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和10月正式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并以中国为主,带动相关国家和地区积极研究和推进。现在已经促成相关国家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在2014年11月11日结束的北京APEC会议上,“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更是成为重要议题,对推进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等,产生了深刻影响,进一步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有人将此归结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但实际上这与“马歇尔计划”存在很大不同,二者不能相提并论。
重在协同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尽管由中国提出并积极推动,但它并不是仅仅立足中国、促进中国发展的国家战略,而是以历史上曾经连接东亚、中亚和南亚,乃至非洲和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为基础,传承和光大“丝绸之路”体现的“对外开放、互通有无、平等交换、睦邻友好、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这一战略构想意在实现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包括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和协同发展,并以此为范本,进一步向全球推广,推动全球实现新的一体化协调发展,因此,它更是一个推动区域内或全球性协同发展的新思维、大战略。这与“马歇尔计划”存在很大不同。
“马歇尔计划”的官方名字是“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出于拉拢和强化欧洲国家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联盟,遏制苏联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扩张,消化美国过剩产能等考虑,所做出的对战后百废待兴的欧洲国家进行大规模资本援助的战略安排。马歇尔计划不仅有力地支持了战后西欧的经济复兴,也带动了美国的出口和经济稳定,更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及其与苏联为首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相互对立、不断分化,小部分中间派国家犹豫观望的世界格局。两大阵营相互对立、封锁隔离形成冷战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经贸和人员往来,抑制了全球化的共同发展。在种种原因的影响下,两大阵营的发展不断拉大差距,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严重失衡,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的利益主体、思维模式、运作方式、战略目标等,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存在很大不同,特别是前者分割了世界、阻碍了全球化发展,而后者更注重区域和全球合作、推动全球化发展。因此,不宜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称之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尽管分别针对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其客观环境和具体实施有所不同,实际上都是推动 “丝绸之路”重新开发,并将推广到全球化发展的思路与构想,从长远着眼,也可统称为“丝路规划”。
全球化挑战
2008年三季度由美国爆发并迅速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使很多人将其与上世纪30年代同样从美国爆发并席卷全球的“大萧条”相提并论,认为是“百年一遇”的大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经济体一度加强联合,形成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采取了力度空前的联合救市行动,有效遏制了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和世界经济的严重衰退。但随着时间的延伸,世界经济深层次的问题不断暴露,不断加码的刺激政策,尽管缓解了眼前的危机,但却并没有出现人们所期待的经济快速反弹,甚至连人们普遍担心的由于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实施而导致严重通货膨胀的局面都没有出现,反而出现了越来越普遍和不断加重的通货紧缩局面。危机爆发六年之后,世界经济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此起彼伏、整体低迷(甚至是颓废)”的“新常态”。
而在这一过程中,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各国货币竞争性贬值明显增强,国际资本的流动更加频繁,主要经济体更加注重保护本国利益,全球化进程明显受阻甚至退化。金融危机爆发后,有一种很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主要经济体之间投资和贸易的失衡,因此,强烈呼吁各主要经济体推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实现投资、消费和外贸的自我平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全球化的发展,实际上并不一定准确和合理。
众所周知,由于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劳动产品存在不同。剩余劳动的不同以及人们需求的变化,促成了交换的发展。随着剩余劳动的扩大以及交通通信的发展,交换的规模和范围也不断扩大,并最终迈向投资贸易、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发展。全球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提高效率,加强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形成经济共同体,降低交换和沟通的成本,增强世界和平与发展,因此,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次大战之后,两大阵营相互对立、相互隔离的局面严重抑制了全球化的发展。西方阵营在封锁东方阵营的同时,也使自己原材料来源与产成品市场受到束缚,发展的空间受到约束,最终也面临严重的滞胀威胁,并使世界经济增长陷入困境。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中间派国家开始倾向西方阵营,推动改革开放,吸引西方阵营的资本和技术流入,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推动新的一轮全球化拉开序幕。这又进一步加大了东方阵营的压力和内部矛盾,最终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推行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加入改革开放大潮,以其巨大的原材料、劳动力和产成品市场潜力,吸引大量国际资本和产能涌入,推动经济金融全球化高速发展。这种全球化大潮最终推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世界经济进入“黄金20年”发展时期。
但由于人类逐利本性和信息不充分、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全球化高速发展所依托的资本和产能的大规模转移,在推动经济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聚集着产能和流动性过剩的隐患。新的市场空间越大,吸引的产能和资本转移规模越大,就越可能造成严重的产能和流动性过剩,并最终形成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1929年-1933年从美国爆发的“大萧条”和2008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根本上都是如此。
美洲新大陆的开发,特别是美国的崛起(国家制度和地理环境的优越性是重要原因),吸引大量产能和资本流向美洲,特别是流入美国,在推动美国和欧洲经济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改变着欧洲的格局,激化着欧洲的矛盾,推动着欧洲的大革命乃至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又推动更多欧洲产能和资本以及全球人力流向美国,美国在满足自身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同时,又越来越多地转向欧洲殖民地甚至欧洲本土出口产品。但是,一次大战尽管对人员造成严重伤害,但对产能的破坏并不严重,以至于战后欧洲很快恢复生产,这就造成美欧整体上严重的产能过剩(供过于求)。而此前大量聚集产能和资本的美国就更加突出,因此,危机从美国率先爆发,进而席卷欧洲及其殖民地国家,形成骇人听闻的“大萧条”。
几十年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为世界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其规模和潜力远超当年的美洲和美国,而且交通和通信的条件也大大改进,因此,也就吸引更大规模的国际资本和产能不断从过剩的国家和地区流入更具潜力的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资本和产能大规模转移的过程中,不断造成大大小小的金融或经济危机,迫使相关国家为应对冲击而进一步扩大货币投放,最终形成全球性产能和流动性的严重过剩,再次引发全球性金融大危机和经济大衰退。
全球化新思路
必须明确,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并不是全球化本身的产物,而是人类追逐更大利益,但又面临信息不充分、不对称的必然结果,是难以完全规避的规律。不能因为出现危机,就否定全球化发展。实际上,目前世界各国资源潜力和发展水平仍然相差巨大,如果不着眼于全球一体化发展,不能从全球范围充分挖掘潜力,而是仅仅局限于各国国内做文章,是很难突破危机阴霾的。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金融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就更加需要区域化、全球化协同发展的新思维新战略。在这种情况下,“丝路规划”的提出和积极推进,富有强烈的时代意义,也展示出中国领导人的大胸怀、大智慧、大魄力,展示出中国开放包容、主动引领、互利共赢的自信成熟和大国风范。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发展速度,正是坚持改革开放、积极融入全球化大潮的结果。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新格局、新形势,中国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丝路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区域互联互通,努力创建一个包容性巨大的沟通、合作和发展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4日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要求做好“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和统筹协调,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诚心诚意对待沿线国家,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展示中国文明之国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随后的北京APEC会议上,中国更是率先垂范加大资金投入,不仅提出倡议和规划,更注重实干和付出,获得了广泛认同和支持,产生了强烈的国际反响和共鸣。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顺应潮流才能取得良好发展。在推动区域性、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中国也必将更加强大,并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供职于中国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