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研究院王昊:以都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产业创新

来源:《财经》新媒体 2023-12-27 13:19:09

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担任指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成都市投资促进局承办,《财经》杂志、《财经智库》策划举办的“2023现代都市工业发展大会”12月23日至24日在四川成都举行。12月24日,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先进制造业中心所长王昊在会上表示,都市工业是未来产业创新的最重要的载体空间形态。

1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先进制造业中心所长王昊

王昊主要谈到两方面,首先是创新,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之下,需要更好创新驱动,把关键产业链堵点打通,四川依托现有的一些产业基础,其实可以在某一些方面突破。目前主要走的是一个培育新智生产力的路径,以技术革命性突破,以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

另外是都市产业,未来对产业发展的要求,第一个就是智能化,第二个是绿色化,第三个是融合化,因为现在产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不可能很简单划分为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可以看到产业融合发展态势也是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高端融合发展态势都更需要高端人才,无论是设计、咨询、商业服务金融,所以他认为这一块在成都发展也有很大空间。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王昊: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参加现代都市工业发展大会。我们名字叫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我们取了英文缩写注册了商标叫赛迪研究院。刚才介绍了一下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以创新驱动促进都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我这一块想从两个方面,一个是创新,一个是都市产业两个大的层面给各位领导报告一下,最近的研究心得。

创新这一块结合今天的主题,新型工业化,包括各位领导看到的最近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也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头等重要任务。背后就需要我们加快创新驱动,发展高科技。因为大的背景形势各位领导都知道,现在国际形势上美西方对我们产业的封锁打压力度不断加大,原来是小院高墙,未来可能是大院大墙,美国会联合更多盟友。包括看到西方国家发展政策,英国11月份颁布了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国家层面政策,未来五年投资45亿英镑,投资到新的产业赛道,比如新能源、氢能、航空航天、材料等等。而且在他的大的国家政策方针里面也是明确提出要依托,像印度是原来英国的殖民地,这种特殊的政治经济关系加强对中国产业链的围堵。所以这种严峻的复杂国内外形势之下,需要更好创新驱动,把我们关键产业链堵点打通,四川在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创新这一块也有更大发展空间,因为我们知道现在国家层面国内大循环建设,包括战略大后方的建设,四川依托现有的一些产业基础,其实可以在某一些方面突破,包括昨天参加大会的开幕式华中数控领导提到了很多企业也是在打通这种产业链,所以我们有一些国产的数控机床应用场景在四川,在成都,有很多企业有这种首台套试用空间,这样也是为产业创新、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迭代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所以我们就想从创新这个方面。

因为成都也是在创新资源有很好的基础,刚才徐主席提到创新排名有进步,成都有很多国内一流高校,也有很多科研院所,包括央企有一些研究院所在成都有很多比较好的布局,电子信息类的或者其他类的。所以我们这一块可以更好的发挥创新资源,把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生产关系进行重构之后,在我们这个都市工业或者都市产业,说白了就是这种高端的产业环节,不需要像原来制造业大规模占地,消耗很大能源资源发展模式。我们走的是一个培育新智生产力的路径,这一块也是跟各位报告一下。最近中财办主要负责人对新智生产力有一个官方解读,就是以技术革命性突破,以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背后还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就是把我们这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更一步提升。比如在昨天大会上,赛迪研究院材料所提到,材料是制作业装备的基石,一代材料一代装备,很多发动机、叶片背后都需要超硬质合金突破。底层技术突破就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

比如原来调研燃气轮机,国家有专项扶持。马上三百兆瓦的下个月初就马上下线。其实这一块对于我们整个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这一块用在发电相关,有很大促进作用,背后通过调研,整个产业链协同创新,无论是这种材料端还是精密加工,还是一些结构上的创新,都有很多的突破。这样的话带来我们整个新智生产力。这是创新驱动。

另外是都市工业或者都市产业,我也是非常认可昨天在开幕式上朱老提的,可能叫都市产业更准确一些。因为工业这个概念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国家界定,产业特征就是越来越融合化,我们关注今年中财委第一次会议。新闻稿上讲了未来对产业发展的要求。第一个就是智能化,第二个是绿色化,第三个是融合化。为什么要提融合?现在越来越产业的边界模糊,不可能很简单划分为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比如现在很多服务型制作,我们的产品卖出去之后不是说就跟企业完全没有任何瓜葛,可以通过信息化、工业互联网手段监测产品运行状态,为产品维护提供决策支撑。下一步我们海尔的领导有更详细的介绍。可以看到产业边界的模糊。

包括设计端也是,越来越多工业设计软件被利用,工业设计也脱离原来一个简单的图纸,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所以产业之间的模糊性。包括产业发展也需要生产性服务业,比如信息的一些咨询服务,知识产权保护,还有金融。制作业金融也是比较热的赛道,现在看到国家很重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是如何破解金融需要的信任,相互之间这种信任论证的话,可能需要我们区块链技术等等这些新的信息技术对这个产业的重塑。可以看到产业融合发展态势也是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高端融合发展态势都更需要高端人才,无论是设计的还是咨询的,还是商业服务金融的。所以我们认为这一块在成都发展也是有很大空间,成都的地理区位优势还是特别显著的。

给各位报告一下,我个人是学经济地理出身,我们对国家层面这种宏观的国土空间规划,这种城镇体系的架构等级,我们是有一些研究,成都在西部地区是我们重要的门户枢纽,不论是对我们的西藏,对我们的新疆等等,还是对西北,都有很多支撑作用。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创新人才要素集聚在成都,为发展现代都市产业都市工业提供了基础。也非常高兴,希望有机会能够为成都产业发展贡献我们赛迪的智慧力量。

谢谢大家。

下面就刚才各位演讲的内容进行深度探讨,很想先问一下王所一个问题,我们这个环节对于都市工业名称也有不同的认知和解释,想听你介绍一下你对都市工业的理解,同时也想请你说一下,因为都市工业每个人都会说纽约、新加坡、东京,包括中国香港香港。我们的都市工业和他们的差距大不大?

王昊:关于这个名称我个人这样觉得,就是不必太在意,背后更多是关注产业最新形态,就是在创新要素比较集聚的一些一线城市,尤其是对外无论是国内的其他的产业的一些城市辐射,还是对外的一些交流,这些城市有自己的能量级别之后,我们发展产业,发展工业需要一个新的形态,所以这个是我觉得都市工业都市产业最终要体现的,就是我们在整个产业链环节的核心把控能力。比如现在很多产业可能生产集中在一些工业园区,但是前端的一些设计制造,包括评测服务中试等等这些环节,其实都可以在我们这个都市工业都市产业这些楼宇经济里面完成。尤其是现在创新的竞争压力比较大,大家知道现在世界全球经济也是进入到一个相对增长比较低迷的状态,背后就是因为我们现在全球全社会都面临创新要素驱动,动力相对偏弱,因为上一轮科技革命红利,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像通讯、手机、电脑、显示屏这些创新要素的增长动能越来越发力,需要我们在人工智能、材料、生命科学领域寻找新的创新源头。这背后需要大量科创要素集聚,在一线创新城市有很好的空间载体去承载,为我们下一步创新提供很好的支撑。

成都有很好的腹地,周围的平原,包括城市周边的工业园区,可以为生产提供很好的支撑。但是生产和研发设计,包括都市,是密不可分。你生产环节有哪一些新的情况需要在设计端及时调整优化,这一块就需要我们在都市工业有很好的作为。这就是我理解的,我们不用太纠结于概念,最终还是要发展在产业环节有把控力的产业形态。

第二个问题就是国际上的对标,我八九年前跟北京市做一个课题的时候,北京也是面临这个问题,北京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之后面临很大制造业外迁压力,外迁之后新的产业有哪一些形态,哪一些模式可以替代,他也是当时要对标东京、纽约、新加坡国际上比较重点的创新枢纽。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像东京纽约新加坡确实也是在,像纽约这一块一直是一个金融为主体的,华尔街等等这些。但是现在美国也高度关注制造业回流,尤其是设计类的研发类的企业,因为产业跟金融密不可分,因为金融业最了解产业最新的动态,要去寻找这种最有价值的投资方向,所以这一块为它发展都市工业带来了一些便利条件。像其他的新加坡就不说了,毕竟地理区位优势特别显著,在马六甲区位上可以把控一些贸易往来的结算。可以看到新加坡都市工业发展比较好。

另外像中国香港,为什么香港大力提出要发展科技创新,因为香港在改革开放初的时候,为我们内陆提供很多创新的源泉,很多的广东企业技术设计等等平台都是来自于香港。但是香港在过去十多年二十年产业有一些空心化,带来一些问题,跟美国一样制造业外流以后,对国民经济的分配有两极分化现象,需要通过科技发展为更多的居民提供高收入的高附加值的就业岗位。这些城市是在经历后工业化之后重新认识到这种科技创新对整个城市竞争力,对高就业岗位的支撑作用,所以越来越多城市关注到,成都也是在这方面做得发展好。也非常希望下一步更好研究成都都市工业都市产业发展,为政府建言献策。

主持人:不要盲目上楼和建立一些工业叠加,而是找到最合适产业适配的资源整合的路径。非常感谢。其实还有很多问题要进行深入探讨,但是时间还有两分钟就到了。我想我们就今天的这个主题都市工业,请各位演讲嘉宾用一句话对未来的都市工业的前景给一个寄语。

王昊:我的感想就是都市工业是未来产业创新的最重要的载体空间形态,以都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产业创新,推动新型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