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0日上午,山东省平度市蓼兰镇。收割机轰鸣着杀入已经成熟的玉米地,所过之处,2米多高的玉米被成排割倒,卷进机器,并完成摘棒、剥皮和脱粒等工序。秸秆和脱粒后的玉米轴被打成碎块,像子弹一样从收割机后部喷射出。
在收割机后面20多米处,十几个农民低头跟进,一边小心避让碎片,以免被击中;一边在一片狼藉中寻找掉落的玉米棒或是籽粒,搜寻者的努力很不成功,机器收割得太干净了。地边上站着上百人,在饶有兴味地观看。这是玉米品种“迪卡517”(DK517)籽粒直收现场观摩会。
适宜密植,是DK517的一大特点,这与多年来中国官方认可的玉米育种方向背道而驰。国内常见品种多为稀植大穗型,即种植密度稀,单个玉米棒大。也就是说,此前国内育种界追求的是个体优势,而DK517走的是发挥群体优势的方向。
越来越多的国内育种专家认识到玉米密植的好处,这也是国际农业科技发展长期以来的趋势。中国的玉米生产能力和效率需要迈上一个新台阶,这意味着国内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和耕作制度的革新已迫在眉睫。
育种弯路
这个季节在北方农村,穿村而过的马路上,多铺展摊晒着玉米棒,有时占去一半的路面,过往的车辆不得不小心蹭过。
这些玉米棒需要晾晒半个月,才能晾干脱粒。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元江告诉《财经》记者,收一亩地,收割机用时10分钟-15分钟,一个人则要掰一整天,而且收获的是未脱粒的玉米棒。使用收割机直收籽粒,只需晾晒三四天。这意味着市场先机,早出货既可落袋为安,也能有个好价钱。
在平度,耕作30亩以上的土地就算种植大户。这些大户越来越依赖于农业机械化带来的便利,但玉米粒直收一直未能实现。原因是,玉米成熟时含水量约在30%以上,如果直接脱粒,籽粒容易被打烂,损失率偏高。
DK517在2014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籽粒脱水快、可直收是其优势。依据官方数据,DK517三年田间试验的平均亩产是630公斤,与山东目前销售最好的玉米杂交品种相比,DK517农田单产增收8%到10%。
高产很大程度上与DK517的种植密度有关。通常一株玉米结一个玉米棒,DK517的种植密度是每亩5000株-6000株,这比当地主流品种,每亩多出1000株-2000株。密植的玉米棒个头稍小,但数量多,最终在亩产上占有优势。
大约15年前,中国的育种家陆续培育出“郑单958”“浚单20”等一系列相对可以密植的品种,将国内玉米的种植密度从亩均3500株提升至4000株-4500株。随后出现的畅销品种“先玉335”亩产高,但玉米株长大后容易倒伏,造成减产,因此,只能降低种植密度。
自此,中国的育种界集体走入了误区。国内种业职业经理人刘石曾撰文称,新推出的品种基本追随上述品种,产量和抗逆性并无提升,种植密度也没有超过每亩4500株,甚至有所下降。
中国玉米育种走上这段弯路,国内的品种审定制度难辞其咎。按照《种子法》规定,一种作物新品种在推广种植前必须通过品种审定这一关。目前国家和省级品种审定试验的规定密度,就是每亩4500株。这让可以密植的品种难以发挥优势,如同在百米赛场上规定了跑步的步数。
今年年初,刘石从美国引入新品种“华美一号”,就折戟于国家农业部的品种审定上。这一品种具有矮秆、早熟、耐密植、籽粒脱水快、宜机收的特点。但在区试中,由于规定种植密度很低,“华美一号”被刷了下来。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美国育种专家就开始通过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来提高产量,充分发挥植株的群体优势。而在中国,过去十年里,稀植、大穗型玉米品种,审定过关比例很高。一位育种公司技术开发经理告诉《财经》记者,就是看单个玉米棒的大小和重量,导致育种专家都往这个方向研发。
DK517的耐密植、抗倒伏特性,正是选用了美国的种质资源,并与本地种子杂交。这显然与国内现行的通过延长生育期获得增产效益的基本思路相悖。
为了通过更长时间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来获得少许的增产效益,国内育种家们拼命培育那些生育期长的品种。但,这不符合农民需要,在黄淮海玉米产区的农民要在收完一茬玉米后,赶紧种上冬小麦,他们希望玉米有更短的成熟期,也能有更高的产量。
目前,中国玉米的平均单产为每公顷6吨,美国是10吨。美国的育种专家将注意力放在缩短玉米生育期这个选育方向上。缩短生育期,会减少玉米的叶片数目,让植株变得相对矮小和清秀,单株玉米所占的空间得以减小,提升了通风透光的效率,有利于增加玉米的耐密性。
2013年,中国玉米产量达到2.11亿吨。尽管连续五年增产,但由于畜牧业和玉米深加工产品需求的攀升,中国玉米消费量还有较大的缺口依赖进口。孟山都公司中国区总裁田博益(Thierry Boyer)表示,未来五年到十年,中国玉米产量要提高到2.4亿吨到2.5亿吨,才能完全实现自给自足。受限于国内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几乎是唯一出路。
榜样是有的。乌克兰就是由于快速采用了高密度的种植和机械化,每公顷玉米产量从2006年的3.7吨增长到2013年的6.5吨。玉米总产量的快速提高,让乌克兰迅速成为玉米出口国。
两个挑战
通过逐步提高玉米种植密度,来实现产量和收益的增加,这一事实已经被很多国家的市场验证过了。但在中国,推广密植品种还要经历两大挑战。
首先就是种子的消费者——农民。面对土地时,他们保守而又精明。
在平度的玉米籽粒直收现场,一位来自淄博的种子经销商表示,DK517应该会受到农民欢迎,但定价不能超过“先玉335”精品,“超了就不好卖了”。
由于高密度种植,DK517在单位面积上需要撒播更多的种子,因而费用也会相应增加。核算下来,初期每亩要比撒播国内常规种子,多投入二三十元的购种费用。不过,如果期末的作物增产,再加上使用机械收割,整体成本会下降,每亩综合收益能比以往多出几百元。
在整个价值链上,农民和种子公司分别获取各自价值,农民是获得价值最多的。
在山东,农民们习惯于播种玉米时,每亩约4000株的种植量,要他们改变观念不容易。种植DK517是每亩5000株-6000株的密度,他们需一段时间去适应这个新的方法。
要改变一个传统,DK517单一品种难以独担其责,需要更多的新品种,来吸引渠道客户、经销商、农机公司的共同参与,通过不断的展示,让更多农户了解高密度种植的好处。
侯元江承担着链条上的一环,他在向当地农民推荐DK517种子的同时,还会通过合作社做好配套工作,在收获时提供收割服务等,管好种和收的两端事务。
在中国,DK517像其他新品种一样,需要面对一个艰难的挑战:一旦事实证明高密度种植的优势,则套种会随之而来。
套牌品种,即通过仿冒畅销种子推入市场的种子。种子和其他产品不一样。比如智能手机,厂家可以在其他国家设计和生产,在中国市场进行销售。针对中国市场的种子,却必须依据国内种植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展开培育。而且,制种环节也要在国内完成,育种公司会把种子亲手交给农民去种植、繁育。
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给假冒侵权者留下了可趁之机。有的直接高价从农民手中收购生产好的种子,自己进行包装后加价出售,尽管收购价格远高于育种公司给农民的费用,但由于前期研发费用为零,几乎稳赚不赔;有的则从农户手中收购一部分亲本,自己繁育,生产的种子与正牌种子的基因相同,但质量上稍差,主要是种子发芽率会低一些。
小麦、大豆、棉花都是自花授粉作物,农民和育种公司都可以自留种子来年再种。但杂交玉米靠的是杂交优势,第一代产量非常高,从第二代开始产量就急剧下降,所以农民不会留种,愿意花钱买种子。
因而,种子公司和科研院校都乐意往玉米种业扎堆儿开发,可由于国内种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新品种被仿冒现象非常严重。
“先玉335”是美国杜邦先锋公司选育的一种玉米杂交种,进入中国后很畅销,这也促生了大量套牌品种。不乏国内较正规的种子公司,采用偷梁换柱、张冠李戴的办法,致使仿冒的“先玉335”种子在市场上行销旺盛。
在育种界,套用优秀品种的行为也很普遍,国家玉米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张世煌分析,一些明显抄袭“郑单958”或“先玉335”的品种,堂而皇之地参加区域试验。在田间看不出差异,有的品种连分子检测也找不出差异,因此能通过审定。
中国市场的潜力非常大,跨国种业公司会平衡潜力和风险,当业务潜力大于风险时,也愿意承担一部分风险。不过,运气不好的话,中国公司就得承担仿冒的代价,2010年12月,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柱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因涉嫌侵犯美国先锋国际种子公司玉米品种“先玉335”品种权的种子,就被农业部查处。
根据一项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的市场抽查结果,玉米和水稻疑似“套牌”品种占到10%左右。从长远看,仿冒直接威胁着国内自主创新型育种机构的生存。仿冒不但有侵犯开发者知识产权的嫌疑,更扭曲育种方向,不利于种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