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欲乃信心之本

2015-01-26 13:25:01

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不仅牵动国人的神经,也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也因此,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21日在达沃斯论坛的讲话也格外引人注目。

李克强重申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其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表述是“改革开放和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发展的最大动力。”这与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后的首次讲话一脉相承,习近平当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今看来,这一目标正在具体化为动力。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一再证明,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是推动发展,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变革的最大动力。当年正是中国农民自发的“包产到户”试验、返城知青的自找就业门路和沿海民众大规模的“逃港潮”,在某种程度倒逼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启动。

李克强也回顾指出,30多年前的中国农村改革,放开搞活,让农民自主决定生产经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结果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吃饭问题。制度创新激发了亿万人的创造力,也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

正是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和首创精神,一再将中国经济从一次次的低迷状态中“出人意表”地拯救出来。1990年中国经济走低,面临通缩前景,但当年空调等耐用消费品销量快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市场,以致有经济学家表示,应该给空调等商品颁发“抗通缩奖章”。

1998年后,中国经济陷入阶段性低迷,以民企为主力的出口大潮再次拯救中国经济,其中2000年外贸增长26%,一改中国经济颓势。政府部门人士连连惊呼“没想到,没想到”,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前往江浙等地考察途中也感叹,“我们来晚了。”

近年来受“三期叠加”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出现下滑,但就业等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为经济结构调整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如李克强所言,去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在经济放缓情况下不减反增,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都呈下降。这其中服务业的发展居功至伟,而民营电子商务公司的一枝独秀所激发的创业和相关就业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而这同样不是政府规划的结果。

通观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经济发展的起伏涨落,不难发现,凡是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和首创精神与上层建筑改革节奏相匹配的阶段,中国经济便会迎来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会持续提高,而那些发展不好的年份,除了受周期性因素影响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上层建筑与人民的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要么以GDP为导向偏离了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目标,比如各地大规模造城运动下的强征民地,不仅恶化了干群关系,更因为级差地租分配过程中的与民争利,导致城镇化潜力被提前透支;要么既得利益集团把持各种资源,造成权贵资本主义滋生,妨碍资源流向最有效率的部门,扼杀整体经济活力,并造成经济结构长期失衡。

也因此,李克强在达沃斯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培育打造新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能释放民智民力,扩大内需和居民消费,增加社会财富,增进大众福祉,更重要的是,让所有人都有平等机会和舞台实现人生价值,推进社会纵向流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从这个意义上讲,反腐常态化,不仅不会拖累经济增长,反而为经济增长增添动力,因为反腐将清除权贵资本主义对市场的把持,缔造全民公平创富的环境。

李克强还指出,中国城镇化率比发达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又一个重要提醒。

城镇化凝聚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李克强曾指出,他出身农民,深刻理解农民对于过上城里人生活的渴望与向往。上任之初,在被问及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时,李克强也曾信心满满地指出,有改革红利,叠加城镇化潜力,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可保无虞。

当前妨碍城镇化潜力充分实现的阻力,主要在于农民对于自身财产权的支配受到各种限制,比如宅基地流转范围的严格限制,不仅妨碍农民“带产进城”,更不利于推进的是城乡资源的对流。事实证明,不让农民获得真正意义上完整的财产权,非但不能保护农民的利益,而且还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发展权,对农民财产权流转的严格限制和对农地农房的强征强迁长期共存,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如何让人民真正享有完整意义的财产权和支配权,让人民在城镇化进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地位,让他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权利得以充分实现,将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未来表现。正如李克强所指出的,城乡和区域发展空间广阔,国内需求潜力巨大,以中高速再发展一二十年,中国的面貌就会持续改善,也会给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之本 所欲 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