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发布对中国ESG发展的意义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4-04-17 10:09:12 

从市场层面来看,《指引》将提升A股市场整体的ESG意识,引导市场形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良好氛围。

4月12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以下合称ESG报告。ESG是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英文缩写)。与2月8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指引》主要有以下修订:

一是明确不同重要性议题的披露要求,界定了财务重要性的内涵,指出具备财务重要性的议题需按照“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四要素框架进行披露,以保持和国际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准则的衔接。同时,若上市公司认为《指引》设置的议题对其不具备双重实质性,应当进行解释说明。

二是完善具体披露要求和文字表述,整合优化部分议题章节,如将创新驱动和科学伦理单设一节,引入了“新质生产力”概念,以凸显中国特色,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将公司治理部分进一步明确为可持续发展相关公司治理,以便与年度报告公司治理章节衔接。新增利益相关方管理、尽职调查、灵活就业、普惠金融、碳排放权交易情况等披露要求,允许整合披露治理相关信息,增加数据追溯调整豁免情形等内容。

三是适当放宽部分披露要求,对于《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披露时间仅要求在4月30日前,不要求必须和年报同时发布,以缓解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年报与《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压力;对于部分难度较高的定量披露要求增加定性替代披露的缓释措施,适当缓解公司披露压力。

总的来说,《指引》在内容上与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汇聚了境内外披露制度和优秀实践,在理念上兼顾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和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的实质性原则,在框架上借鉴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四支柱框架;同时立足于我国资本市场实际,设置了乡村振兴、创新驱动等具体议题,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特色和优势。《指引》的发布具有以下重大意义:

首先,从行业层面来看,《指引》将从ESG信披、ESG评级、ESG投资三方面促进ESG生态体系的健康发展。近年来,A股公司ESG报告的披露率逐年上升,但由于国内ESG信披内容格式尚未统一,上市公司ESG信披的质量提升仍不明显,存在可比性、平衡性较差等诸多问题。虽然《指引》是部分强制,但它鼓励自愿披露,预计发布后将推动更多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同时推动ESG信披质量的提升。这也将对ESG评级行业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ESG评级机构参考《指引》完善评价指标体系,获取更加全面、更加可比的信息,从而提供更为准确、可靠和可比的ESG评级服务。此外,随着更多上市公司按照《指引》披露ESG信息,投资机构能够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相关数据,有助于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评估,从而提高投资决策的质量。投资机构也将有机会开发和推出更多ESG相关金融产品,如ESG指数、ESG基金、ESG债券和ESG理财等产品,满足市场对于可持续投资产品的需求。

其次,从企业层面看,《指引》将从估值水平、新质生产力、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对上市公司产生积极影响。《指引》的发布将提升上市公司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积极推进ESG工作。上市公司将在产品与服务中融入ESG要素,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增加销售收入;关心员工的福利和权益,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降低离职率;提高ESG评级,促进融资并降低融资成本,这均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积极作用,进而提升其估值水平。《指引》鼓励A股公司披露科技创新成果及其应用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信息,这将驱动其将科技创新纳入ESG核心议题,提高新质生产力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引》为我国上市公司ESG信披提供了一个与国际标准相兼容的本土化框架,简化了企业对多个市场ESG要求的适应过程,降低了复杂性和合规成本。通过提供高质量的ESG报告,A股公司能够有效地与关注可持续投资的全球投资者沟通,提高公司的市场评价和品牌价值,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最后,从市场层面来看,《指引》将提升A股市场整体的ESG意识,引导市场形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良好氛围。随着越来越多的A股公司遵循《指引》进行ESG信息披露,市场对ESG的关注逐渐提升。投资者也将更加重视ESG因素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并逐步将分析重点从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转向更全面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兼顾的评价体系。这将促使投资风格向可持续发展和责任投资转变,从而做出更加全面和长远的投资选择,对价值投资的形成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中国版ESG报告指引的发布是我国ESG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补全了全球主流资本市场可持续信息披露体系的一块重要拼图,对于提升我国在全球ESG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信心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作者系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研究员)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匡继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