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市”关键期

2014-09-21 00:34:00

为宏观数据拖累,9月16日上证指数收跌42.59点,一举跌破2300点,下挫1.82%,创半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申银万国证券当日发布报告称,近乎崩盘的经济数据封杀了指数上行的空间。

此前,上证指数从7月15日的开盘点位2065.90点, 至9月15日最高点2340.45点,两个月间上涨将近300点,幅度超过13%。

9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经济数据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成为股指下跌的直接导火索,其中工业生产同比增速降至6.9%,大幅回落2.1%,为五年半来的最低点。

本届政府以容忍经济增速适度放缓为代价,来换取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货币和财政政策一直保持着微刺激的状态。面对经济数据低于预期,决策层如何应对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9月10日在天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表示,要促进结构性改革与调整,而非依赖强财政或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截至8月城镇新增就业970多万人,已接近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因此重申可以接受略低于7.5%的GDP增速。

市场上多空分歧严重,国泰君安主张无风险利率下行导致牛市,而申银万国坚持宏观经济数据近乎崩盘,二者多空之争日渐白热化。《财经》记者了解到,市场上的买方机构对中长期的看法多是中性偏乐观的,这一判断更基于对改革深化的信心增强,而经济下行、投资放缓和需求疲软则是经济转型中去杠杆化、过剩产能出清的必然过程。

无论是政府、国企等正在进行的制度改革,还是军工、新能源、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革命,都表明中国经济试图摆脱对外向型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依赖,正在尝试从旧经济模式向新经济模式转型。改革的阻力、红利和曲折,这意味着A股市场必然将面临震荡。

沪港通催化剂

7月份,A股市场沪港通行情开始起步。市场的嗅觉总是非常敏感,沪港通正式登场初步定于10月下半月。

在大多数国内机构眼里,沪港通只被视为“催化剂”。因此,瑞银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李多次对媒体表示,沪港通是被国内市场低估的能量。

陈李认为,沪港通两年的开放额度等于QFII过去12年的额度,而且沪港通被限定在上证568只股票,火力更集中。从日本韩国的经验来看,海外投资者对大盘股有充分定价权,国内投资者主要集中在中小股票上,呈现各玩各的格局。

中国内地和香港两地的投资者对大盘和小盘的偏好不同,A股里一些知名的、市值高的大盘蓝筹标的在H股较为稀缺,这些标的估值低、派息高,符合海外基金进行资产配置的需求。

国泰基金权益投资总监王航的观点很具代表性,他认为,香港市场上的资金即便对A股感兴趣,也不是迫切地想马上进来,虽然A股大蓝筹估值很便宜,但海外基金也会看重宏观因素。而A股市场中爆炒的主题热点,对于海外投资者来说很难理解,初期更会观望。

王航表示,沪港通更多是信心的提振,A股近两年均是存量资金在博弈,没有新增资金。沪港通虽然量不大,却是边际增量,对于趋于平衡的市场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长期看,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对接将改善A股市场的生态环境,例如国内某些游戏公司,概念被爆炒,当转换全球视角时,国际一流技术的游戏公司比比皆是,可能估值会下降;又如某些大市值蓝筹,增长和派息稳定,在国内市场可能无法媲美小市值公司的增长速度,在国际市场上或许增速尚领先于其他海外公司,将会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称,以在香港接触市场来看,相当一部分海外投资者已经提前布局,QFII额度已基本用完,RQFII额度到顶,反应偏正面。

Wind数据显示,4月1日至9月1日,全部15只RQFII规模由41.85亿份增至79.06亿份,净增加88.91%。二季度QFII共计开户68个,远高于一季度的50个,上半年开户数接近2012年全年开户数的120个。

汇丰晋信首席策略师王春对《财经》记者表示,沪港通将海外零利率或者1%、2%的资金引入内地市场,与国内4%、5%的利率之间形成水位差,将加剧内地资本成本的下降。整个资金量会持续不断地流入A股,导致低估值的股票不再下跌。

除了这些催化剂,中国经济正在面临一个从旧经济向新经济转型的过程,这在A股市场上体现尤为明显。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认为,市场注意力还集中在制度改革,未来真正可能变革性的是技术革命。例如,军工股的暴起,背后的意义并不在于好好造一艘军舰,而是国家经济创新成本的承担者。各国普遍以加大军工投资的方式进行技术升级,一旦成功了先应用于军队,进而应用于民用。又如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产业链、市场、政府和个人生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未来可能引领新的技术革命。

与此类似,国家对光伏和新能源等基建投资一直在加大。8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开工建设一批风电、水电、光伏发电和沿海核电项目。

基本面有隐忧

不过,经济数据确实堪忧,二季度刚刚企稳的宏观经济再度面临下行风险。8月中旬日均发电量同比下跌8.1%,下旬日均发电量同比下降2.1%,季节调整后这些数字接近12个月以来的低点,PMI数字开始走下坡路。M2增速连降,8月份仅12.8%。8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放缓至6.2%,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进一步跌至10%以下,为两年半以来的最低值。

这与半个月前资金不断涌入市场的情景是冰火两重天。9月初,海外QFII和散户的新增资金令成交量明显复苏,至9月11日,沪深两市总成交额达4314.05亿元,为四年来最高。

博时基金魏凤春坚持基于宏观基本面的判断,他认为,企业盈利可能进一步下滑,不足以支撑现有行情。大量板块呈现过热状态,需额外重视下行风险。海外投资者关心经济数据更甚,一旦数字走弱,卖得比谁都厉害。

目前市场对沪深300指数的盈利增速预测在15%左右。汇丰晋信首席策略师王春预计,2014年全年可能会下调到10%,此后甚至可能下降到10%以下。

国泰基金权益投资总监王航代表了市场上另外一方的观点,即整个经济增长中枢下行已是既成事实,但“稳增长”也一直被政策制定者所强调,只不过是增长速度从高速降到中高速,后续应会有一系列政策出台,来托底经济,因此股市没有大幅下挫的风险。

这与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的看法不谋而合。她认为,增长颓势可能会迫使决策层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进一步放松房地产政策和货币信贷条件。

汪涛预测,经济增速会在未来几个季度逐步下行,2014年全年GDP增长7.2%, 2015年增长6.8%。

被誉为“新兴市场教父”的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新兴市场团队执行主席Mark Mobius今年4月在日本东京对《财经》记者表示,尽管中国GDP增速在放缓,但速度依然很快,GDP实际增加值在上升。中国过去曾有过两位数的增长,但由于GDP基础的扩大,现在的实际增加值比那时要大。中国如此庞大体量的经济,未来健康的GDP增速应该在5%左右。

很多机构人士相信,力度有可能加码,但政策全面放松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市场上降息、降准的预期正在逐渐降低,央行更倾向于通过定向再贷款、PSL等措施进行定向宽松。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货币政策将维持中性,财政支出集中于年初前几个月意味着接下来将收紧财政指标。

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正在面临严峻考验。制造业在劳动力成本升高和汇率升值压力的双重打击下,正在被周边后发的国家所替代,它们拥有更加廉价的劳动力。8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至11.3%,为近十年来的低点。

浦发银行副行长冀光恒在8月中旬的半年报发布会上表示,装备制造业、出口导向型企业新的订单增量不足,实体经济产能扩张的意愿在下降。同时,银行们在沿海地区都遇到不良贷款的爆发式增长,因而也变得更为审慎。

当天发布的7月份信贷数据显示,新增人民币贷款3852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中值7800亿元;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2731亿元,而6月份为1.97万亿元。

房地产投资的疲软是拖累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年初以来,市场交易量和新开工面积大部分时间是负增长,8月份房地产销售面积再次同比下跌12.4%,而7月份同比下跌16.3%。

三四线城市供大于求的现象尤为严重,部分城市松绑限购令以及对首套房购房者优惠按揭贷款政策,仍无法阻挡房地产市场的下滑趋势。

房地产行业面临转型,未来的并购重组会非常多,行业集中度提升。企业也在进行自身的改造,如恒大开拓恒大冰泉等多元化业务,万达、万科等正在进行移动互联的改造等。

无风险利率下行

经济下行过程中,融资需求低迷,过剩产能缓慢出清的结果就是无风险利率的下行。余额宝的七日年化收益已从3月份的5.50%以上,下降到9月份的4.15%左右。

从上证指数在2000点徘徊时开始,国泰君安证券一直坚定地鼓吹“牛市论”;其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无风险利率下降是牛市催化剂,在转型过程中将系统改善经济增长的长期前景。

过去数年以来,畸形的资金需求绑架整体经济,流动性通过表外腾挪进入地方融资和房地产行业,并未流入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加上刚性兑付的魔咒,风险溢价无法体现,导致无风险利率居高不下。5月份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强调,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这也是政府很明显不想做强刺激的原因,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9.75万亿元,池子里并不缺钱,而是结构性的问题。一旦过度放松,造成流动性泛滥,会不停地冲击经济最脆弱的环节,使经济失控。

目前实体经济中过高杠杆率和过剩产能并存。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认为,在经济总需求下降与紧信贷政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体经济库存压力增大,资金链易断,最终导致债务违约和产能收缩。产能收缩将伴随着无效率部门的出清,刚性融资需求被打破,利率会持续性下行。

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新兴市场团队执行主席Mark Mobius对《财经》记者表示,打破刚性兑付后,中国也不会出现大面积信用违约,占比可能在10%-15%。这将让风险溢价得到更好地计量。

无风险利率下行,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资本市场的估值回升;另一方面,当居民意识到以高达10%-20%的收益率购买信托等表外理财产品,可能会面临违约风险时,风险偏好将发生变化,从理财产品和房地产市场内退出的资金有可能进入股市。

根据德日韩台在增速换挡期间经济平均增速4.5%的历史数据,国泰君安假设到,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成功后新档位在5%左右,无风险收益率将降一半,股市可走出大牛市。

改革预期增强

本轮夏季行情的重要变化就是,改革预期的改善取代短期经济成为风险偏好的指南。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包括国有企业改革、简政放权、户籍制度改革等一揽子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方案从公布至今,改革速度逐步加快,政策制定者信心之坚决令市场信心大为提振。

国泰基金王航表示,方案公布初始,进展稍慢。随着反腐等重拳出击,形势愈加明朗。改革目标是提升效率、去杠杆化,因此二级市场也无需过分纠结于经济数据,更要关注增长质量,关注改革是否能带来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这是一个相对中长期的判断。

这也造成近两个月A股热点四处开花的局面,正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各地方国企改革、垄断央企频出的行业性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等改革、不断涌现的兼并重组等相关股票普遍上涨,军工、铁路、国企改革等概念股炙手可热。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9月中旬的调研显示,持仓比例大于七成的私募占比不断增加。

汇丰晋信首席策略师王春从估值角度看,认为大部分价值股处于跌无可跌的状态,只要国有企业改革能使得其经营效率提升,或者兼并重组,或者行业集中度提高,都会使得行业景气度和企业盈利出现恢复性的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只是刚开始酝酿,还没有完全出现效果。博时基金魏凤春表示,中国经济仍有下行风险,影子银行和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反腐重拳意味着利益集团的阻力在减小,市场只是体现了情绪偏好的反弹。但是,改革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不仅产生红利,也会有冲击,不可能全面开花,未来市场也会开始分化,慢慢只会去高配那些能产生真正改革红利的。

Mark Mobius表示,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的改革,如果能取得预期10%的进展已经是非常大的成就。制定这些改革要点的人看得很长远,随着五年计划的展开,他们可以做到更多。如果中国能证明可以成功走向市场经济,这对很多其他国家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或者其他国家会直接复制这个想法。

《财经》记者 曲艳丽/文
关键期 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