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一路狂泻,至今已跌去一半价格。
最大的影响,来自以沙特为代表的OPEC(欧佩克),该组织各成员国拒绝限产保价,并继续增加石油产量,使得市场大大降低了对油价的反弹预期。
根据OPEC的数据,今年其将在日产量3000万桶的基础上,再增加220万桶/日,而预测需求量仅会比去年提升100万桶/日。剑桥能源研究协会(IHS)主席丹尼尔·耶金对《财经》记者称,OPEC不像以往那样出手救市,反而任其下跌,是想看看何时到达供求平衡点。
“OPEC国家的脚依然踩着油门,但手已不在方向盘上。”耶金认为,海湾国家优良的财政状况足以令其在低油价下支撑多时,而苦不堪言的却是俄罗斯。
2014年最后一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正在批复一些轻质原油的出口申请,此举将打破该国实施40多年的原油出口禁令。
作为和沙特、俄罗斯齐肩的石油生产大国,美国此举将进一步压低国际油价。
由于长期单一依赖油气收入,俄罗斯经济目前备受打击。因乌克兰危机引发的欧美制裁,更令俄罗斯雪上加霜——俄石油公司既无法获得西方金融机构的融资,也无法获得欧美油企的技术和装备支持。
加大东西伯利亚油气田开发力度,几乎是目前俄罗斯增收的唯一希望。但资金、技术和装备的制约,使其无法通过自身力量实现目标。
“双头鹰”正向中国靠拢。耶金认为,“俄罗斯当前处境十分困难,没太多的路可选,加强远东与中国的合作也是必然。”
无疑,这为长期致力于进入俄罗斯油气产业上游的中国油企创造了良机。多年来,俄罗斯在上游资源领域严防外国资本,导致中国油企收获甚少。乌克兰危机后,尽管仍心存芥蒂,但俄罗斯态度陡变。
2013年6月,俄罗斯最大的独立天然气公司诺瓦泰克(Novatek)与中石油集团签订了一份协议,将向后者出售北冰洋亚马尔LNG项目的20%权益,中石油将获得该项目的长期供应。此前,该项目由诺瓦泰克和法国道达尔共同持有,权益比例分别是80%和20%。
2014年11月9日,中石油又获得俄罗斯巨型油田万科尔10%的股权。万科尔位于俄东西伯利亚北部,日产原油51万桶,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下称ESPO)主要油源之一。
中国油企获得机遇的同时,亦面临巨大风险。俄罗斯整体投资环境不佳,加之其能源政策阴晴多变,为这些投资的前景洒下阴影。
更关键的是,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已经超越争夺资源的卖方市场阶段,进入了卖方比拼技术和市场份额的买方市场阶段。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部分专家认为,中国油企进入俄罗斯上游的战略意义和经济可行性,必须重新评估。
中国油企北进俄罗斯
油价继续下行,对各产油国都是打击,但疼痛程度显然各不相同。
本土的非常规油气开发兴起后,美国重新成为世界产油大国,低油价给其带来一定冲击。该国得克萨斯州石油商的售价已跌至50美元/桶以下,北达科他州的售价甚至跌破40美元。
低油价带来的微薄现金流,无法支撑美国企业进一步扩大油气开采,也不足以激励资本市场为油企融资。但美国又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原油消费、进口大国,亦能从低油价中受益。
以沙特为代表的海湾国家,油气成本低廉,外储雄厚,可确保短期无虞。
正遭受美国第二轮经济制裁的俄罗斯,显然没有前两者的抗打击能力。美国制裁目标直指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 Oil,下称俄油)与诺瓦泰克,禁止美国公民和机构向其融资。三个月期以上的贷款,俄罗斯已无法从西方得到。
数据显示,俄油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背负着500多亿美元的债务,达到甚至超过了整个俄罗斯国家外汇储备(5000多亿美元)的十分之一。
为偿还2014年到期的250亿美元债务,有“石油沙皇”之称的俄油总裁谢钦,被迫向俄罗斯政府申请了1.5万亿卢布的援助。这笔钱,来自俄罗斯多年辛苦积攒的国家福利基金。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认为,中俄能源合作向来是俄遇到困难、有求于中国时才能获得进展。当前的机遇,正在迫使俄进一步向中国开放其上游区块。
中石油2014年底取得俄罗斯万科尔油田10%股份之举,因为战略把握得当,获得了国内部分专家的高度评价。
中国石油大学俄罗斯问题专家刘乾认为,万科尔是俄罗斯首次向中国开放的大规模在产油田,虽只有10%权益,但意义重大。
万科尔油田是俄油在东西伯利亚最大在产油田,且为新千年后开发的新油田,不同于前苏联时期的老旧油田。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公司就曾向俄罗斯表示,希望能在俄罗斯油气上游拥有资源权益。这是中国公司在中亚和非洲等资源国家常用的做法,也符合国际惯例,但该想法始终受到俄方抵制——俄只希望通过原油贸易方式与中国合作,以免沦为中国的资源供应国。
此次中石油获得万科尔油田股份,未来就有可能在该油田公司的董事会中占有席位,也有可能把中国的一些油服企业、装备带进俄罗斯。10%股份虽无决定权,但今后在服务提供和对上游资源的掌控上,至少已有10%的保障。
这和纯粹石油贸易有了质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相比民营企业诺瓦泰克,俄油是俄罗斯大型国有巨头,和其合作,其保障力度和合作效果要好很多。
梳理中俄油气上游合作历史,发现中石油并非领先者。此前在产的油气项目,还有中石化和俄油联合收购的乌德莫尔特石油公司,位于东西伯利亚,中石化占49%股权。中石化还曾和俄油合资成立东方能源公司,获得伊尔库茨克州两处油田的开发许可,但基本没有发现。此外,中石化还持有萨哈林3号维宁斯基区块开采项目25.1%的股份,目前也未投产。
中国油企向俄罗斯油气产业上游的渗透,必定惠及中国的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企业。冯玉军认为,油服在未来合作中会占据更加重要的份额,因为俄短期难以从西方获得先进石油开采技术。
《财经》记者了解到,近期俄油和诺瓦泰克都已派了团队到中国,大量采购油田生产设备。若未来俄罗斯需要进一步发掘西西伯利亚老油田的生产潜力,中国大庆等老油田的增产技术,会有很大用武之地。
中石油俄罗斯公司副总经济师刘贵州表示,中石油一直努力要把国内的钻探公司和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引到俄罗斯发展。2012年,中石油西部钻探公司开始到俄罗斯设置驻点,目前已在亚马尔零下50℃的低温下开钻。钻探之外,俄罗斯油气田还有很多工程建设任务,中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CPE)等企业正在积极实施承包。
刘贵州分析,“等到美国制裁的另一只鞋落下来后,大家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
新风险引发投资价值重审
和机遇相随的是风险,尤其是俄罗斯石油工业整体投资环境的加速恶化及仍然不确定的能源政策。
尽管经济形势堪称“恐怖”,俄罗斯排斥外资的惯性心理却依然难改。早在2009年中俄输油管道启动时,中石油即提出入股万科尔油田,以确保供应,遭俄方拒绝。2013年,中方又提出由中投公司入股俄油,仍遭拒绝。
刘乾认为,中俄石油企业长期以来“相互了解有限”。中俄油气企业只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接触,俄方对中国石油工业的技术力量以及国内外很多大型项目并不了解;而俄罗斯和西方,甚至和印度、越南等国家,在上游的诸多合作都已有几十年之久。
另外,中国油企均是国家石油公司(NOC),在信息公开方面,与国际石油公司(IOC)差距较大。俄罗斯很容易了解IOC们的国际战略、技术能力、决策体系和行为方式,但很难了解相对封闭的中国NOC。
经过多年磨合,当前中俄油气合作开始进入一个比较务实的阶段,政府和企业层面相互间都已有所了解,但“俄罗斯在资源控制权上的防备心理仍然是潜在风险”。
早在中国油企之前,IOC们就已纷纷试图进入俄罗斯,但大部分铩羽而归,成为前车之鉴。
2014年莫斯科世界能源大会上,俄能源部长诺瓦克表示:“俄罗斯油气行业欢迎所有投资者,我们100%透明和开放。”但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俄罗斯和里海能源高级总监塞恩·古斯塔夫森告诉《财经》记者,俄罗斯始终没能明确国家对石油工业运作的监管控制力度,以及外国石油公司和外国资本的作用。
塞恩·古斯塔夫森是《财富轮转——俄罗斯石油、经济和国家的重塑》一书的作者,俄罗斯问题权威专家。“IOC们在俄罗斯做的显然没有设想的好。它们只拥有俄罗斯所有油气产量的5%,这个数字显然远远低于它们在90年代初期进入俄罗斯时的设想。”
21世纪初,IOC在俄罗斯越来越活跃,许多重大交易和收购计划纷纷被提出。这很快引起俄罗斯政府的担忧,并引发政治反应——限制战略领域(含石油)外国投资的一系列立法被抛出。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IOC在俄罗斯石油勘探和开发过程中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尽管它们在全球多数地方很成功。
俄罗斯本土油企,很少雇佣外国专家作为长期雇员,更不会任命其担任高管。一些俄罗斯企业虽然大量雇佣了外籍财务和管理顾问,但目的多是为了管理外部投资者关系,而非提高内部运营和管理能力。古斯塔夫森指出,俄罗斯与世界石油行业的差距依然难以克服。
这一点,从俄罗斯对待“产量分成合同”(PSC)的态度即可看出。PSC,是外国企业向资源国投资油气田开发的国际通行合同形式。
外国石油公司认为,在俄罗斯进行大规模投资开发之前,必须先有一个可以接受的法律基础作保障。俄罗斯虽在1994年通过这样的一个法律框架,但其对PSC始终心存芥蒂。
譬如萨哈林2号项目,尽管是“特批”的“产量分成协议”,但在1999年开采出第一桶石油前,还需要先获得1700个各种各样的法令、许可证和审批。其他两项PSC项目,萨哈林1号和哈里亚加油田的道路,也同样曲折。
普京2000年当选总统后,俄罗斯对PSC的排斥态度更甚。
令人吃惊的是,即便是俄罗斯著名的私营石油公司尤科斯和其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也一直排斥PSC。因此,与俄本土油气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成了留给外国石油公司的唯一空间。
2008年普京卸任总统时,俄罗斯政府对外资的限制已登峰造极,除了个别服务供应商,外企参与俄罗斯新油气项目的可能性为零。
“俄罗斯缺钱时,会鼓励PSC形式,吸引外国油气公司上门开发。但在大项目开发成功后,俄都会强制收回一部分权益,如萨哈林2号项目。”刘乾介绍称,“有时甚至是全部,譬如科维克塔项目。”
此前IOC在俄罗斯的几个PSC合同中,俄罗斯分成甚少。萨哈林1号项目俄油只有20%权益,剩下的全归埃克森美孚和印度国家石油公司;萨哈林2号项目基本没有俄罗斯企业的权益,全部权益由壳牌和三菱、三井共同拥有;科维克塔项目是TNK-BP通过控股子公司折合拥有股权60%多,剩下只有近30%归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政府。
俄罗斯本身的商业规则也很不完善,政府可以随时用税收、环保、甚至签证等各种手段,来迫使外国公司接受俄方的想法。例如BP公司在俄罗斯的合资公司TNK-BP,曾爆发BP与俄罗斯合资方的企业控制权之争,前CEO竟因被诉讼和签证问题,三年无法到俄罗斯上班。
困境之下的俄罗斯,更有动机频繁调整其能源政策,以便在合作中分得更多利益。
日前,俄罗斯把原油出口税降低了70%,但却把资源税提高了70%——资源税的征缴对象是所有在俄罗斯开发资源的人,包括外国企业。因此,就算外国企业进入俄罗斯上游,获得一定资源控制权,但成本也大幅攀升。
中国油企亦面临同样风险。“可能的避险方式,是不要显示出对资源过分的贪心,在项目控制权、股权的争取上保持克制。”刘乾称,“你必须把项目的大部分利益都让给俄罗斯人。”
另一个巨大风险,在于西方制裁时间和强度的不确定性。但刘贵州认为,西方的制裁对中国进入俄罗斯上游而言,“小了是挑战,大了是机遇。”
潜藏的风险,让中国部分石油专家开始质疑进入俄油气上游的战略意义。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卫东则指出,随着进入买方市场,当前国际石油工业的竞争已经不是资源竞争,而是技术和市场份额的竞争。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国王政策研究所主席尼克·巴特勒认为,国际石油工业中象征资源国对油价影响力的OPEC时代已经落幕,供需结构向买方市场转化。
随着替代能源的发展,石油时代本身也已开始走向尾声。在1965年正式接替煤炭成为最重要的能源时,石油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是37%,现在只有32.9%,且仍在持续下跌。中国的强劲需求曾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但随着中国进入“新常态”,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尽管仍会增长,但势头已不复当年。
不久前,国际能源署(IEA)将其对全年石油需求增速的预期,下调至五年来的最低水平。
“俄罗斯的石油资源还不等开采完,就可能会像胶片相机被数码相机替代一样,被新能源替代。”陈卫东说。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部分专家认为,中国油企进入俄罗斯上游的意义和经济可行性,必须根据新参数进行重新评估,并调整相关投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