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城|公衍奎:“问诊”中小城市发展

来源:新地产 2020-06-29 11:12:12

公衍奎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按下快进键。截至2019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60%,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城市病”。

由于人口规模、就业结构、发展动力等因素的局限性,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进入了资源枯竭、人口流失、产业衰退、就业艰难的发展困境。这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埋下了不可忽略的发展隐患。

当前中国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只有在区域发展中补短板、强弱项,才能从中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九大报告曾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使得城市群能在更大区域内优化资源配置、吸引集聚、扩散辐射,并促进群体内部各城市自身发展。

基于此,新地产财经独家对话佰思社创始人公衍奎,探讨中小城市发展难题背后的根源、解决发展瓶颈的策略以及疫情对中小城市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小城市活力待释放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国家、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表现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但各城市群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

在公衍奎看来,城市群之间存在差距,是因为各城市的发展背景以及起点都各不相同。“其实,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别就很大。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内城市的城市化、工业化程度都相对较高。即使在城市外围,依然可以看到建筑延绵不断,工厂林立,城市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但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城市之间没有连成片、相对分离。”

此外,城市群之间的发展动力也各不相同。公衍奎表示,珠三角临近香港,香港转移的轻工业以及国际贸易是珠三角发展的动力。长三角主要得益于上海,因为上海曾是国内最大的工业城市,周边城市受益于上海技术能力的外溢以及搭上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形成了以研发、产业服务为中心城市核心功能,高科技制造、高端制造、轻工业、重工业、化工依次向外辐射分布的格局,城市之间相辅相成。京津冀主要依靠北京的带动作用,但周边的中小城市自身工业化、城市化程度都较低,一方面很难与北京通过技术转化、产业服务,在产业链上直接分工、深化互动;另一方面,在生活、产业服务领域,北京成为周边城市的“玻璃天花板”,反倒限制了周边城市发展。

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大城市和城市群已经逐渐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但各个城市之间如何真正紧密连接在一起,使城市群之间成为和谐共生的有机体,一直是城市群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公衍奎认为,城市群的发展必须要重视释放中小城市的发展活力。“从社会关注度和经济带动力度来看,大城市在城市群中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但中小城市数量庞大,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可替代,如何让中小城市更好的融入城市群是解决城市群难题的重要课题。”

正如公衍奎所说,我国中小城市的确是城市构成的主要力量。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规定,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为大城市。据此来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发展阔步前进》文件中指出,截至2018年末,我国城市个数达到672个。另据2019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同期常住人口超100万的城市仅有91个。若据此计算,我国中小城市仍占据全国城市数量的86%。

公衍奎认为,能够密切城市联系的方式是形成产业集群,实现包括人力资源、技术、组织等要素的共享。近年来,随着城市群的发展以及高铁、高速等市政交通的密集建设,很多中小城市正在进入大城市的生活圈、经济圈,进入城市“融合发展阶段”。“这意味着,在大城市群里,中小城市的地位、分工、条件都会发生变化,与独立发展阶段的模式不同。”

“如果城市只想着做产业链条中的某一个环节,不管其他环节,那这个产业便不会长久。例如,生产手表看似很简单,但实际上可能涉及生产表带、表芯、表针等材料的20多类上下游企业,把这些生产不同材料的企业聚集在城市群内部,就会形成产业集群,进而密切城市产业之间的联系。”

在公衍奎看来,城市群的发展不能只看大城市的数量,更要关注城市之间的内在关系。只有各个大中小城市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才能真正形成一个协调发展、动力十足的格局。

中小城市规划难落地

尽管释放中小城市的活力已成为推动城市群发展的重中之重,但公衍奎发现,很多中小城市在发展规划中存在一个共性问题:过度追求高大上,难于落地。

“很多中小城市都认为发展就需要吸引高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不同城市之间的规划,看起来就像是复制粘贴。其实这很不现实,不可能每个地方都是发展高科技、互联网、机器人、绿色能源行业。”

实际上,真正拉动就业、创造产值、产生税收的经常是当地一些所谓“不起眼”的传统产业。公衍奎以淄博的陶瓷产业为例介绍称,淄博早前是北方的瓷都,一个镇上就有100多条生产线,与广州番禺形成一南一北两个大产业基地,“但这几年也在衰落了”。

公衍奎解释称,造成淄博陶瓷产业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因为地方政府调控,要抓大放小。地方政府规划产业园,安排企业进园过程中,损伤了中小企业生存环境。

其次是环保要求正在提高。公衍奎表示,企业的发展不能破坏环境的确是前提,但是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企业达不到要求就立刻关门,或者是要求企业马上更换大型设备,短时间大幅拉高企业成本,如又恰逢市场不好,企业最终只能关门,那产业自然而然也就凋落了。

“传统产业有自己的价值,不应该被完全取缔,而是可以研究更好的发展方式。”公衍奎直言,有些中小城市本来有机会能做得更好,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但现在总想规划得高大上,弱势的产业也没有好好想办法去引导,导致中小城市真正的动力反而丢失了。

“城市内的产业不是不能更替,是要注意建设完整的产业集群。”公衍奎说道,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原来纽约是工业城市,曼哈顿的主力是服装,这些城市的产业一直在更替,第二产业慢慢向外转移,只剩下产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同时引进了新的产业,但城市群里已经建立了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条,所以才能成功。

公衍奎强调,当下,城市发展的根基就是产业。“不要只想规划高大上,要想办法把传统产业做到高大上。德国有很多诸如餐具加工、螺丝钉、螺丝刀等所谓‘不起眼’的产业,但坚持做了很多年,很多企业成为行业“隐形冠军”,整个国家的工业才能做到在世界领先地位。”

公衍奎建议,中小城市脚踏实地做发展,可以从两大路径入手。第一,参与大城市分工,成为城市群里面的一个功能区,为大城市提供服务。“比如,通州现在成为北京的政务区;武清成为大北京都市群的物流服务区;北部山区涵养带成为休闲度假区。”

其次,利用当地的基础资源或历史积累的自然资源、条件产生价值。一种情况是,有这样的天然资源的城市,比如靠近港口、矿山的城市可以发展贸易、物流、开采等产业。另一种情况是,城市本身没有特殊的条件,偶然因素让这个城市已经发展成完整的产业集群,比如小商品聚集地义乌、香河家具城。这些城市就不要想着再去移除这些所谓的低端产业,而是要在现有基础之上提升产业、保护发展。

不过,公衍奎认为,未来通过这种偶然因素造就的产业机会将越来越少。

疫情重塑中小城市发展模式

今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城市发展造成冲击,尤其是对于严重依赖线下人群的旅游、度假等产业造成重创。

此时此刻,中小城市究竟应该是坚持单一产业的深耕,还是多元化产业并行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大问号。对此,公衍奎表示,就像企业一样,只有一款产品风险就比较大,所以很多企业做大之后要准备“第二曲线”,当第一曲线增长面临瓶颈或者下滑时,第二曲线就会舒缓这种阵痛。

“但城市转型很难,越是单一产业的城市转型越难,这是世界性难题。”公衍奎指出,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转型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想短时间内解决是很不容易的。比如,美国很多工业城市至今没有完成转型,到现在也没恢复到原来的经济水平,成为有名的“铁锈地带”。

在公衍奎看来,产业单一的城市的确更容易面临风险,但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所有城市造成了冲击,都有经济压力。“但是,危机本身就意味着挑战和机会。”

从城市基础建设来看,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城市中基础设施、医疗服务、生活环境的问题和短板,城市未来规划可能会更注重这些问题。比如,紧急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距离,那么社区、商业、公共场所在打造的时候就需要有意识的创造安全空间。

另外,远程会议模式越来越流行之后,未来很可能商务办公的模式会颠覆。此前,人们说互联网的出现让世界变成平的,可以居家办公,但是当时没实现,还是觉得面对面沟通才是最好的。但疫情之后,有可能就要改变这种现状。

公衍奎说道,日本其实已经有很多乡村办公室、田园办公室,因为日本本身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在遇到不可抗力之时,工作可以换个地点顺利开展。美洲、欧洲的许多大城市周边也会有高端郊区,诸如产业镇、总部镇。

“这种形式在国内也有一些,但不明显。”公衍奎指出,国内的很多企业还是觉得CBD、金融街才有面子,但疫情之后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北京周边的城市,就有机会发展成田园总部区、总部镇。

公衍奎认为,当地只要产业好、配套好、环境好,能够吸引高端人才、甚至吸引一个大型研究机构,就可能会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诞生,这对周边中小城市来说就是机会。

因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逻辑不同。第二产业注重工业效率,要求产业的上下游集中在一个区域或者拥有交通物流的便利条件,往往是先有资源才有产业。但第三产业、新兴产业,这类“知识产业”往往是先有人才才有产业,比如机器人、互联网行业都需要高端人才,这时就得靠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以及环境条件吸引高端人才在此落户成家。

“近些年,中小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正在凸显。”公衍奎表示,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类似政策的提出对中小城市发展是一种利好,说明城市发展的视角开始放平,将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发展放在一个层面上,中小城市的发展已经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文/王亚静(责编: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