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会面是打破僵局的关键——独家专访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

2014-11-16 20:39:48

11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终于实现了会面,这也是两位领导人上任以来的第一次会面。

会面实现一波三折:从半年多前开始,日本方面就出现了呼吁两国最高层领导人尽快会面的呼声,此后不同层面的代表团——例如日本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前公明党党首太田昭宏等,中国前国务委员、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唐家璇等带领的代表团互访时有发生。

7月下旬,这一过程发生突破: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并得到了与习近平会面的机会。福田康夫据信是作为安倍首相的特使,并转达来自安倍的亲笔信,希望在APEC峰会期间与习近平会面。

自2012年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并导致中日政治交流处于停滞状态以来,福田康夫是第一位得以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会面的日本自民党政要。福田康夫始终提倡日本应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现在又身兼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的职务,因此被不少日本媒体称为“自民党历任首相中,唯一一位能够与中国领导人直接说上话的人物”。

9月28日,在“东京-北京”论坛上,福田康夫在演讲中再次表达诚意,表示“在外交中不可以存在胜负观念。双方须互相做出些许谦让”。

10月29日,福田康夫与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再次相见。习近平招呼“欢迎访问”后,福田回称“中国在国际社会上起到很大作用”并亲切交谈。官房长官菅义伟随即在30日的讲演中称:“时机已经到来。”

在APEC峰会前夕,《财经》杂志于10月17日在日本东京对福田康夫进行独家专访,言语中,福田康夫不仅强调中日两国友好的重要性,更表达出中国与日本作为地区大国,以及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其良好关系也事关地区的稳定和全球的繁荣。

此前受益于两国寻求最高领导人会面的消息,中日之间政治关系开始从最低谷处缓慢回升,习近平与安倍晋三的会面也可以将这股缓和势头落实。正如福田康夫在采访中所言:“和没有交谈过的人,是无法建立信赖关系的;为了建立信赖关系,需要双方首先进行会谈。”

从能解决的问题开始

《财经》:你于今年7月底访问了中国,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会面。这是自日本对钓鱼岛实行“国有化”之后,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与自民党政要进行会面,可以说对中日关系非常重要。你访问中国时,向中国传达了来自日方的什么信息?

福田康夫:围绕尖阁诸岛(中方称“钓鱼岛”)主权问题,中国与日本存在各种议论,但这不是简单就能解决的问题,对此相信中方也有同样的认识。不管是日方还是中方,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各执己见,对于今后都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向。由于在这个问题上的主权争执,而停止所有日中交流,是值得的吗?现在双方的政治家都在考虑这个问题。

这十年来,中国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现在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进行这种争执,真的对吗?

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不少地区冲突,东亚这个地区还没有被认为存在正式的冲突,但现在国际社会已经对东亚出现冲突的潜在风险感到担忧。亚洲尤其是中日两国的政治家们,需要对于这个问题认真思考。

作为世界经济大国,中日之间需要的不是争执,而是互助,这样简单的道理应该是大家都能明白的。中日两国的政治家对于这一点已经非常清楚,可以说现在时机成熟。尽快实现两国首脑会谈,打破现在的僵局,是至关重要的。

《财经》:中国对两国首脑会谈设定了两个前提,第一是承认钓鱼岛主权存在纷争,第二是安倍首相承诺任内不再参拜靖国神社。你表示现在领导人会面时机已成熟,这意味着在两个核心问题上,中日已经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法?

福田康夫:首先,对于靖国神社问题,应该是双方首脑实际实现会谈,在会谈中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

有关尖阁诸岛(中方称“钓鱼岛”)的领土问题,现在外交层面的相关人员也在进行各种程度的磋商,相信也能找到双方都可以认可的、妥善的解决方法。坦率地说,要明确钓鱼岛主权归属哪一方,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但中国和日本不能因为主权归属没有明确,就中断所有的交流,特别是经济交流。更明智的做法是,在双边持续不断交流的基础上,等待时机成熟,从能解决的问题开始,逐一着手解决。

《财经》:你一直积极促进中日领导人借APEC会议的机会实现会面。对于当前的中日关系,首脑会面的意义何在?

福田康夫:双方首脑就任以来还没有进行过正式的交谈。和没有交谈过的人,是无法建立信赖关系的。为了建立信赖关系,需要双方首先进行会谈。

APEC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并不是唯一的机会,只要时机成熟双方都有进行会谈的可能,毕竟两国是邻国。

要严肃对待投资减少

《财经》:现在中日关系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即一岛一社问题,并不是短期能够得到解决的。你认为日中关系要想真正改善,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

福田康夫:现在可以说中国和日本之间在各种场合的交流都处于停滞状态,所以现在并不是说要特别找到一个方面开始先着手。从可以开始的方面做起,相信时机一到,各方面的交流都能立刻蓬勃起来。

相信双方国民都希望加深对彼此的交流,例如现今来日本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因此在旅游、留学,文化交流这些层面,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交流。大家都在等着呢。

再重申一下,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如果两个国家能够携手共同合作,能够做很多的事情。政治家有责任促进双方的携手和合作。

《财经》:你已经多次提到过中日两国的经济地位以及合作的重要性。但现实情况是,中日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均呈下降趋势,在国际经济事务上的合作也不顺畅。双方经济合作的基础在哪里?

福田康夫:的确经济界也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政治家们意见不合的时候,经济界也会犹豫他们是否可以自由地进行经济交流活动。

投资额持续下降是事实,对此我们需要严肃对待。投资是双向的事情,除了有进行投资的意愿,也需要接收方的配合。日本对中国投资,或者是中国对日本投资,都需要双方有土壤。

日本需要对修宪作出更充分解释

《财经》:目前阻碍中日关系的另外一个方面是日本的道路选择。安倍政府上台以来的许多做法,例如通过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增加防务开支等举措,在中国看来都是不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

福田康夫:这是日本非常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应该因为这些举措,而给外界造成日本希望改变战后70年以来和平发展道路的印象。日本这70年来一直坚持和平主义,持续走和平道路,为了不被认为军事大国,在防卫方面的预算规模非常小,尽量不装备对他国具有攻击性的武器,此外日本也没有核武器和航空母舰。从这些方面都能看出,日本不可能快速成为对外具有攻击性的国家。

虽然安倍政府改变了宪法第九条的宪法解释,但并没有改变宪法第九条的根本,即日本作为坚持和平主义的和平国家的方针是坚决不变的。现在的宪法第九条对于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有限制的,这是宪法第九条的缺陷。今后为了扩大日本参与维护和平活动的范围,也需要对此有一定的改进。这是大家的共识。

《财经》:尽管日本做出了诸多解释,但这些行为仍然引起中国、韩国以及周边国家的忧虑,并且对日本与这些国家的关系进一步造成阴影。

福田康夫:如果给周边国家带来这种忧虑的话,说明日本对此的解释还不够充分。日本还需要让周边国家了解这并不是值得担忧的趋势。从这方面看,也有必要尽快实现中日的首脑会谈。

前段时间召开的北京-东京论坛的调查结果表明,中日两国有70%-80%的国民对对方国民都持负面印象,这是非常异常的。双方都将彼此视为威胁,显然无助于双方的沟通,对此双方领导人应负起责任。如果在11月的APEC会议期间或其他机会,中日两国领导人能够热情握手、微笑合影,相信两国的国民都会感觉放心很多。

《财经》:你在担任首相时的外交理念提倡坚持日美同盟、国际协调,同时积极推进亚洲外交。现在在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下,你认为坚固的日美同盟和良好的中日关系,是可以共存的吗?

福田康夫:可以。为此也希望中美关系保持良好的状态,美国是经济强国,在安全保障的能力上也是世界第一,这种状态估计在长时间内也不会改变。

《财经》:在你任内,中日确定了战略互惠关系,相互之间的信任达到高点。但自此以后,信任在中日之间是缺失的。你认为双方缺乏政治互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建立互信?

福田康夫:两个国家其实就像夫妻关系一样,要想关系和睦,就需要保持沟通,多交谈,有时也需要进行让步。只有多考虑对方的立场,才能维持良好的关系。

再强调一下,中国和日本作为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强国,不应该只考虑两个国家自身,而是要对世界上更多的国家负起责任,如果中日能够携手合作,将可以对世界诸多国家和国际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不希望中国给周边国家带来压迫感

《财经》:你在最近演讲中提到过中国的隐患,具体来说是怎样的隐患?你的担忧是否是日本政界、舆论界的主流?

福田康夫:这十年来中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也被看作是G2,中国人对这样的经济强国地位非常自豪。这是一件好事情。但对于发展如此之快的中国,国际社会是如何看待的,这是需要中国考虑的。

日本也经历过急速经济成长的阶段,例如20世纪初和20世纪80年代等。

20世纪初时的大发展让日本充满了自信,正是由于这种过于自信,也可以说是自满,日本做出了不得当的事情,给中国造成了很多伤害;国际社会也对此进行了反击。第二次的失败,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高速成长期,日本企业凭借非常充足的资金,对欧美的企业和房地产资产进行了大规模收购和投资,这种行为也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指责。

高速的成长总会引人注目,如果做法有不当之处,则会被视为威胁,其结果是受到国际社会排斥,反过来阻碍本来应有的发展。这可以说是日本的一个失败经验。我希望现在走在经济增长快车道上的中国能够吸取日本的教训。

《财经》:你提及中国需要重视世界如何看待中国,具体来说日本是如何看待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

福田康夫:日本希望经济急速发展的中国不会给周边国家带来压迫感,不会让他们感到威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取决于如何良好处理和国际社会的关系。

《财经》特派记者 袁雪 发自东京/文
僵局 领导人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