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华为,赛力斯还能在市值巅峰站多久

来源:《财经》杂志 2024-07-04 20:43:40

来源 | 《财经》杂志 作者 | 邓雨洁 编辑 | 王静仪   

从重庆小县城起家的赛力斯,和华为深度绑定后,如今成为市值靠前的造车新势力,但故事才刚刚开始,变数仍多

谁是中国市值最高的造车新势力企业?

这个问题的答案曾经多次更迭,赛力斯(601127.SH)最近正在冲击第一。

6月18日,赛力斯第一次登顶,当天收盘的市值达到1515.07亿元,超过理想汽车151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375亿元)。

接下来一周,赛力斯都维持住了第一的位置,并且与第二名的市值差距持续扩大。但由于股价波动,6月25日开始,赛力斯的市值略有回落,当日股价收于85.71元,新势力市值第一股的名号回到了理想。

不论是否是第一,不可否认的是,赛力斯已经进入造车新势力的市值第一梯队。

1986年,当张兴海在重庆县城开起一家零部件厂时,可能没有想到,38年后,它能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黑马脱颖而出。

赛力斯的发家史一波三折,从凤凰电器弹簧厂卖摩托车零件,转向进军汽车行业。在2016年破釜沉舟押注新能源赛道,又在最恰当的时间先后遇见东风集团和华为两家巨头,与之合作,吃到了新能源汽车的时代红利。

2021年华为和赛力斯合作推出的问界AITO问世,陆续推出问界M5、M7、M9三款SUV车型,早期销量有过波折,但近半年持续走高,2024年5月的单月交付达到创纪录的32226辆。

销量带动下,赛力斯在2024年一季度也首次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45亿元,市值同步飙升。

除了问界,赛力斯也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新能源品牌,比如蓝电和瑞驰。但在赛力斯的汽车销量中,超过90%都由问界贡献。

问题随之而来:如果离开了华为,赛力斯还会是市值第一的新势力吗?

市值飙升,靠销量也靠华为

赛力斯市值飙升,直接得益于问界销量提升。

从2023年四季度起,问界销量开始迅速增加。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问界销量从6708辆升至32226辆,增长380.4%。

销量提升与问界车型推出紧密有关。2023年9月起,问界新M7、新M7后驱智驾版、新M7 Ultra、新M5和M9接连上市,配置和智驾能力也不断提升。以M9为例,搭载华为高阶智驾、途灵底盘、玄武车身、宁德时代4C麒麟电池等。

尤其在2024年5月,问界系列销量破新高,M5、M7、M9销量表现亮眼,分别为5583辆、10181辆和16462辆。除了M9于2024年2月开始交付,2024年4月和5月问界分别发布了新M5和新M7后驱智驾版。

由于问界最初通过华为门店展出,加之华为又提供问界智驾主要卖点,大多消费者将问界和华为绑定在一起,但实际上,问界汽车由华为和赛力斯双方合作推出。

从分工来看,赛力斯负责整车产品的研发、智造、交付服务等整个生命周期用车体验,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开发和渠道销售;华为高度赋能,与赛力斯进行联合质量控制和联合营销。

赛力斯产品结构中,问界占大头。据赛力斯2024年5月产销快报显示,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4130辆,其中赛力斯汽车(问界)有32202辆,占94.3%。

除了问界,赛力斯自身还有四个真正属于智能电动车的品牌,包括在国内销售的蓝电和瑞驰,以及国外销售的SERES和DFSK,但都还未打出自己的影响力。

以蓝电为例,2024年5月蓝电品牌销量仅1705辆,在过去一年内,蓝电月销量最高不超过5500辆。

当问界销量起飞时,赛力斯的市值也乘着华为“遥遥领先”的东风登顶。

销量直接带动营收和净利润增长,这体现在业绩上,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358.42亿元,同比增长5.09%,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0亿元。

近四年的净利润亏损后,赛力斯在2024年一季度首次迎来盈利,营业收入265.61亿元,同比增长421.76%,归母净利润达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45亿元。

赛力斯方面向《财经》透露,一季度公司单车毛利率也不断提升,已经超过理想20.6%,达到21.5%。

至于股价,已经从2020年10月的9元左右,最高涨到了今年3月的106元。

和巨头合作,赛力斯不是第一次

和大佬合作,赛力斯并不是第一次,过去是东风小康,如今是问界。

赛力斯最初是一家小零部件厂,1986年,张兴海在重庆沙坪坝区巴县成立了凤凰电器弹簧厂,主营摩托车及减震器,资产不足30万元。

从摩托车及零部件正式转向汽车是2003年。发展壮大的弹簧厂更名为渝安集团,正遇上东风集团重新选择合作伙伴,于是双方合资成立“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主营微型客货两用车,是当时央企和民企融合的典型案例。

后来渝安集团更名为重庆小康,合资车企变成了东风小康,主要生产微型客货两用车。2005年第一辆东风小康上市,到2009年,东风小康年产销已经达到20万辆,成为中国微车行业前三强,市场占有率超过10%。

2016年,小康股份成功登陆上交所,股票代码601127。同一年,小康开始全面转型新能源,开启它的第三次创业,并且选择留洋镀金,在美国硅谷成立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做研发。《财经》了解到,在美国期间,赛力斯团队买下美国悍马工厂,挖了不少特斯拉的技术人员共同开发核心三电技术。

但除了依附东风打造的东风小康、东风风光等车型为人所知,小康股份自身依然是一个“小透明”。2017年至2020年,小康股份营业收入持续下滑,净利润也从11.01亿元迅速跌至-22.34亿元。

承压的小康股份创始人张兴海急寻脱困方式,余承东来了。

此时的华为,正遭受包括美国在内多个国家的芯片制裁,手机销量也不断下滑,转型汽车又难有厂商愿意合作。车企们害怕既失去了主导权,又被扣上“出卖灵魂”的帽子。

赛力斯虽然早已布局新能源领域,但一直默默无闻,加之小康股份营收持续下滑,2017年至2020年净利润从11.01亿元迅速跌至-22.34亿元。选择与华为合作是想为自身新能源转型按下加速键,也是一条曾经走过并且成功的路。

2021年4月,在重庆市政府的见证下,小康和华为签署了有关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合作协议。

2022年,问界M5、问界M7、M5纯电版三款新能源汽车先后上市并交付,这一年,AITO问界系列全年销量超过7.5万辆,成为国内增长最快的新能源品牌之一。

这仅仅是开始。2023年全年,问界销量为10.4万辆。也是在这一年,小康将上市名称“小康股份”简称变为“赛力斯”,股票代码不变,公司名称也相应改为“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是华为代工厂吗?

和华为合作以来,赛力斯不断被质疑成为华为的“代工厂”。对此,余承东否认称:“实际上双方是联合研发。”

赛力斯也在多种场合强调,自己不是代工厂,也不做代工厂,每卖出一辆车,收入归赛力斯所有,华为提取相应的服务费。

赛力斯在过去和华为合作的几年时间内,研发投入不断增加,2021年至2023年,从19.49亿元提升至44.38亿元。

44亿元的研发投入,相较于其他新势力来说并不算多。2023年,蔚来研发投入134.31亿元,理想投入105.86亿元,小鹏52.77亿元。

赛力斯研发了什么?成果主要体现在“一台三厂”,一个业里唯一能兼容三种动力形式的魔方平台,和三座生产问界三款车型的智慧工厂。

据赛力斯官方介绍,魔方平台是行业里唯一能够兼容三种动力形式的平台,包括超增、纯电、超混——作为对比,现有理想汽车LEEA架构支持超增、纯电,吉利和沃尔沃SEA浩瀚平台仅支持纯电。在车型兼容性方面,魔方平台支持从B级到D级的车型,覆盖轿车、SUV和MPV多个类别。

赛力斯拥有的三座智慧工厂均位于重庆,分别是生产问界M5的两江工厂、生产M7的凤凰工厂以及生产M9的两江新工厂。其中,超级工厂拥有锁模力9000T的一体化压铸技术,可以将高度集成零件,减少焊接点,提高车辆的刚度、强度和安全性等。

目前来看,赛力斯自研技术集中在平台和工厂生产方面。《财经》了解到,问界销量登顶后,赛力斯还希望打出自己的科技和豪华牌

研发费用持续上升的同时,销售费用也在增加。2021年至2023年,赛力斯的销售费用从12.8亿元迅速增至54.65亿元,费率已经高达15.25%。

对于占比较高的销售费率,赛力斯曾在财报中进行说明,2022年中报:“主要系高端新能源汽车广宣费用、销售服务费等增加所致”,2022年报:“通过与合作伙伴的深度战略合作,公司以行业水平的销售费用率,获得极为优质的线上线下渠道、广宣等全面销售资源”。

赛力斯试图在这场合作中乘风而起,现在市值和毛利率都达到目的,接下来是如何保持的问题。一方面是要向海外布局,另一方面是打造自己的品牌。

2023年报中,赛力斯对销售费用变动的说明增加了“海外市场推广投入”一项。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中,赛力斯称问界已经进入欧洲、中东、美洲、非洲全球多个国家,完成海外市场初期布局;公司累计出口汽车超50万辆。

2023年3月,赛力斯推出全新新能源汽车品牌——蓝电,首款车型蓝电E5搭载比亚迪弗迪动力系统和HUAWEI Hicar3.0,售价为9.98万元至11.98万元。

不过,蓝电目前的销量依然难以与问界相提并论,2024年5月蓝电品牌销量仅1705辆,在过去一年内,蓝电月销量最高不超过5500辆。

如果离开了华为,赛力斯还会是市值第一的新势力吗?

外界总是这么怀疑,赛力斯自己肯定也会焦虑。但问题的关键是,一切没有如果——赛力斯已经和华为深度绑定和融合,在肉眼可见的未来,这个绑定只会继续加深。

因此,相比反复追问怀疑,做好眼下的交付、做好接下来的每一款车,是赛力斯现阶段唯一重要的事。

邓雨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