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商会主席葛国瑞: 环保卫生或成为中美合作突破口

来源:《财经》新媒体 2020-11-26 16:36:19

“美国驻华大使一直认可我们做两国关系压仓石的角色,中国美国商会希望能继续做这个桥梁的工作。”11月26日,中国美国商会主席葛国瑞(Greg GILLIGAN)在“《财经》年会2021:预测与战略”上表示,“在接下来的拜登政府里,中国美国商会不认为两国关系会马上有一个转变。我们认为有一些领域会较少受到政治因素影响。比如说在环境保护,尤其是在公共卫生,找出大家公认的可以合作的一些领域去做。”

Greg GILLIGAN2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葛国瑞(Greg GILLIGAN)

在会上,葛国瑞提到,中国美国商会是1919年在王府井的一个小胡同里成立的,并刚刚度过100周年庆。去年年底,胡春华副总理参加了商会晚宴,给了商会很多鼓舞,美国驻华大使一直认可我们做两国关系压仓石的角色,商会希望能继续胜任这个角色。

现在中美双边关系处于低谷。中国美国商会一直倡导求同存异,两国的体制是不同的,而且没必要相互去改变对方,双方可以和而不同,可以求同存异。中国美国商会完全是一个商业组织,当然了解地缘政治,但会继续在商业合作方面努力,做中美关系大局的压仓石和推进器。

前年出现贸易分歧的时候,我们就多次公开在中国媒体和外媒都宣布了我们不赞成用关税的方式来处理双边的贸易问题。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声音都在喊“脱钩”,我们也一直多次公开在全球媒体上反对“脱钩”的说法。

拜登即将入主白宫,中国美国商会不认为两国关系会马上迎来转变。现在中美之间的合作空间还有一些分歧也不会那么快发生变化。中国美国商会将集中精力放在两国可以合作的商业领域,比如说在环境保护,尤其是在公共卫生,找出大家公认的领域去合作。合作成就将证明美国和中国还有非常长远的合作未来。

葛国瑞强调,他曾多次找了大家很熟悉的传染病专家张文宏教授。中国美国商会认为在此领域,双边都能愿意多做一些努力,所以寻求张教授的一些指导。特别是智能医院如何在传染病流行期,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更安全、高效地保护人民健康。对于很多两国企业来说,在克服肺炎、艾滋病、丙肝等等传染病方面,都存在合作需求和空间。

最后,葛国瑞表示,商会对美资企业所做的在华产业迁移意愿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美资企业回馈说不会调整在中国的供应链结构;15%的企业认为谈此问题还为时过早。从此结果可以看到,美资企业对中国的投资环境仍有信心。

以下为葛国瑞发言实录: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特别荣幸能来参加财经一年一度的年会,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们企业对在华营商环境的反馈。

首先,这四年来美国政治本身及美国对华的看法都有实质性变化。原来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现在似乎主要是竞争。我们需要了解在美国发生变化,包括疫情方面的管控,美国大选,美国经济,还有一些美国根本的、基础性社会问题。现在可以承认的就是中美双边的关系处于低谷。但是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处理?今天我从商业而非政治的角度来做分享。

中国美国商会一直是倡导双边要相互理解,相互谅解,要缓解一些误判和误解。怎样能够以商业的基础来维持几十年来的中美良好关系、怎样能友善的化解其中的分歧,对中美双边来说都是一项巨大挑战。对此,我们一直倡导求同存异。刚才前面几位专家也跟大家分享了我们彼此体制的不同,没必要去改变对方,我们可以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中国美国商会完全是一个商业组织,我们当然了解地缘政治,但是了解它并不是为了去触碰它,而是为了更多地拓宽可合作的领域,多产生一些商业机遇。我们会继续在这方面努力,做中美关系大局的压仓石和推进器。

在接下来的拜登政府里,我们倒不认为中美双边关系会马上出现一个转变。现在中美之间的一些分歧也不会那么快发生变化,所以需要双方设法克服这些。毕竟还有57天的时间,拜登才会就任总统。但能够预测的是,相比前四年的单边主义政府,拜登政府主持的多边主义合作应该会增加很多。

我们会集中精力放在中美可以合作的地方,我们认为有一些领域会较少受到政治因素影响。比如说在环境保护领域,尤其是在公共卫生领域,我们会倡导一些广泛合作。为什么会从这些方面开始呢?因为我们认为以目前双边关系的态势,我们需要找出大家公认可以合作的方面去做。做出来的话,就可以证明美国和中国还有非常长远的合作未来。

中国美国商会刚刚庆祝过自己成立100周年,我们是1919年在王府井的一个小胡同里成立的。去年年底胡春华副总理参加我们庆典的晚宴,给了我们很多的鼓舞,驻华美国大使(泰瑞)一直认可我们做中美关系压仓石的角色,所以我们希望能继续做好这个桥梁工作。

我们有设置一个企业社会影响力计划,这个计划主要目的是在疫情之下,评估中小微企业所受的影响,商会也有规模非常大的一些企业成员,也支持我们做这样的事情来为中小微企业创造一些机会,也能够让政府和商业界携手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想要去多做一些事情,一边解决实际问题,一边创造更多商机。

我曾多次找了大家很熟悉的传染病专家张文宏教授。为什么我会找他呢?我们认为在疫情防治领域,双边都能希望我们多做一些努力,所以我一直在找张教授请教,希望他给我们一些指导,看看我们怎样能够创造一个平台,让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携手。特别是智能医院如何在传染病流行期,利用高科技手段更安全、高效地保护人民健康。对于很多两国企业来说,在克服肺炎、艾滋病、丙肝等等传染病方面,都存在合作需求和空间。所以,我们搭建的一个可供两国企业合作的平台。

我们的口号也是我们的宗旨,目的是服务于中美商贸合作的下一个百年。因为我们始终认为刚过去的一百年只是起步,我们要为下一个百年努力。

前年出现贸易分歧的时候,我们就多次公开在中国媒体和外媒都宣布了我们不赞成用关税的方式来处理双边的贸易问题。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声音都在喊“脱钩”,我们也一直多次公开在全球媒体上反对“脱钩”的说法。我们一直想方法做类似的事情,找类似的专家,看看我们怎么样创造一个平台来促进双边政府支持两国企业合作。

说到疫情,年初二月份、三月份,再到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每一个月我们都做一次调查,会员调查显示其实美资企业对在中国的营商环境还是蛮有信心的,并没有准备迁移供应链或者其他的业务。有的企业做了一些应变,比如说它原来是做出口生产,现在为中国满足内需,所以它继续在这里投资,甚至有扩大投资的计划,但它可能改变了或调整一些更容易受到关税影响业务。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提出了“中国+1”的概念调查?这个意味着什么呢?美资企业在考虑供应链如何处理的时候,主要还是在中国做投资,做生产,但是为了满足全球的董事会成员,他们总要有一个备用的方案,这个备用的方案也许是将产业转移至东南亚,也许是其他国家,墨西哥等等的。但是“+1”只不过是企业万一需要迁移以供备用的方案,并没有表示它做这个决定。

我们做这个调查的时候有70%的企业回馈说不变,剩下的30%有大概50%以上者表示说这还太早。我们还要多收集一些信息,也并不是说这30%决定意味着一定要转移在华供应链。所以从这方面看,我们可以发现美资企业还是对这里的投资环境有信心。

“《财经》年会2021:预测与战略”由《财经》杂志、财经网、《财经》智库联合主办,于11月25日-27日在北京举行。

(嘉宾观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