主打协和医院专家出诊的尤迈诊所搬离了东单北大街1号的国旅大厦,寸土寸金的门店橱窗里原本摆放着白求恩救死扶伤的雕像,现在也被撤走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厦四层一家健身房的易拉宝广告。

一些小店的营业时间变得有些“随机”,白天路过有时开着,有时又上了锁。确定不再营业的那些,拉下的卷帘门上往往都有“旺铺急售”、“寻求合作”的字条。不过,有些营业中的店铺,也贴着同样的信息。

经营压力大的也不止是中小商铺。崇文门商圈里,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崇文门饭店将蔬菜水果和熟食摆在门口售卖,为了吸引过往行人注意,专门在一楼面包店的门口拉了一条横幅“崇文门饭店社区便民大卖场”,并循环播放广告语。一位工作人员说,店里的名菜“神仙鸡”原价168元,炖好的成品现在摆在摊位上,只卖108元。“我们这是自救嘛。”他说。

寒冬已经过去,北京零售业的春天会如期到来吗?

刘诗萌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