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民生银行
2015年1月26号 第3期
封面文章
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马丁·费尔德斯坦提出了一套旨在刺激需求的政策,包括增加投资税收抵免、向投资较少的企业转移税收负担。费尔德斯坦的想法有望获得成功,而且参考大萧条的经验,上述理念绝对值得试行

作者:布拉德福特·德隆
财经论衡

中国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依旧存在,对于民营和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难、库存大、成本高”给企业运营提出了很大挑战

作者:李伟
时事报道

对美国页岩业者而言,减产不仅无法避免,黄金时代似乎也过去了。很多中小企业过分依赖蜂拥而至的投资,而在经过这次价格大战后,受到惊吓的投资人和银行对页岩业将不会再如以前一般随意融资

作者:《财经》记者 蔡婷贻
资本与金融

由于几乎没有融券方,当市场巨幅下跌时,融资盘就会抛出股票进行平仓或止损,加上市场的恐慌效应,此时市场接盘方稀少,加剧了下跌

作者:《财经》记者 李勇

人民币加入SDR意味着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得到了官方认可,IMF所有成员国的央行将通过持有SDR,自动获得人民币敞口,相当于有了国际机构的背书

作者:李建军 宗良
稀享者

关切政治、参与社会、注重文化的知识分子,必须要有人文关怀,能够在公共领域内对政策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负责任地参与社会文化、代表社会良知

作者:庞溟
经济全局

中国经济通缩风险突然加大,传统引擎活力不再,决策层缘何审慎出招,并另辟蹊径

作者:《财经》记者 杨中旭

中国将不再像过去20多年那样,通过优惠政策的“胡萝卜”制造资金洼地,而是通过放松管制激发外资活力

作者:《财经》记者 王延春

欧版QE为欧元区注入流动性,也提振了全球市场情绪,但对全球各央行货币政策的分化和挑战也不容忽视

作者:刘英
公共政策

公务员工资改革虽然已经走出第一步,但接下来还有很多难题需要研究,包括进一步推动多层次的配套改革

作者:苏海南

践行20多年后,单纯的NGO金融扶贫模式已然式微,中国公益小贷正面临转型这道坎

作者:《财经》记者 杨晓红
环境与科技

国家级奖项受到质疑,本应在学术界做正常的公议。然而,相关部门应对失据,一场学术风波由此发酵

作者:《财经》记者 王莉萍 贺涛

中国的杂交水稻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绝对优势,远远超过了先锋、拜耳、孟山都等种业巨头。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中国的优质稻种走出国门

作者:袁隆平
公司与产业

脱胎于制造业,发展于互联网时代,以稳健著称的君联资本还需要更多的成功投资案例提升影响力

作者:《财经》记者 陈庆春

电影《碟中谍》中,3D打印可以迅速复制“人皮面具”,这并不代表该技术的发展方向。真正大有作为的,是高端装备制造,但前提是解决成本、质量和稳定性问题

作者:《财经》记者 朱玥

搜房大转型,切入交易环节;乐居守旧业,做大信息平台。但发力移动端,是二者的共同选择

作者:《财经》记者 胡雯

靠个案严惩仅能治标,要想治本,必须果断对国企去行政化,从制度上切断国企高管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的通道

作者:《财经》记者 施智梁
市场与法治

从江苏省交通厅起步后,在姑苏,再锡城,直至金陵,主政期间,杨卫泽以城市建设而著称,但亦因在拆迁方面的问题为当地一些百姓诟病

作者:《财经》记者 张玉学 实习生 宋佳

涉案财物处置乱象能否借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处置信息公开机制等改革举措而止,有待践行。而破解源头指向的政法财政保障体制之弊,也还需时日

作者:《财经》记者 王丽娜

中央巡视组向河北省反馈巡视情况时,着重点出了土地城建和干部选任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财经》实习记者 邬川
财经数评

展望2015年,建议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狠抓改革攻坚;关注经济风险发生发展趋势,强化风险防控;积极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突出创新驱动,促进经济结构全面转型升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作者:赵军利
理性投资

对谦逊和宽容的需要比以往更迫切,因为过去的熟悉路径无法有效引导不确定的未来

作者:沈联涛
投行视线

中国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是,能否通过“一带一路”逐渐扩大利用人民币进行向外投资,从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作者:乔虹
荐书

书摘

作者: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美企与近代中国

清末民初中国与国际的接轨,在许多方面都通过中美实业界的牵线所完成,不惟公共工程,在引进新技术、新观念和新管理方式等方面,实业界的贡献功不可没,例如棉纺新技术、美国人泰勒的科学化管理方式、新式银行的经营和电器标准化等等重大革新,甚至培育专业人才的主张,都深为实业界所关注

作者:吴翎君
哈佛笔记

从美国Yazoo土地案的处理方式及其演变来看,以法治制约腐败也留下一些待解的难题

作者:刘守英
随笔

像布莱希特一样,科胡特喜欢改编其他作家的题材,按他的话说,他的创作是在给两个维度的原作加上第三个维度

作者:景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