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税收在支持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方面很重要

来源:《财经》新媒体 2022-07-31 16:33:55

“鼓励大家储蓄,从现在看来是做出一定牺牲,但在未来应对老龄化挑战很有效,时间越长,复利越多。”7月30日,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在“2022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

1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

董克用分别从名字、覆盖人群、共同参与方三点对2019年对第三支柱的研究成果进行分享。董克用强调,税收在支持第三支柱发展上非常重要,也要考虑到那些不纳税,没有达到纳税水平,但愿意存钱的群体。此外,还要做好养老金融“最后一公里”服务。

以下为发言实录:

谢谢姚首席,感谢论坛邀请参加高峰会议。刚刚姚首席提出来能不能谈一谈个人养老金元年我们什么感受。我回想起2019年完成的一个关于个人养老金的课题,当时课题成果由于各种原因,未向社会公开。今天利用这个机会与各位分享一下当年的研究成果。我查了一下,我国在政府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第三支柱的概念,是2018年国家几部委联合发的22号文件,当时试点项目是个人税收递延商业养老保险。这个文件出台后,我们在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的指导下,承担了学会的重大研究课题,就是怎样来完善第三支柱。这个课题在2018年下半年开始做,2019年上半年完成。课题组成员中有来自银行、证券、保险业的专家,还有一些学者,我们一同组成了课题组做的研究。

研究中有五个重要建议,其中有三点我们比较欣慰,因为后来看到刚刚姚首席提到2022年国办发7号文件中,有些与我们的建议不谋而合,非常欣慰,还有两点建议我们还在期待中。    

当时研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将来第三支柱叫什么名字。我们看到世界各国第三支柱的名称,各国并不一样。美国的制度叫做IRA制度,德国叫做李斯特养老金,日本的名称是iDeco。,我们做了一个分析,看到世界各国比较通行的是公共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的分类。但这一个划分不适合我国,在我国基本上不用私人养老金这个概念。根据我们国家的现实,我们建议这样分类:公共养老金第一支柱,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养老金第二支柱,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都是五个字,公共养老金,职业养老金,个人养老金,朗朗上口,容易记住。今年国办发7号文题目就是“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我觉得个人养老金这个名称很好,既体现了该制度个人主导,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共性,也很有中国特色。    

研究中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个人养老金应覆盖哪些人?2018年第三支柱试点时覆盖的是试点地区的城镇职工。后来我们经过研究认为,应当要扩大覆盖人群,我们提出能不能覆盖全体经济活动人口。这次7号文提出来,凡是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即参加了公共养老金的人,就可以有资格参加第三支柱。这样的政策调整,使得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十亿多人被覆盖在个人养老金制度里面,这就很好了。这就为将来实施延迟退休或退休以后再就业的人,都留下了政策空间。     

研究的第三个重要建议是各类金融机构,银行、基金、保险,信托等都应参与,共同建设第三支柱。我们欣慰地看到,7号文件提到各类金融机构都要参与建设,目前,各类金融机构也很积极,都做好了准备。今天上午开幕式嘉宾致辞时多位领导都谈到这个问题,银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基金业的养老目标基金产品,保险的养老保险产品都已经在试点。昨天银行养老储蓄产品试点又推出来了。各类金融机构都来积极参与,我们觉得这个形势也非常好。   

我们在研究中还提出两个问题,目前看,还没有明确答案,我们还在期待,一个是税收问题,另一个是平台问题。先看税收问题。研究中我们发现,税收在第三支柱建设中是很重要的。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税收政策在支持第三支柱发展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国家个人所得税制度跟他们有些差异。第三支柱2018年试点时,计算税收优惠的基数有两个算法,要么个人月工资的6%,要么月1000元。我们在研究后发现,6%太复杂,不好计算。因为可能每个月工资都不一样,并且6%的计算基数也可能不一样。能不能还是按照固定值,随着工资水平提高不断提高这个固定值。目前7号文提出来,每个月税优的额度是一个月一千元,一年一万二这样就很清晰了。我们如果进一步考虑税收问题,还期待一些政策细节出台。例如,现在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也就是老百姓讲的起征点是月五千元,还有六项税前扣除,最近又增加了养育婴幼儿税前扣除,如果七项扣除都扣满,那么月挣一万元基本上不需要交税或交一点点税。这样即使每个月一千块税优享受不到,但是,我仍然希望存缴个人养老金,怎么办?我们在研究中提出,除了传统的EET模式外,我们还要考虑那些没有达到纳税水平,但愿意存钱养老的人,这些人就相当于用税后钱缴纳,因为不需要交税,存税后钱为自己未来养老做储备。这种情况,我们能不能就算做TEE或者直接说EEE,今后就不再需要纳税。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在我国,中低收入者还是大多数,而我们未来的老龄化挑战非常严重,今天上午专家都谈到了。    

鼓励大家储蓄,从现在看来是做出一定牺牲,但在未来应对老龄化挑战时很有效,因为,积累型养老金积累的时间越长,复利越多。在座商秘书长和黄涛总都会提到这个问题,我就不多说了。当时在研究中还提出一个建议,即在个人养老金领取阶段,税收能不能再优惠一点。因为在试点时政策是25%不征税,75%要按照10%比例征税,相对于目前改革后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这个税收负担还是比较重的。所以我们提出来,应当减轻税负,我们期待有关政策细节的出台。    

对于那些低收入者,我们是不是将来还可以考虑在适当时实行负所得税,其实就是财政补贴。我的德国朋友麦克很清楚李斯特养老金,希望一会儿麦克发言的时候可以介绍李斯特养老金一些做法,很有意思。德国政府在对李斯特养老金进行补贴时考虑的很充分,甚至把儿童的补贴都放在里面,孩子多,就可以多得政府补贴。     

最后讲一下平台问题。这是我们研究时的一个难点,到现在我们也没有理想的答案,我们也在期待实践的探讨。什么是平台问题?就是个人养老金这个政策最后怎么到达老百姓哪里,这最后一公里是什么模式。当时起名字叫做平台,比较时髦。我们说,老百姓要参加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我自愿存了钱,有银、证、保提供产品了,怎么触达这个产品。这就是平台。大家现在看到了,政策要求,凡是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人都可以在人社系统上开设信息帐户。同时,要通过这个信息账户在银行开设资金帐户,也可以在相应的金融机构受委托开设。但是,有那么多种产品,老百姓在哪里能够看到这些产品,怎么去购买这些产品?产品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如果要转换产品怎么办等等。这是我们当时研究时的难题,开了多次研讨会,拿出了几个方案,但我们也都不太满意。,大家知道,实践出真知,我们在等待着实践,我们等待着像青岛财富论坛这样的大型会议,大家的集体智慧。将来通过金融机构的各式各样的实践,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搭建平台。这个平台怎么建呢?我认为,应当把那些困难的问题,难点都留给金融机构,把方便留给老百姓,让老百姓拿着一个手机,直接就办了,简捷、便利,如果能实现这一点,那我们中国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就可能会很快发展起来,就能够为完善养老金融体系,完善养老金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做出应有的贡献,我就谈这几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