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金融“合伙人计划”曝光

来源:乐居财经 2020-06-29 17:03:25

一则投资合伙公司的股权变动,令绿地金融的“合伙人”浮出水面。

乐居财经获悉,6月19日,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绿地金融”)和上海绿地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 “上海绿地投资”)纷纷退出投资企业——上海廪琨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的持股比例分别为90%和10%。

另据悉,上海绿地投资的唯一股东为绿地金融,而绿地金融则为绿地控股集团(600606.SH)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绿地集团着力打造的战略性金融投资平台。截至目前,绿地金融共计退出了16家公司,包括上海绿地吉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绿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青岛绿地申花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

独家|绿地金融“合伙人计划”

此次,绿地金融和上海绿地投资将股权转给了15位自然人。工商变动信息显示,上海廪琨新增15位自然人股东,共同拥有其股权。目前,前四大股东依次为汪姿、虞终军、施征宇和朱虹,分别持股20%、15.0177%、14.9941%和13.9890%。此外,徐孟立、张永军、陈思薇、袁征、李莉和庞珏均持股5.0059%。

其中,大股东汪姿除了持股上海廪琨,他还持有上海绿昶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4.3478%股权;二股东虞终军虽未在绿地集团有任职信息,但巧合的是,绿地中央广场的工程师名单中有他的名字;三股东施征宇为绿地金融执行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四股东朱虹不仅是上海廪琨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同时也是绿地金融副总裁。

换言之,这更像是绿地金融板块的一次合伙机制的实验,它通过强调合伙人概念,将企业核心人员在风险控制与利益上进行捆绑。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这是绿地将下属企业持有的有限合伙型基金份额转让给管理层和员工的行为。

伴随着新股东的入场,上海廪琨的出资额也从100万元猛增至1018.8万元。另一方面,上海廪琨的经营期限却从2039年7月29日调整至2028年年7月29日,整整缩短了11年。

除了上海廪琨,上海绿昶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则是绿地金融的另一个“合伙”实验案例。这家成立于2017年6月的公司,经营范围为企业管理咨询和商务信息咨询,原始持股方同样为绿地金融和上海绿地投资,分别持股90%和10%。

独家|绿地金融“合伙人计划”

2019年8月,绿地金融和上海绿地投资退出上海绿昶,取而代之的是16位自然人股东,包括了施征宇、朱虹、汪姿、袁征、李莉、徐孟立等人,这与上海廪琨的股东名单高度重合。其中,朱虹为上海绿昶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廪琨和上海绿昶皆未有对外投资的迹象,好似“空壳”公司。此外,这两家公司的股东背后,也均未出现绿地金融董事长兼总裁耿靖的身影。

乐居财经从知情人处获悉,“这两个本身就是SPV,是绿地团队跟投平台和合伙平台。” SPV全称为Special Purpose Vehicle,它可以是一个法人实体,可以是一个空壳公司,同时也可以是拥有国家信用的中介。

业内人士看来,实行合伙人模式有三种目的:调节报表、管理层激励或者隐藏债务。引入合伙制度,是鞭策管理层积极进行探索,比如,更加注重项目的运营成本和盈利空间。合伙制度带有较好的激励性,同时也能使管理层的经营和公司发展利益紧密捆绑,防范部分管理层执行效率低下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如果机制不合理,可能管理层本身还要“贴钱”。

“大金融”曾是绿地控股“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三大转型集群中的明星产业。据悉,此次退出股东阵营的绿地金融成立于2011年,是绿地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它也是绿地集团着力打造的战略性金融投资平台。

2014年,绿地集团推出大金融战略,立足于“投资+投行”的大资管金融全产业链布局。同年,张玉良找来了中国唯一一位在“证券、保险、银行、信托”四大金融行业都任职过的高管——耿靖,担任绿地金融董事长兼总裁。

耿靖在自己微信上的备注是“博士、世界500强CEO、哈佛李光耀学者、伯克利研究院、复旦教授”。这位70后金融少帅刚上任绿地金融董事长,绿地集团就要求绿地金融2015年的利润占集团净利润将近50%。可见,绿地对金融业务给予了很高的厚望。

耿靖有一个打造金控平台的梦想。他曾公开表示,在实现目标规划及形成跨越式增长的盈利模式后,互联网金融事业部将独立为公司,吸引外部投资者加入,并择机寻求在资本市场上市。

从业务来看,绿地金融逐步形成了债权业务、股权业务、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齐头并进的业务格局;从利润表现来看,2016-2019年,绿地金融利润贡献占集团总体净利润约四分之一,占比几乎是零增长。

张玉良在1月8日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金融产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35亿元,同比增长40%,占集团总体净利润约四分之一。

林振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