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号 第21期
封面文章 Cover Story

短期内,药监新政将给国内药企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私人资本难带动创新,临床试验水平如不能提升,也会拖慢创新药的研发

作者: 孙爱民

提升医疗机构的临床试验热情与水平,需要落地鼓励政策。不然,会继续拖慢创新药的研发。

作者:孙爱民

社评 Editorial

作者:苏琦
财经速览 Digest

无论在日本还是中国,未经详细评估,盲目引进、盲目覆盖都会对医疗保险体系的可持续性造成冲击

作者:张兴 陆英哲
观察 Observer

面对地区落差和利益固化这两座大山,政策落地难度不小。各级政府应继续保留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补贴,且补贴规模应随人口老龄化稳步增长;同时,借助中央调剂制度,将各省上解资金改为税费率直接征缴,从而建立社会养老金制度。

作者:张盈华

降低个人医疗支出、裁撤部分社区卫生中心与村卫生室、提升低级别医院的质量,有助于改变“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作者:李侠 孙丹阳 缪秋民

如何实现真正的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的带量采购,合理协调医院和药企的利益格局,保障药品的供应和质量、防范短缺,同时推动医改,是决策者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作者:陈昊
互联网医疗 Internet Medicine

网络处方药经营的监管政策,应顺应行业“互联网+”发展趋势,有条件地放开,做好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工作。

作者:王岳

表面上,医疗大数据玩家们需要在数据安全、患者隐私、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寻找平衡;根本上,这是数据相关方的利益之战

作者:张利
民生 Livelihood

不出意外,鸿茅药酒会东山再起;“神药”盛行和“神医”盛行的土壤是一样的,中国的受众吃这一套。

作者:贺涛

从严监管的核心,在于督促药企建立对自身质量负责的态度和意识。不过,违规成本不高、行业格局未改时,乱象难止,且保障药品生产质量的主体是谁,仍未清晰。

作者:赵天宇

各地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细则相继问世,政策的改革能否真正提升民办医疗机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作者:邓勇
特别报道 Special Reports

她们已错过最佳生育年龄,在求子的路上,备受生理、心理的煎熬,有时还不得不踩在法律的“灰线”上。

作者:辛颖 王丽娜

​妇产医院良性竞争的加剧,将带给产妇们性价比更高的选择机会。

作者:辛颖
药政 Medicines Policy

药房托管没能撑得起医药分开大旗,逐渐演化出暗地里的以药养医。若不能打破公立医院的行政垄断,服务模式如何转变,都难切断“医”“药”之间的利益输送。

作者:辛颖 张利

这三年的药政改革主要集中在药品临床试验和注册上市的监管方面,在保持政策延续性的同时,应当进一步扩展到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方面的全生命周期监管。

作者:贺涛 赵天宇

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应以将有价值的新药及时地纳入医药目录,并且实现药品可及为核心

作者:徐伟 高楠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分类采购、省级招标、地市级联合二次议价的格局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市场结构没有变化,卫生和医保两大主管部门不会轻易易辙,而且重建一个新的价格形成机制也需要时间探索

作者:黄勤
科技 Technology

影响CAR-T治疗效果的原因诸多,即便是基础的临床试验和细胞制备标准都尚不明晰,这导致很难衡量各机构的真实水平

作者:辛颖

学术调查主要应该是对实验记录真实性和论文报告的实验结果真实性进行认定;动机,不应该是学术调查工作的内容

作者:贺涛
法治 Law

药监系统爆出的多起贪腐案件,都与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注册、监管相关,这些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易被企业所“围猎”,引发违纪违法问题

作者:贺涛

医疗保险立法滞后、层次过低的现象,既与医疗保险制度在中国的重要地位不相称,又不足以保障医疗保险制度的规范运行。

作者:卓永清

​改革进程中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鼓励类的措施难以落实,限制类的措施却很容易落地。

作者:顾严
投资与创业 Investment and Start-up

贸易保护主义与中美贸易摩擦会给中国与某些区域的并购交易带来短期负面影响,但对中长期以及全球范围来说影响有限

作者:王海明

资管新政下,银行理财将要抢夺公募基金的市场份额;信托、券商资管及基金子公司通道业务规模下降;私募证券类基金与银行理财合作受限……资管行业的转型真正开始

作者:潘东 滕飞
文化 Culture

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将帮助患者用自身的数据和优化的临床循证、经济学实证,更为理性、科学地代表自身利益说话。

作者: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