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40年,中国拥抱世界

来源:《财经》杂志 2024-06-06 19:12:57

来源 | 财经杂志 作者 | 余乐

1984年的洛杉矶,中国健儿重登奥运会舞台,至今已整整40年。每一届奥运会都只有短短两周的时间,但它却像年轮一样,清晰地印刻在国家与个人的生命之中。

对于国家来说,这40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从开眼看世界时的懵懂,到不懈地拼搏与追赶,再到自信地屹立于潮头,中国在这一届届奥运会中的征程,恰如一部浓缩的史册。

对于个人来说,奥运会更是伴随着每一个人的成长。作为一个“80初”,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中国只得五枚金牌时的失落、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斩获15枚金牌时的喜悦……2001年7月13日,我和同学们聚在一起全程观看2008年奥运主办权的揭晓过程。当萨马兰奇念出“北京”的时候,几个20出头的小伙子一起跳了起来。那洋溢着青春热血的画面至今仍留在我的脑海中。

也正是那一年,中国加入WTO,拥抱全球市场,从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我们这一代人也迎来了时代赐予的机遇。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已进入外企工作,拿着远高于父辈年轻时的工资。也是在那一年,我第一次去国外“自助游”,目的地是柬埔寨的吴哥窟。当时国外的中国游客还很稀少,偶尔碰到都会激动地聊上半天。十几年后的今天,无论是在世界上多么遥远的角落,听到熟悉的乡音都不再是什么难事。

中外合作与交流的加深同样体现在奥运赛场上。刚刚加入奥运大家庭时,很多项目还处于“闭门造车”的阶段,训练虽刻苦,效果却并不理想。如今,洋帅的身影遍布各个运动队中,花样游泳等曾经的弱势项目迅速崛起;很多优秀运动员常年在国外训练比赛。苏炳添、谢震业在美国接受新的训练方法后成绩跃上新的台阶。

体育人才的跨国交流早已不是新鲜事。30年前,国人曾为小山智丽在亚运决赛中击败邓亚萍而久久不能释怀,也曾为李东华代表瑞士拿到奥运金牌而感到遗憾。如今,国人对“海外军团”的态度已很包容,知道他们无论代表哪国参赛,都同样展现着华人的才华与勤奋。有“走出去”,也有“请进来”:华天、谷爱凌、郑妮娜力等在国外长大的华人运动员选择回国效力,更有林孝埈这样的“非血缘归化”运动员身披五星红旗为中国摘取荣誉。

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人的观念也在悄悄变化。自中国在北京奥运首次登顶金牌榜后,国人对金牌不再那么敏感,能以更加成熟和坦然的心态面对赛场上的输赢,为各国运动精英的精彩表演、为人类挑战自身极限的精神而鼓掌助威。博尔特、菲尔普斯、羽生结弦等国际巨星在中国同样拥有大量的粉丝。

中国的开放与发展并不仅仅体现在赛场上。每一届奥运会,无论主办城市在哪里,我们都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奥运吉祥物、纪念品大多来自义乌;多种赛事指定器械和用具来自中国厂商;不少外国代表团的运动装备来自中国品牌;若干项目的电视转播画面出自央视团队……在每一个看得见或看不见的“赛场”上,“中国队”都在以日新月异的表现,为奥运会这个全人类共享的盛会作出贡献,赢得世界的掌声和赞许。

2024年巴黎奥运会再过一个多月就要开幕了,这是人类走出疫情阴霾后的第一届奥运会。疫情后的中国经济也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全球化浪潮。如果说改革开放最初的重点在“请进来”,那么这一轮的关键词则是“走出去”。品牌出海、产能出海、市场出海都是各行各业热议的话题。要想在别人的“主场”取得成功,就一定要更充分地加强交流与合作,理解世界、融入世界,为做大全世界的“蛋糕”作出贡献。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巴黎奥运会的口号“奥运更开放(Games Wide Open)”正是一个恰如其分的时代隐喻。

从6月中旬开始,《财经》将推出以《奥运40年,中国拥抱世界》为主题的系列报道,以超越赛事本身的视角,多维度地讨论与开放、发展相关联的奥运话题。我们会从经济和商业的角度,讨论奥运主办城市和赞助品牌的得失;从科技和产业的角度,讲述奥运赛场内外的企业故事;更有多位奥运冠军及各界重量级人物的系列专访,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诠释对奥运精神的理解。

这一系列报道将从下周起在《财经》旗下的多个新媒体端口陆续发布,直至8月11日奥运会闭幕,还将出现在8月5日出版的《财经》纸质杂志奥运专刊中。让我们一起期待7月的巴黎,期待塞纳河畔的一个个精彩瞬间融入我们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