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QE易,去宽松难

2014-11-17 11:21:20

10月底,在波澜不惊中,美联储以公布FOMC会议纪要的形式,宣布从11月起结束每月的资产购买计划,第三轮货币量化宽松(QE)正式落幕。

两天后,日本央行在10月31日意外加快基础货币扩张步伐,将此前计划的每年60万亿至70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计划,扩大至80万亿日元,以刺激因4月1日消费税上调而遭受打击的经济。日本央行出人意料的时间选择,以及其规模之巨大,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了惊涛骇浪。

此时的欧元区,经济下行的风险若隐若现,受困于制度结构的欧洲央行继续维持0.05%的基准利率,以及-0.2%的隔夜存款利率。但欧央行行长德拉吉暗示了资产负债表的扩张空间,并表示正在为今后必要时实施进一步扩张举措做准备。

由此,美国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就此告一段落,但日本和欧元区则在步此前美国货币政策的后尘。日本央行快马加鞭地增加每年基础货币供应,欧洲央行则悄然驶入资产购买的大路。全球经济进入后QE时代后,货币政策依然宽松,告别QE的美国,真正挥别的也不过是货币的扩张期。

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对《财经》记者说,至少到目前为止,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算是成功的。这个刺激政策降低了长期利率,提升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价值,并有助于绑定通胀预期。而人们担心它可能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或资产泡沫被证明是多余的忧虑。然而,对QE的盖棺定论,还要取决于美联储最终是否能从容地缩减其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这个答案可能要等上几年才知道。

赞迪同时指出,相似的QE对美国和英国所产生的效用价值,不会直接移植到欧元区和日本。后者的长期利率已经相当低,而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在其整体经济中的比重也并没有那么举足轻重。即便如此,QE政策的实施,对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也会有加分。

QE与愿景

几轮量化宽松的积累,加上最近一轮的购买行动,美联储不断向二级市场购买抵押资产证券和美国国债,使得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总体资产膨胀至4.5万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四分之一。

关于QE的争论,自其推出之始就没有停止过。尽管美、英、日等国央行已广泛使用量化宽松,但是购买资产如何会影响到实体经济,在政策层面和经济学界仍然没有定论。

在美国,争论最多的是后二轮量化宽松。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约翰·柯克伦(John Cochrane)就颇有微词。他告诉《财经》记者,他不认为第二轮和第三轮QE对美国经济有什么贡献,也许在宣布的当天,会对经济有零点几个百分点的推动,然后就迅速消失了。这就像是在圣殿中摆放的祭品,其存在会在一段时间内让人们感觉好一些。但他也不指责QE的推出,他认为,量化宽松也没有什么殆害。

抛除政治上和技术上的争执,美国经济确实出现了较为稳定的复苏性增长。三季度美国GDP不变价环比折年率为3.5%,虽然较二季度增速大幅下滑,但依然维持在3%以上;而考察美国ISM非制造业PMI数据,其前值是58.6,预期值58,实际值57.1,显示非制造业持续扩张,但力度有所减弱;反映零售行业繁荣程度的数据则显示,截至11月8日当周,美国2014年11月第一周的红皮书零售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4.0%。

美国经济持续向好还体现在,全美独立企业联盟(NFIB)表示,10月小型企业信心指数上升0.8点至96.1点,26%的企业所有者表示计划进行资本支出,这是自2008年初以来的次高值,显示企业支出前景乐观;好消息还有,10月全美轿车和轻质卡车经季调后的销售年率达1646万辆,是今年第八个月销量超过1600万辆,上次美国10月汽车销售数据的高点出现在2004年,当时的年率为1710万辆。美国汽车行业的强劲增长显示出美国经济复苏正在稳步改善。

美国财政失衡和政治对经济的阻碍也在降低。刚刚结束的美国中期选举,共和党控制了参议院及众议院,市场认为党争的可能性因而得以降低,并预期将有更多有利于经济和商业的政策决策出台,并促使美联储提前加息,从而利好美国经济和强势美元。

最重要的参考指标是就业数据。历史上美国较高的就业数据都发生在经济强劲增长的时期,就目前美国就业市场的数据来看,一切向好。近日美国劳动部公布10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21.4万,失业率从此前的5.9%微降至5.8%,为2008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

相关的数据也相对乐观,美国10月衡量在职和求职人口总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为62.8%,美国三季度工人生产率增长超预期,帮助在就业增长的情况下控制了劳动力成本。美国劳工部发现,衡量员工每小时产出的生产率折合年率增长2%,之前在二季度修正后为增长2.9%,高于初报值。美国11月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四周均值为27.9万,位于逾14年以来的低位,前值28.1万人。

不管怎样,赞迪说,几轮量化宽松下来,为美国经济创造出了75万到100万个工作岗位。如果没有量化宽松政策,美国的就业数据就会缩减掉75万到100万个工作岗位。

即使已被宣布结束,QE也还没有完全成为历史,尚有余音。削减购债最后结束时,美联储决定继续对到期的抵押资产进行再投资,并继续维持0-0.25%的联邦基准利率不变。

保持低利率被认为是促进美国经济恢复的主要动力。低利率提供了廉价的现金流,通过购买长期政府债券,银行以储备金等形式持有货币,发达经济体的央行们推高了价格,影响了消费和投资行为的变化。德国商业银行指出,日本央行扩大宽松规模至80万亿日元,这一规模预计将完全通过购买国债来达成。这一购买规模基本将达到GDP的16%。而即便在顶峰时期,美联储QE3也只占GDP的6.5%。日本央行的赌博在于推高通胀,虽然消费税上调,但日本目前通胀仍处于低位。不过即使日本央行已如此激进,但未来恐怕仍然难达2%的通胀目标。

另一方面,美国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林(Eric Rosengren)11月11日表示,鉴于美国通胀率仍然显著地低于2%的通胀目标,美联储就应当在考虑加息时保持耐心,直至时机成熟,而提前或推迟加息则将取决于经济数据的好坏,美联储政策将取决于经济数据。

虽然美国和欧洲的通货膨胀目标都定到了2%,但赞迪说,实际的通胀水平美国距2%相差不多,但目前通胀仅为0.4%的欧元区实际水平则远低于这个目标,这就要求美联储继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而欧央行则需要向更为大胆激进的宽松道路迈进。

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主席大卫·马什(David Marsh)对《财经》记者指出,低通胀不仅仅局限于欧洲,而这之中的主要问题是,低通胀使得高增长和低增长地区的调整更加困难,又加大了债权国和债务国之间的差异鸿沟,这在欧元区尤其明显。

通缩阴影

日本央行实施QE的计划可以追溯得更久远,但对于最新一轮的QE推出,业内普遍相信,它能在短期内应对日元走强的问题,但是否会有更多成效则是未知数。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则在11月11日表示,日本央行大规模货币刺激政策的目标是将经济拉出持续多年的通缩,而非针对汇率。

通缩也盘旋在很多欧盟国家上空。冰岛央行11月3日宣布,将基准利率由6.25%降至5.5%,下调75个基点。该行同时还宣布,各种商业利率也将相应随之下调。冰岛央行称,在借入大规模国际资本并因而实施资本管制后,市场对冰岛克朗的需求降势有所放缓,通胀率降至五年来最低水平;同时察觉到明年的通缩风险,故而未雨绸缪。

冰岛的经济好于欧盟其他一些国家,但明年也存在通货紧缩的风险,预示了欧盟国家可能出现通缩的黯然前景。而一直以来,欧央行也在尝试各种方法避免通缩的出现。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雅各布·柯克加德(Jacob Kirkegaard)对《财经》记者说,在整个欧元区,低通胀是经济复苏的严重阻碍。对那些已备受低通胀折磨的经济体而言,它们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极大风险。同时,对身处危机中的国家来说,包括能源价格下跌在内的很多价格下降,要求这些国家提高其外部竞争力。

不过低通胀还不是大范围的全面通缩,柯克加德指出,这与日本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情况相去甚远,但它也从侧面说明欧洲各国政府需要更多的改革努力,继续推行货币刺激政策,辅之以灵活的财政政策,以增加投资。

其实目前欧央行的政策利率已只有0.05%,进一步降息空间几乎没有。欧元区的状况比日本更复杂在于,柯克伦说,尽管QE可能会为欧央行带来一些长期的隐患,但是QE意味着欧央行就要购买政府公债,这对于单一国家的央行来说可行,但对于成员国众多的国家间中央银行、欧央行来说,这可能是相当难迈出的一步。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欧央行都实行水滴石穿的渗透式刺激举措。从2011年底宣布推出两个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到后来的定向长期贷款计划(TLTRO),再到近来的资产支持证券(ABS)和担保债券(CB)的购买,其主旨都是希望流动性传递到银行手中,希望银行将其转手到实体经济。

柯克加德说,欧央行允许银行提前偿还三年期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贷款,这是一个错误。这使得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下降,换句话说,欧央行以此把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决定权拱手让给了私人银行,后者根据它们对流动性的需求来各自行动。其实,在经济基本面仍然脆弱的时候,市场的过度反应使货币出现了实际上的紧缩。目前,欧央行已经转换到更激进的资产负债表管理阶段,欧央行直接购买的私人资产会推动其资产负债表的扩张。

柯克加德指出,这与其他央行的行动有关,比如在2012年没有人预期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继续到2014年底,也没人预见到日本近来大规模的货币扩张。因此,这些外部因素会促使欧央行行动。近来日元汇率急跌,打击欧洲的出口竞争力,加大了欧元区的通缩压力,因而人们对欧央行尽快推出量化宽松也更拭目以待。

意大利亚洲观察家学术委员会主席罗密欧·奥兰迪(Romeo Orlandi)对《财经》记者指出,通缩比通胀更麻烦的地方在于,央行可以用货币工具来对付通货膨胀,德国在这方面就很强。但是对于通缩,即使投入大量流动性,并不能直接带动投资,因为人们的预期很悲观。同时,欧盟经济体内各国经济状况迥异,互相之间有复杂的利益纠葛。

马什说,目前欧元区的债务国形势不妙,以后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但问题是债权国如德国也陷入了困境。这些债权国积累了大量外国资产却可能永远得不到偿还。

今年二季度欧元区经济结束了创纪录的连续18个月衰退,实现0.3%的增长。而在欧元区公布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初值前,欧元区经济复苏出现了放缓的迹象,使人们预期欧元区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将仅为0.1%。欧盟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9月欧元区工业产出低于预期,这表明本已经非常疲软的欧元区经济将继续放缓。

更多的期待落到了欧洲央行身上,但是有政治障碍束缚手脚的欧央行既没有“欧元债券”,其成员国政府也不可能向欧央行出售主权债券。柯克加德说,恢复经济增长的任务不能只落在欧央行的肩上,其成员国政府有更大的责任来推行急需的结构性改革来支持经济增长,并确保有适当的财政政策。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是相当宽松,并做了大量的工作来支持银行体系和信贷供应。最终,只有欧元区各国政府能够恢复人们对经济的信心,从而刺激消费者支出以及企业投资。

金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