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半年中国“以工代赈”,成效如何?

来源:《财经》杂志 2023-08-23 21:29:56

作者 | 《财经》记者 张明丽 编辑 | 王延春 

以工代赈本质上是一种就业帮扶手段,是政府利用“有形的手”进行二次分配的重要举措。与市场经济主要追求高效率不同,以工代赈更侧重就业兜底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众微信号8月21日消息,2023年上半年,各地通过在相关建设领域实施以工代赈,已累计吸纳群众务工就业达120余万人,发放劳务报酬140亿元,人均增收1.1万余元,有效拓宽了农村低收入群体和城乡就业困难劳动力就近就业渠道。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通过组织欠发达地区低收入人口和就业困难群体参与工程建设,发放劳务报酬,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其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农民日报》评论指出,从1984年起,中国先后多次大规模实施以工代赈计划,在带动群众脱贫增收、改善欠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以工代赈本质上是一种就业帮扶手段,是政府利用“有形的手”进行二次分配的重要举措。与市场经济主要追求高效率不同,以工代赈更侧重就业兜底。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累计投入以工代赈中央资金近300亿元,加上带动地方资金35亿多元。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提及“以工代赈”,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全国以工代赈工作视频推进会。会议指出,各地要狠抓以工代赈项目规范实施,狠抓以工代赈政策落地见效,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回应群众热切期盼。要进一步扩大“赈”的规模,吸纳更多群众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最大程度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帮助他们渡难关、稳就业、促增收,充分发挥“赈”的作用。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朱克力指出,现阶段,以工代赈主要包括使用以工代赈专项资金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等,主要目的是向参与工程建设的群众发放劳务报酬、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其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出,25个省份在57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涉及交通、水利、能源和生态等建设领域,目前已累计吸纳12万名群众务工就业,发放劳务报酬16亿元,带动人均增收1.3万余元。例如,四川、西藏在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吸纳2万多名群众务工就业,人均增收2.6万元。湖南、甘肃、新疆等7个省(区)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生态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吸纳4800余名群众务工,预计发放劳务报酬1亿元。陕西、宁夏、甘肃在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枣阳)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吸纳1200余名群众务工就业,人均增收2.9万元。

在中央投资专项项目中积极实施以工代赈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出,26个省份在中央投资专项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包括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城镇建设四大领域,涉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生态保护修复支撑体系等16个专项,共吸纳近22万名当地群众就业,已发放劳务报酬25亿元,人均增收1.1万元。其中,吉林、西藏、湖南等22个省(区、市)在水利领域中央投资专项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吸纳3万名群众就业,带动人均增收1.5万元。

在地方各类重点工程项目中全面实施以工代赈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出,29个省份积极推动在省、市、县三级各类重点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涉及项目4200余个,其中省、市级重点项目近1000个、县级重点项目超3000个,包括农业农村、交通、水利、城镇建设、生态、能源、灾后恢复重建等七大领域,带动66万名群众就业,已发放劳务报酬85亿元,人均增收约1.3万元。

在地方各类重点工程项目中全面实施以工代赈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水利、农业农村、文化旅游、林草等部门,指导各地在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进一步放大“赈”的效果。2023年上半年,28个省份在5700余个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务工群众24万名,已发放劳务报酬14.4亿元。

2023年2月,为充分发挥以工代赈中“赈”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形势下以工代赈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对2014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进行全面修订,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9年来首次对《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进行全面修订。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指出,这次修订是因时因势做出的修改。这次修改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过去单一扶贫政策改成了综合性帮扶政策。一是整个帮扶范围的变化。原来帮扶的是贫困地区的贫困县,现在主要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帮扶的人群也变化了。二是我们现在更多面对的是脱贫以后易返贫的人口,因此在帮扶的项目建设内容和项目扶持方式上,也有相应的调整。这些调整都能更好地适应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下一步更好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总体而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朱克力解析,这也体现出对以工代赈坚守“赈”的初心的要求,让以工代赈不仅是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提升其劳动技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