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聚焦重大项目建设谋划 着力稳投资促增长

来源:证券日报 2024-06-07 14:01:46

本报记者 张芗逸

近段时间以来,多地以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及建设为抓手,着力扩大投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在我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以下简称“两重”建设)的背景下,多地以召开专题会议的形式,推进重大项目谋划储备。

“重大项目通常与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紧密衔接,投资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可有效吸纳投资、扩大内需,对调结构、稳投资、促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及谋划,各地能有效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目前,各地正积极推进现有重大项目建设,有力拉动投资增长。

6月3日至5日,山东省委、省政府举行全省重点项目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据悉,今年前4个月,山东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11681个,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6个百分点。

5月30日,兰州市举行2024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0个,总投资2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3亿元。今年1月份至4月份,兰州全市57个省列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7.8亿元,150个市列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8.8亿元,实现重大项目建设良好开局。

“今年1月份至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高于去年全年4.6%的增长水平,除了外需回暖外,年初以来国内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发力,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长水平,是重要拉动因素之一。”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为更好推进重大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各地采取了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优化重大项目审批流程、强化要素保障等多种方式。

在资金投入方面,5月24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组织召开2024年“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加强“政银企”协同联动,做好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融资保障工作。

在要素保障及优化审批流程方面,杭州市以成立重大项目用地报批攻坚专班的形式,加速重大项目用地审批,强化重大项目用地服务保障工作。

田惠敏表示,通过建立清单制度,对重大项目进行梳理,优化审批流程和实施先行用地政策,同时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社会资本引入等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可以有效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推进“两重”项目谋划实施

从今年开始,我国将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两重”建设。目前,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完成两期发行,共发行800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前期开展工作基础上,已梳理出一批符合“两重”建设要求、可立即下达投资的重大项目,待国债资金到位后即可加快建设。

李超进一步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项目筛选和计划下达,组织各地方和有关中央单位按照要求报送项目,会同行业管理部门做好项目筛选。

近日,包括湖北、四川、吉林、青海在内的多地召开“两重”项目相关专题会议,抢抓国家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机遇,更大力度推进“两重”项目谋划实施。

例如,湖北省于6月5日召开“两重”项目谋划推进会。会议强调,要抓紧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高质量项目。

王青表示,接下来,各地可以强化项目储备,做好可行性研究等前期论证,同时协调加大用地、环评等要素保障,为加快审批流程打好基础,进而有效缓解“钱等项目”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