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邓小平最大的遗产

2014-08-25 11:49:48

  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各界关于其生平思想的爬梳日渐升温。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海内外所瞩目。

  一切历史的“取舍”与“剪裁”都是由当下的需求所界定,因此对邓小平的理论遗产的解读,因为人们关注点的不同而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一切伟大的历史人物在其思想理论和政策阐述中,都必然涉及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方方面面,因此各种解读也就都有其相对的依据与合理性。

  不过,一切伟大的行动主义的历史人物都不追求繁文缛节的理论体系,而倾向于通过直抓本质、直指人心的“标语口号”来进行思想动员、形成共识和推进政策执行。时至今日,人们不假思索能够想到的与邓小平有关的“理论”,还更多是“发展是硬道理”、“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等等这些质朴而又充满哲理的“口号”。

  这些至今深入人心的话语充分表明,发展是邓小平时代最鲜明的特色,也是邓小平留给后人最大的思想和政治遗产。

  邓小平提倡不争论,是不愿意让意识形态之争造成的观念之障阻碍了发展,他所说的中国的问题主要是防“左”,也不是意识形态意义上的“防”,而更多是表达对于左派只打棍子不做事的厌弃。但这绝不意味着他不看重意识形态,而是在他看来,发展乃第一要务,也即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事实上,正是在若干重大历史关口对于发展问题的回应,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特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是被倒逼出来的。上世纪70年代末,当京城里的理论家还在汲汲于“两个凡是”的时候,无论是返城知青为争取安置就业发动的游行示威,还是数十万人逃港事件,抑或是安徽农民冒死“私分承包”集体土地,已经以“用脚投票”的方式,几乎将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权威消解殆尽。正是邓小平等人通过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支持,破除了禁锢人们头脑的理论枷锁,从而使过时的意识形态不再束缚现实中的人们对于自身发展权的践行。

  千千万万个置身于发展并从发展中获益的普通民众对执政党的拥戴之情,通过建国35周年游行队伍中自发出现的“小平您好!”的标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亦成为刻画在人们脑海中关于那个火热年代最好的诠释。

  此后,面对“八九风波”后左倾思想的回潮,邓小平更是通过“南巡讲话”将“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观念提升到衡量一切政策“合法性”的高度。

  “南巡讲话”催生的沿海地区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工业化高潮,为十年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并迎接入世红利,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和制度基础。对比中国和印度30多年来的发展,其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的发展令数亿普通民众得以进入市场,得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发展,进而成为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推手。

  在整个邓小平时代,可以说发展是最大的思想共识。此后无论是“三个代表”,还是“科学发展观”,都是对以发展为主线的邓小平理论的再丰富。

  时至今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积累了诸多的问题,发展本身也面临环境资源等诸多限制。但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发展的问题,依然是发展不足,而不是发展过度的问题。发展的代价和增长的极限,要求我们反思发展的模式,但这一切都要在继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

  养民不若富民。今日中国的种种问题更多不是福利不足,而是发展权的不均衡。“重庆模式”的要害尚不在“唱红打黑”,而是试图通过没收私产和透支未来发展来满足老百姓一时的民粹主义式公平需求。避免拉美化陷阱和民粹主义的最有力武器就是发展权均等化基础上可持续的发展。由此,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应更多围绕有利于促进平等发展权的、跟人力资源相关的产品,如教育、医疗等。

  民众的发展意愿是改革开放最强大的可持续动力,市场从来不是抽象和虚幻的,是由千千万万个积极主动践行自己发展权的普通民众构成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很多发展都不是人为规划的结果,而是获得了发展权的民众创造力迸发的结果。比如生产承包责任制一开始主要是为了解决生存权的问题,但亿万民众一旦有了支配自己剩余产品和自身劳动力进入市场的权利,计划经济体制的坍塌便揭开了序幕。

  创新型社会也只能靠他们来实现,而不是靠政府的产业规划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什么时候我们怀疑发展,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就会出现波折,什么时候我们包办发展,老百姓的原创力就会受到阻滞。相信市场,相信人民群众,我们的事业将无往而不胜。习近平在讲话中也深刻指出,要细心观察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尊重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果断作出决策,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

  邓小平那一代人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对于中国新一代而言,完成时代赋予的新的发展任务,将是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

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