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学何往
2014年10月27号 第30期
封面专题

现代国家文化一定是多元的。文化选择权属于公民个人。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下,各种文化才能共生并育。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也须臾离不开自由问难和辩驳。任何国家的文化只有在自由交流的情况下,才能扬长补短,避免僵化

作者:袁伟时/文

真正的儒者更需持守现代立场,牢固自由价值,锐意推进儒家义理的现代创造性转化,做现代中国政治大转型的正面推动者,而不是权力政治的附庸者

作者:高全喜/文
观念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落脚点是对个人及其行为的分析。奥地利经济学还是一门有关个人基本权利的经济学,坚信政府对于市场过程的干预将会导致非意图的不良后果

作者:冯兴元
核心议题

相对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涉及面广;二是情况复杂;三是认识不统一

作者:张红宇 王刚
策论

经济运行正在向以深化调整为特征的第三阶段过渡。预计未来两三年可大体完成调整并迎来新一轮自主景气增长

作者:卢锋

化解地方债危机,仅有治标之策还不够,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那些导致地方债蔓延的原因,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和化解地方债的暂时性和永久性危机。这就需要对准一些机制问题进行突破和改革

作者:尹中卿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实施金融改革和开放,但实体经济结构调整步骤必须与之协调

作者:徐奇渊
财经人物

放下荣观,重获年青,是谓进化

作者:《财经》特约记者 王丰
观察家

在台湾,大学不容易找到主管,因为大家把教学研究当做最主要的事情,当主管对教学研究一定会有影响。但是校长是有历史地位的,值得做出牺牲。研究也要做,否则等校长下来,学术也就全完了,非退休不可

作者:《财经》记者 马国川
现场

这是香港几个深层次矛盾的交集和总爆发,迫使香港社会必须面对当今和未来的严峻挑战

作者:张信刚
圆桌

理顺教育领域里政府、社会与学校的关系,促使三者各司其职,既是教育改革的难点,也是教育改革最重要的“突破口”

教育改革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努力。但是由中央负责九年国民义务教育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必要的前提之一

中国教育的方向和出路,还是通过不断改革破除“计划教育”传统,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教育制度体系

中国教育改革很多时候是在用错误的方法去解决虚假的问题。现在最需要的是把问题搞清楚,厘清问题,进而再寻求解决之道,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

特别报道

中国如果能完全依靠国际市场满足需求,自产的棉花是否要减少?如果这么大的棉纺产业还要维持一定的自给率,又应采取什么措施?

作者:《财经》记者 焦建

补贴代价不断升高,农民得到的好处不断减少,托市政策的负面作用已接近甚至超过正面作用,政策调整节点已然来到

作者:程国强

中国的城市化及工业化发展已达到日韩的相近阶段,同为地少人多的国家,遇到的问题也极其相似。在新时期下农产品价格改革要早作通盘考虑,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积极应对变化的局势

作者:《财经》记者 焦建
深度调查

刺桐大桥的建设,实现了以较小量国有资金引导较大量民营企业资金投资于原认为只能由政府兴办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以内地民营资本为主的BOT投资模式的国内首例,其探索的模式为长期受困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提供了镜鉴

趋势

互保联保贷款与互联网金融,都有“互联”二字,但前者是由传统社会的人情网络建构的担保链条,后者是由信息经济的电商、社交网络派生的金融平台,两者之间的演变路径,勾勒出从工业时代金融向服务业时代金融的改革方向

作者:卓贤

中国要升级到价值链的高价值环节,需要加大无形资产对有形资产的投资比率,自主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体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无不与无形资产紧密相关

作者:郝晓晖
实务

在中国这样弱有效的新兴市场中,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战术资产配置做适当的时机选择,能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

作者:武建力

在中国金融丛林中,从来就不缺巨无霸的机构,多一棵大树少一棵大树无关紧要。“给世界带来微小而美好的改变”,远比去撼动什么大树来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作者:董希淼
天下

朝鲜已经有了14个贸易区,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公平的进行贸易。仿佛30多年前在中国广州出现的景象

作者:吉姆·罗杰斯
人文

中国的超低税率,造成了清末“两头穷、中间富”——朝廷和佃农超穷、地主超富——的罕见格局。国家成为超穷政府、无地农民穷得叮当响成为超穷民众。政府拿什么钱扩军备战、又怎么可能打赢甲午战争?

作者:郝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