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源

2014-12-15 14:01:54

曹思源先生以“曹破产”闻名,但他自己曾表示,“破产”在其兴趣爱好中只居第三,第一位是政治改革,第二位是经济改革,“破产”是他为实现这些目标提出的手段之一。曹先生一生为政治体制改革和市场体制改革奔走呼号,身体力行,直至鞠躬尽瘁。

与同代人相同,曹先生也深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熏陶,但他又与同代人不同,并不接受劳动价值论,而是接受“市场定价论”,这在他所处的时代显得难能可贵。曹先生没有被那些传播已久的权威理论捆住手脚,在观念上比他人更早地取得突破,这在于他本性的真实,而经济学的“现实性”在他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今天,人们提起曹思源先生,会冠以“曹破产”“曹私有”“曹宪政”等诸多美誉,这都源于他多年来公开倡导竞争性产业私有化、反复提出数十项修宪建议等不懈努力。

曹先生的经济学思路以常识为基础,但其实用常识来驱除人们脑中的错误观念绝非易事。他理念的核心是“私有化”,把私有化视为社会其他各项事业的前提和保证,而“破产”只是实现私有化的途径之一。1999年,他在香港出版著作《人间正道私有化》,在此书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他大力倡导私有化的努力都是基于非常常识性的判断。其中也许最重要的是对人性的认识,“人是有血有肉、生龙活虎的”,国有制度扭曲人性,将人固定在那里,变成一颗螺丝钉,而不再是一个真正的人,这种制度当然也扼杀了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性,社会自然因而失去活力。

一旦人的创造性被扼杀,就必然导致低效率,曹思源指出“国有经济的实质是一种补贴经济”,由于“企业盈亏与企业员工个人收入联系不密切”,国有经济缺乏内在驱动力,必然导致企业经营不善,需要补贴来维持。他认为国企不像企业,而像救济院,这个比喻在上世纪90年代国企普遍亏损的情况下显得非常形象。相比过去,如今国企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已一改衰败的形象,但其风光依然建立在垄断地位上——享受低廉的资金成本、土地成本和政府项目支持,本质上还是在接受社会“救济”。

曹思源先生力主“私有化”,认为“私有化”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且他也认为“私有化”是中国过去几千年来的“常态”,没有理由去改变这种常态。

在2002年首届“南方民营企业家论坛”上,曹思源先生对企业家说“中华民族的华夏文明是在私有制的浇灌、培育之下发展起来的。没有5000年的私有制,就没有我们中国的今天”,私有制是中国的传统,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走了一段弯路,在解放后模仿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实行国有化,导致国民经济到了几乎崩溃的边缘。

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恢复了私有经济这一传统,它的恢复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有目共睹。这也印证了曹先生的论断:私有经济本身有其内在的生命力,只要政府给其阻力小一点,它就会蓬勃发展。为此,曹思源先生呼应邓小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应该是苏联、东欧那种“国家社会主义”,而应该是“民办社会主义”,也就是以私有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

1992年,曹先生明确指出,只抓经济不问政治的路走不了多远就会碰壁。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将会导致经济改革和市场化遭受挫折。在他看来,走市场经济道路是中国的出路,而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这一思路与哈耶克不谋而合,哈耶克后期转向政治哲学研究,也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

曹思源先生素来不喜空洞的理论,他还提出了一整套具体的改革措施,其中有关国企改制方面的内容尤其引人注目,“破产”就是作为国企改制的一项举措提出的。基于对公有制弊端的深刻认识,他认为国有制与经济规律不符,国企应该通过“破产拍卖”“兼并拍卖”和“股份制改造”,将产权明确到个人,也就是私有化。

现在我们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其实曹思源先生在2002年也提出了“产权多元化是国有银行的根本出路”这一思路。他认为,不仅国有企业需要产权多元化,整个社会的产权结构也需要多元化,甚至应该允许私人资本创办银行。他在2002年预测,到2005年之前“中国的私有银行要遍地开花”,改革的实际进程虽然要比他预测的慢,但也还取得不少进展,如私人资本创办银行的设想已经变成现实。

曹思源先生促进法治进步的贡献也功不可没,在他和许多怀有共同理想者的努力下,《破产法》获得通过,这已众所周知,但也许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从1988年开始就呼吁要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写进宪法,为私有财产提供最根本的保障。在2004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第一次确定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基本原则,与公共财产不可侵犯并列。

在新改革的起点上,曹思源先生的骤然离去是中国改革事业的损失,对于后来者,努力传播改革理念,推进改革实践才是告慰和纪念他的最好方式。

作者为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朱海就/文
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