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行业分红榜出炉

来源:《财经》杂志 2024-06-10 19:34:22

作者 | 赵天宇 编辑 |王小

在当下追求企业经营前景“确定性”、高分红的气氛里,中药行业研发投入低、底盘稳,反而形成了某种优势

2024年6月,A股市场已进入了“分红实施季”。发完2023年年报后,各上市公司的配套分红方案随之陆续实施。

分红,在今年受到监管层政策的助推。

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又时隔10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因此被称为新“国九条”。

新“国九条”中明确提出,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华创证券认为,“引导督促上市公司分红”,将成为投资者接下来重点关注的投资线索。

财经·大健康据公开资料统计,在医药健康行业,2023年年度分红没有公司能够达到百亿元,最高的是在70亿元规模;分红超过10亿元的共有17家,占“10分红俱乐部”274家公司的6.2%。

高分红集中在头部企业

在医药健康行业,有能力拿出大额资金进行分红的企业,均为各细分领域业绩占优的大公司。

医药健康行业中,分红最高的企业是迈瑞医疗,分红金额70.32亿元。这也是该行业市值最高、2023年净利润最高的上市公司。

迈瑞医疗从事医疗器械行业,主营产品包括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以及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等器械。

2023年,迈瑞医疗营收349.32亿元,净利润115.82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5.04%、20.56%。自2018年上市以来,迈瑞医疗的净利润已连续六年维持20%以上的增速。

年度分红规模排在第二的是云南白药,分红37.06亿元。

尽管2023年以来云南白药人事变动频繁,从2023年3月6日至今,已经有七名高层辞职,涉及董事长、高级副总裁、首席人力资源官、首席运营官等职务,但这尚未传导至经营业绩层面。

从盈利水平来看,云南白药是2023年净利润最高的中药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显示,云南白药营业收入391.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19%;净利润40.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41%。

分红策略,亦是一以贯之的。从1993年作为云南第一股上市,登陆资本市场30年来,云南白药年年分红,截至2022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超过207亿元。

以疫苗为主业的智飞生物,作为该领域头部公司,实现了连续13年的现金分红,加上2023年利润分配预案中的现金分红19.15亿元,上市以来,该公司累计现金分红将达到68.39亿元。

头部公司的分红规模也在扩大。兼营制药、商业与医美的华东医药,其董事长吕梁在2023年年报的致股东信中写道,这是首次将年度分红大幅提高到10亿元,还将计划中期分红。

哪个细分行业分红最高?

在医药健康行业,目前共501家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有分红计划的公司有372家,占总数的七成。

从细分领域看,中药行业的分红最为慷慨。

中药行业不但现金分红总额最高,而且分红的平均值,也大幅超过了化学制药、器械、生物制品、商业、医疗服务行业以及医美。

有关上市公司分红情况,还有一项重要指标,即股息率。这被视为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标尺之一。

股息率,是每股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某种程度上,股息率可以成为投资理财的一个参考指标,比如,如果以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的银行理财为参考,那么,有17家医药健康领域的上市公司股息率能跑赢银行理财,占该领域上市公司总数的3.4%。

这意味着,当下95%以上的医药健康公司股息率未能跑赢银行理财。整体看,仍有一些公司具备较高的股息率。

在医药健康领域,前20家高股息率公司中,中药企业就有十家,占了一半。

这些高股息率的中药公司,均有自己稳定的拳头产品。比如,ST九芝(公司名“九芝堂”)的六味地黄丸,属于传统中药产品,其所在的非处方药(OTC)板块,在2023年为该公司贡献了一半的营收。

特一药业的核心产品是止咳宝片,据该公司披露产品秘方入选岭南中药文化保护遗产,在2023年销量突破10亿片。江中药业的健胃消食片,也同样是非处方药。

云南白药的白药系列核心产品,毛利率达到70.6%。其中,云南白药气雾剂2023年销售收入超过17亿元,同比增长15.27%;云南白药膏销售收入也超过了9亿元。这两款产品既是非处方药,同时是国家保密方。

非处方药,不需要医生开处方就能直接购买,主要的销售渠道是零售药店、个体诊所,以及互联网电商平台。

尽管中成药的集中带量采购已经全面铺开,中选的中成药品种价格均大幅度下降,比如2023年6月21日沃华医药的心可舒片/胶囊中选,销售价格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公司坦言业绩承受了一定压力,但是,非处方药至今所受的集采影响仍然较小。

从毛利率看,非处方药也较高。比如江中药业,2023年非处方药的毛利率为71.7%,处方药的毛利率则为63.21%。该公司表示,处方药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中标第九批集采后在医院规模可能下降,对销售带来一定影响。

在当下看重企业经营前景“确定性”的气氛里,中药似乎成为最具确定性的行业,底盘更稳。

业绩表现好,支撑起了慷慨分红的底气。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3年中药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了6.12%、33.18%。

财经·大健康据公开资料统计,上市公司数量较多的化学制药、医疗器械行业,在2023年均出现了整体营收、净利润较上年同步下滑的趋势。这让中药行业的业绩增长显得更为难得。

在首创证券看来,中药公司核心品种受益于老龄化,同时,由于独家品种在集采中具有一定议价能力,价格降幅有限。

一位关注医药行业的二级市场分析师认为,中药行业的高分红,原因就在于“研发费用低,且现金流好。”

考虑到中药行业通常无需长期进行较高强度资本开支和研发投入,企业自由现金流稳定性好,首创证券因此认为,该行业的高分红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不分红的企业也不一定被ST

有约三成的医药健康上市公司,决定不分红,共129家。其中,多数企业是因2023年亏损,共95家,占到七成。

新“国九条”提到,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等。

不过,4月16日,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表示,新“国九条”有关分红规则设置的条件,充分考虑了科创板和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大,部分企业仍处行业发展早期的特点。

确实有一部分企业,仍处于研发投入的阶段,利薄,或未盈利。比如在科创板,骨科手术机器人公司天智航2023年年报披露,因为该年度未能实现盈利,预计短期内无法现金分红。

对于研发强度大,即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15%以上,或研发投入大,即三年累计在3亿元以上的企业,即使分红未标的,也不会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

而且,分红不达标实施ST,主要着眼于提升上市公司分红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重点针对有能力分红、但长期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

郭瑞明解释说,ST并不是退市风险警示(*ST),主要是为了提示投资者关注公司的风险。上市公司如仅因此原因被ST,并不会导致退市;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撤销ST。

上述规则的调整预计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届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对应的就是2022年度至2024年度。

A股上市公司整体的分红情况在近年来正在改善,金额、频次有所增长。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2日,已有3859家上市公司公布或实施2023年现金分红方案,占全部盈利公司的92%,100余家公司上市以来首次现金分红。

从金额上看,合计现金分红金额达2.24万亿元,比上年有小幅增长,平均每家公司分红5.8亿元。

从分红频率来看,254家公司披露了2023年季度、半年度分红方案,数量比上年有显著增长。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认为,现金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持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