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东莞市必须贯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

来源:财经网 2023-09-23 20:28:17

9月23日,“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举行。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在会上表示,数字化经济要体现在生产工具先进,制造业强大之上。因此,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上,使生产过程、社会生活过程“柔性化”。贺铿将数字化经济归结为公式:数字经济=ABCD+nG,其中,A=AI技术;B=区块链技术;C=云计算技术;D=大数据技术。nG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

此外,贺铿认为,东莞市发展实体经济的思想必须贯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它是我们国家联通东南亚、联通世界各国的枢纽,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对此,贺铿建议:1)研究确定珠三角9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各自的发展重点,避免“内卷”;2)进一步优化政治环境和营商环境,狠抓人才引进;3)在确定支柱产业发展的的同时,认真抓好“隐形冠军”企业发展,在专精特新和增加就业方面下功夫。

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

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实体经济”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是相对于“虚拟经济”的所有经济活动。虚拟经济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体育经济、博彩业和收藏业等。虚拟经济之外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实体经济。所以,实体经济比制造业的范围更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不可缺少。虚拟经济是为更好地发展实体经济服务的经济活动部门。本质上说,虚拟经济是“标”,实体经济是“本”。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之“根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值得指出,房地产业具有双重性。当“房住不炒”时,它是实体经济。

我的演讲分三个部分:

1、关于当前中国经济中的问题分析;

2、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数字经济”社会;

3、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与东莞市的经济转型。

1、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中的问题分析

最近炒作的问题包括房地产市场“疲软”等。这些问题客观存在,但是性质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严重。我在9月20日发表的 《关于当前的中国经济问题分析》中做了详细分析,在此不再赘述。

总之,非结构性问题可以通过政策来解决,因为我们有“举国体制”的政治优势。

结构性问题包括房地产产能过剩、杠杆率高和泡沫大等问题。解决结构性问题需要有耐心,解决长达25年形成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不能犹豫。结构性问题不仅严重制约宏观政策措施的有效性,而且会继续折射出新的非结构性矛盾。我深信,解决好了结构性问题,我们还有“跨越式”发展期。我们通过改革开放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缩短赶超先进水平的时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要营造更好的政治氛围和营商环境,形成一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生动活泼”政治经济局面。

二、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数字经济”社会

第四次工业革命一般认为,以德国2013年提出的“ 工业4.0”为起点。“工业4.0”的本质是以万物互联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等相关的技术来改变既往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增强“柔性化生产”,同时将传统工厂关注制造环节向前端的设计环节以及后端的服务环节延伸。自动化和信息化是实现柔性定制个性化生产的重要手段。这里需要深入理解,什么是“柔性化生产”?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AI)、不断升级的IT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这些技术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形成的社会经济形态,我们就称之为“数字经济”,或“数字经济时代”。

数字化经济要体现在生产工具先进,制造业强大之上。因此,我们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上,使生产过程、社会生活过程“柔性化”。

有人定义,数字化经济是AI技术、不断升级的IT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我归结为下面的公式:

数字经济=ABCD+nG

这里,A=AI技术;B=区块链技术;C=云计算技术;D=大数据技术。nG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

三、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与东莞市的经济转型

东莞市发展实体经济的思想必须贯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

2018年7月,广东政府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实施粤澳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重点工作的通知》,标志大湾区发展战略正式启动。5年多来举行了多次论坛 ,我应邀参加了3次。

世界上,湾区,即有良港的海湾区,都是各国的经济中心。例如英国的伦敦,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德国的汉堡、日本的东京、南非的开普敦,等等。

世界上最重要的湾区有三个:美国的纽约----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日本的东京----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美国的旧金山----世界上最大的科技研发中心(硅谷)。它们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它是我们国家联通东南亚、联通世界各国的枢纽,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首先,中国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有吞吐量巨大的良港。它与新加坡、中国深圳形成了相互补充的态势。

第二,珠三角9个城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改革的思想基础好,制造业发达。

第三,粤港澳大湾区存在两种制度、三种货币、三个相对独立的政府特点。融合发展有广阔的天地,我们应该有决心和信心在这里创造世界奇跡!我希望大湾区将来同时具有纽约金融中心、东京制造中、旧金山科技中心的特点。

东莞是人口过千万,经济总量过万亿的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珠江三角洲东岸中心城市。是珠三角的制造业中心,电子信息产业比重较大,新材料发展势头良好,在中囤有可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抢占鳌头。

东莞市原本是一个农业县,现在下辖4个街道、28个镇,总面积2542.67平方千米,城镇化率92.25%,农村、农业平稳发展。我认为它为我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东莞市的劣势是核心技术、现代科技产业不突出,缺少科技人才。仍存在改革开放初期“两头在外”的代工痕跡,需要尽快确定适合自己新发展目标的新思想。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廹在眉睫。

建议:1)研究确定珠三角9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各自的发展重点,避免“内卷”;2)进一步优化政治环境和营商环境,狠抓人才引进;3)在确定支柱产业发展的的同时,认真抓好“隐形冠军”企业发展,在专精特新和增加就业方面下功夫。

我还有两点需要强调:

1、关于“中国经济不会衰退,还会有8%的跨越发展期”是有前提的,即必须适时调整政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认为李嘉诚的那句自述:“有正常政治氛围和良好商业环境,就不存在谁跑不跑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他还说过一句:“我觉得他们现在不是原来的搞法”,我们也有必要思考。

2、关于《孟晓苏回应“中国现有房子14亿人居住不完”言论》。我认为孟晓苏的“回应”是不友好的。他编造了一个故事:说我曾经问过他:“有35亿套存量房吗”?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编造这么个故事,但是,我从来没有过这么个“问题”。即使有这么个问题,我也不会去问一个房地产商人。因为那等于是问一个惯偷:“你一生行窃了多少次”?起码的常识告诉我,惯偷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行窃次数,也不会告诉我真实数字。我的发言,媒体报道是比较准确的:“有专家说,现有房子夠30亿人口居住,也许14亿人口可能住不完。有购买能力的刚需者肯定购买不完”。这段语言表达是精准的,分三层意思:对夠30亿人口居住,我是怀疑的;14亿人口可能居住不完,是不肯定的(只是“可能”);“有购买能力的刚性需求者”肯定购买不完,语气是“肯定”的。孟晓苏是博士,我也培养过博士,还没有见过不理解这样一个简单语言层次之博士。他应该回答的问题是“有购买能力的刚需者”(注意:不是有存款的都要买房)是否能购买完“现存空置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