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弗里德·伦茨

2014-10-19 11:44:32

德国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Siegfried Lenz)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能直面历史,不惜自身毁誉,用笔重现纳粹年月里真实的德国社会。

在伦茨去世后,与他合作长达半个世纪的霍夫曼和坎佩出版社发表声明说,伦茨是“德语文学最重要、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事实上,他的作品不仅在德国深受欢迎,且以包括汉语在内的30余种语言译本在世界各地销出2500万册。

西格弗里德·伦茨,1926年3月生于东普鲁士吕克(今波兰埃乌克)一个海关官员的家庭,1943年应征入伍,在纳粹德国海军服役,在战争结束前逃离纳粹军营,却为英军俘获。获释后,他进入汉堡大学修读哲学、英语和文学,不久即以自由撰稿人和副刊编辑的身份为《世界报》工作,并结识了未来的妻子莉泽洛特(发妻2006年去世后,他再娶乌拉·赖默尔女士度过余年)。

1951年,伦茨发表首部长篇小说《空中有苍鹰》,四年后以东普鲁士家乡为背景出版了广受欢迎的幽默短篇集《苏莱肯村如此多情》(2010年中译本作《我的小村如此多情》)。1957年的中篇《激流中的人》乃伦茨最著名的早期作品。

亲身参与战争并试图逃离血雨腥风的经历,是伦茨反思历史的重要思想资源,更让他的文学作品充满锐利的观察与丰满的情感张力。但毫无疑问,没人能够质疑他对德国历史文化的眷恋。他最为人知的多部作品,均以反思纳粹时代公民责任为主题,所以有评论家认为,伦茨的小说(尤其是《德语课》),对德国公民教育所作的贡献不容轻视。

出版于1968年的长篇小说《德语课》,是伦茨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也是他不断对德国文化和人民性格里“忠于职责”的概念进行反思的代表之作。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54年西德的一个青少年教养院,德语课老师强令因偷窃艺术品而接受管教的主人公和叙事者西吉·耶普森写一篇命题作文《忠于职责的喜悦》,少年的回忆由此展开:“就这样开始吧。那是在1943年4月的一个星期五,上午。也许是中午,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最北部的警察哨,鲁格布尔警察哨哨长,我的父亲严斯·奥勒·耶普森准备动身到布累肯瓦尔夫去执行公务,向画家马克斯·路德维希·南森转达一项柏林作出的关于禁止绘画的决定。”(许昌菊译文)

父亲为国家尽忠,不肯也不能问个究竟,而是顺从地成为邪恶政权的帮凶。少年则出于对画家的同情,私下藏匿了一部分被父亲没收的画作。即使到了禁令已不复存在的战后,父亲和儿子仍然出于各自的习惯和忠诚,一个继续禁画,另一个则继续偷画而被关进了教养院。

伦茨以德语作家擅长的思辨性来反思纳粹当政的历史与前后两代人的复杂关系:作为帮凶的百姓在战后心安理得,反倒是下一代在替父辈接受惩罚。

《德语课》不仅为伦茨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70万册的首版销量也使他一举经济独立。1978年出版的《家乡博物馆》被《法兰克福汇报》称为他“最成熟和最精雕细琢的作品”,小说描写东普鲁士马祖里地区的一位馆长在战后认识到没有任何博物馆能让年轻一代免于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洗脑,于是不肯把馆藏迁往北德,而宁愿将它付之一炬。

伦茨早年研读英语文学,深受福克纳等美国作家的影响,其中又以海明威最受其推崇,他曾说自己对海明威“几乎毫无抗拒”,这一点在另一部早期中篇《灯塔船》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船长弗兰塔克面对着生死考验,俨然一个活生生的海明威式的硬汉。

伦茨一生出书逾60部,包括剧本、随笔甚至童书。他的小说在中国早有和多有出版,其中包括几个版本的《德语课》,以及《空中有苍鹰》《激流中的人》《面包与运动》和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失物招领处》,外加中短篇小说选《沉船》、中篇集《默哀时刻》和短篇集《我的小村如此多情》等。

在长达60年的文学生涯中,伦茨获得过德语世界的多种文学荣誉,如1988年的德国书业和平奖和2000年的歌德奖。尽管如此,中文媒体上的某些评论将他与伯尔和格拉斯并列为所谓的“战后德国文坛三驾马车”,这种说法颇为可疑。相形之下,伦茨的现实主义小说在文学上的创新不足,手法和语言上都较为传统,《德语课》甚至一度因为有希特勒推崇的“乡土文学”特色而受到评论界的非议。

但他盛年阶段极受读者的欢迎。《法兰克福汇报》在他的讣闻中援引30年前一位评论家的话说:“一切没有伦茨的畅销书榜都是不完整的。”

在伦茨看来,不论一个人还是民族,对记忆与过去,都应坦然接受并忠实叙述。伦茨不仅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书斋,还曾积极参与现实政治,为德意志的未来与和平奔波。他积极参与西德社民党活动,与西德总理勃兰特、施密特成为好友。他热忱地支持和呼吁西德与东德、波兰、苏联改善关系,并于1970年与格拉斯、勃兰特联袂访问华沙,为实现东西之间的和解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为知名书评人

康慨/文
西格弗里德 伦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