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研究院王昊:现在很多技术处于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前夜

来源:《财经》新媒体 2023-09-23 20:38:53

9月23日,由民革中央、广东省政协主办,东莞市人民政府、民革广东省委会承办的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在东莞举行。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先进制造业中心)所长王昊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有三个特征: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

在先进性方面,王昊提到,目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迭代,现在进入到新一轮工业革命爆发的前夜,“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其实都需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下开拓创新。”

1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先进制造业中心)所长王昊

王昊还表示,现在很多技术处于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前夜,一旦解决了推广应用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成本将会下降,成本下降后就可以覆盖更多的消费者群体。

另外,王昊认为,市场与政府关系需要很好地去处理,解决好两者之间相互匹配,才能促进整个产业体系不断地发展升级。

以下为发言全部内容:

王昊:首先非常感谢苏老师,感谢财经杂志,有幸再次参加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今年上半年,跟着财经调研组在东莞进行了前后两个月的调研。所以围绕今天主题,我先谈一下今年在东莞调研的感受,就是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科创引擎。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央今年在5月份的中财委二十届第一次会议上已经提出来了,现代化产业体系有三个特征:第一个是完整性,第二个是先进性,第三个是安全性。

从完整性来看,东莞也是体现了咱们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当中很关键的特性,就是产业门类还是比较齐全,因为有不同的产业门类之间相互的产业链配套耦合的作用,才能促进最终产品的创新研发。比如,我们现在看到东莞在机器人行业这几年发展较快。在调研时发现,东莞有很多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如一些谐波减速器等。因为这些专精特精的小巨人,在各自领域的不断地创新研发带动了整体的终端产品不断地跃升,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攀越。

先进性方面,目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迭代,现在进入到新一轮工业革命爆发的前夜。大家今年也看到,以ChatGPT为代表新一代大模型的自我学习能力不断跃升,会对各行各业带来很多革命性的生产方式、生产模式的变化。

所以,各个行业都要不断地去拥抱一些新技术新模式。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其实都需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下开拓创新,如传统产业,国家也一直很关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毕竟传统产业还是占到整个制造业的80%以上的分量。

如果这个基本盘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之下,很好地实现转型,新的模式的突破。在一些纺织服装、玩具、机械加工等传统行业,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来自东南亚低成本国家的直接竞争。因此,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科技创新有很大的支撑作用。

在研究的时候,包括在各地调研跟一些企业家去聊时,大家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其实它没有说是一个行业是夕阳行业,只是个别的企业不能跟上时代变化的浪潮,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只要是企业自身在不断地做科技创新,在这个行业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如纺织服装,其实现在也越来越感受到随着智能制造模式的不断地拓展,纺织服装行业的个性化定制的模式越来越普遍,无论是西装,还是皮鞋等。今年在各地调研的时候就发现行业领军企业都在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在打造新的产业模式。

我们今年在温州调研也发现,这种传统的皮鞋制造企业在全国各地的门店,利用按3D建模的测量工具,把顾客的数据精准测量出来,然后再根据个人喜好,去给匹配不同的颜色款式等,极大地提高了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包括产品价值。所以,这种科技创新的手段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是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对新兴产业乃至未来产业的培育,科技创新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在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现在世界各国对战略新兴产业的争夺异常地激烈,咱们所熟知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在过去这么多年,中国通过政策的引导,市场的培育,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是比较迅速。

现在欧盟在启动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反补贴的调查。这也是因为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凸显出来。我们涵盖了从动力电池到电机电控到整车生产的全产业链环节,整体的成本控制比欧洲的传统厂商做得好,所以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体现出来。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个领域的技术还是不断地在发生蝶变,发生创新的进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汪院士也讲到,现在他们也在研发新一代锂电材料,这个材料一旦研制成功,可以带来续航将近30%以上的提升。除了锂电领域,其实大家可以去关注到像日韩,尤其是日本在固态电池领域,以丰田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他还是在持续不断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所以他们也是寄希望于在固态电池这个技术成熟之后,可能是会对咱们现在以锂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形成较大的冲击。

所以,还是要未雨绸缪。在战略新兴产业乃至未来产业的培育,国家层面还是要做好顶层谋划,看准一些方向,为以后的产业培育,技术的创新指明道路。

另外,就要做好相关的平台资源导入的工作。在创新这块有个“死亡之谷”,在实验室研发的技术,在市场化规模化推广时,它会面临很多具体问题,但企业没有动力去做,实验室也是缺乏相应的机制,就需要政府层面去搭建一个第三方的平台,更好地去凝聚这个行业的发展共识,推进相关技术在中试阶段的成熟。所以在国家层面,工信部也推广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已经审批了26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个领域也涵盖了像材料、电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这些也是为下一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科技创新指明了很好的方向。

最后想讲一点关于未来产业的培育。

从宏观层面,国家应该制定未来产业发展的规划,未来产业的具体的方向,未来能源、未来生物、空间科技等方面,去为整个全社会的资源导入、发展提供一些方向,也需要更多的企业去为未来产业的发展去找准自己适应的发展的路径,包括商业模式。

下一步是中国企业家创新的一些文化、机制,在未来产业积极地谋划,培育未来更多新的发展赛道。我就简单先报告到这。

主持人(苏琦):说得非常好。刚才您说到很多关于未来产业规划的,我认同政府应该发挥一个很主导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发现,过去10—15年,我们政府规划的很多产业并没有大规模地起来,反而感觉没有规划的企业或者一些赛道活得不错。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昊: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政府是从一个国家,包括放眼全球竞争的角度,谋划一些发展方向。但市场包括产业的培育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肯定是需求牵引导向。

所以,整个产业的发展更多地看需求,如果确实能改进提升生产方式、提升效率,解决咱们日常老百姓的一些需求,提升生活的幸福满意度,这个确实是长久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就跟我们个人做目标一样,目标会有ABC三个方面,但根据情况的变化、现实约束条件等综合考虑,最终我们选择是其中一条。但这一目标方向需要政府从顶层发展方向,尤其是瞄准大国竞争博弈的战略需求,制定宏观层面规划,具体落地的话更多是需要企业。

如航天在举国体制下的创新带来的一些技术溢出,可能会对其他的行业有牵引作用,包括赋能作用。在这些领域,其实还是需要国家层面加大的顶层谋划、创新投入,但更多的还是要交给市场,让市场根据广大消费群体的需求,来判断这个行业到底走不走得通,到底有哪些技术确实有价格的竞争力,有技术上的领先性。

所以,我认为市场跟政府关系还是需要很好地去处理,解决好两者之间相互匹配,才能促进整个产业体系不断的发展升级。

主持人(苏琦):王昊,我再问您一个问题,您也提到从市场需求端来进行倒推,现在有个问题是从企业而言,消费者需求不是很强。咱们之前这几年做各种调研发现,技术在这里,包括工业互联网,但企业现在不挣钱,把成本提高了,接下来其存活说不定就成问题。确实有的实力比较雄厚的,像应用了这个之后,比如有些服装企业用了3D,这个东西你怎么看?就是说其实政府在扩大应用场景这一块还是能够做很多事情的。

王昊:是的,最终的需求还是能带动整个技术的变化一个进步。其实最终的话就是看你的产品在市场上有没有竞争力,有没有目标客户。

像今年去温州调研那家做鞋的企业,它瞄准的就是高端用户群体,这个鞋无论是款式舒适度还是颜色材料,各方面都是客户提出一些需求。就是说高投入、高附加值的一些产品肯定还是要瞄准高端的一些群体。

另外,我个人觉得,其实现在就是说有很多技术,它可能是在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前夜,或它一旦解决了这种推广应用当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它能带来成本的下降,下降之后它就可以覆盖更多的这种消费者群体。如汽车领域,我们去参观一些汽车生产企业,现在这种智能制造的模式不断地成熟,柔性生产同一条产线上可以生产不同的批次,不同颜色款式车型的一些产品,也带来它成本的下降。它原来要生产不同的车型,它生产线调整、供应链各方面要有很多工作去做。

但是现在这种新的生产模式降低了小批量生产的成本,对整个产品的推广有更大的一个促进。所以这块还是有很大发展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地成熟,中国整个制造业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能力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完善。

王昊:结合今年在东莞调研有点感受——咱们中国企业家的创新拼搏精神,这种精神投入还是饱满十分强劲。所以我也是非常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看到咱们中国企业不断地在不同的产业链环节有创新进取,用好成绩来助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