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该帮助颠覆石油美元吗

2015-02-09 13:40:42

当一些利益相关者为国际油价近期的小幅反弹欢呼时,多数市场人士对油价长期走势的判断并未改变:石油严重供过于求,油价仍将处于下行趋势。

国际油服巨头贝克休斯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30日,美国石油钻井平台已关闭94口。其中,美国大型油田德州二叠纪盆地损失最为惨重,共关闭了25口。法国道达尔公司宣布,2015年投资将比2014年减少10%,即减少30亿美元。

但OPEC的供应量仍在逆势增加。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的CEO克劳迪奥·德斯卡尔西在上个月底的达沃斯年会上表示,OPEC就像是全球石油界的央行,现在它到了必须要调整政策的时候。否则,就会把许多投资挤出去。

但这无法打消一些产油国的“末日心态”。天然气等更清洁的能源对传统石油市场蛋糕的切割,使以OPEC为代表的产油国闻到了石油时代落幕的气息。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他们仍然开足马力生产。

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结构,已经发生深度改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成为全球“硬通货”的石油,地位有不保之虞。

另一个问题随即浮出:随着人民币等强势货币的国际化,以及部分国家对石油美元计价结算的挑战,延续了几十年的“石油美元体系”是否也会逐渐式微?

对石油-美元贸易体系的稳定性提出质疑和挑战,这已不是第一次。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英国《独立报》曾撰文称,由海湾阿拉伯国家牵头的部分国家,计划于2018年前实现通过“一篮子货币”来取代美元进行原油交易。

这“一篮子货币”,包括日元、人民币、欧元、黄金,以及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简称GCC)国家的新统一货币。GCC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阿曼和巴林。

伊朗和俄罗斯一直公开反对石油-美元贸易体系,但沙特等其他主要产油国始终支持美元作为石油的计价和结算货币,也否认曾就改变美元计价原油贸易一事进行过讨论。

石油作为以美元计价结算的全球大宗商品,其“硬通货”地位在于其需求刚性之强和价格弹性之小。中国部分接近决策层的专家认为,石油的“硬通货”地位正不断被削弱,美元将难以通过与石油的挂钩而维护自身的稳定与主导地位。石油与美元互为投资避险对象的反向关系,也将难以为继。

从长期来看,石油-美元贸易体系面临的挑战显然越来越大。但诸多专家告诉《财经》记者,对中国而言,融入现有贸易体系,更为现实和有利。

“硬通货”变软

在整个20世纪中,石油几乎没有经济有效的替代品,这使它成为国际贸易中公认的硬通货。

在1972年,著名智库罗马俱乐部(Club of Rome)发表了《增长的极限》,预言经济增长不可能无限持续,原因在于全球石油储量仅够“再用20年”。但此后全球石油工业的发展显然否定了这一预测。由于勘探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可开采的石油储量从来不稀缺。只是受到金融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会出现价格的大幅变化。

中海油首席研究员陈卫东向《财经》记者指出,此轮油价下行的主要原因,在于以天然气为主的替代能源的发展,使石油供需格局产生深刻变化——石油的蛋糕因天然气的普及而变小,石油时代进入尾声。

因此,OPEC国家与其他产油国,包括因页岩油而成为新产油大国的美国,开始激烈争夺未来有限的市场份额。同时,乌克兰事件等地缘政治变动也成为影响因素。

以目前全球四个石油日产量超过千万桶的国家沙特、俄罗斯、美国和中国为例。除美国作为自由市场国家受到低油价影响,部分小公司破产外,沙特已明确表示不会减产,俄罗斯更在大力鼓励石油出口,且刚刚减掉了出口税的70%,并把这部分税收转移到了资源税上。去年俄罗斯产量平均为1100万桶/天,基本达到原苏联时期的最高产量。

中国作为全球排行第四的石油生产国,产量也达400万桶/天。中国石油公司几乎没有减产的可能,中国产量较大的主要油田均为大庆、胜利等老旧油田,这些老油田一旦减产,产量将再也无法恢复。

过去十年,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在海外投资额超过1500亿美元,这些投资产生的份额油,目前接近300万桶/天,而中国投资所撬动的产能则另有300万桶。因此陈卫东指出,中国海内外的实际产能应有1000万桶/天。

而且,中国石油公司在海外投资的油田,大部分签订的是回购合同,而非产量分成合同(PSC)。在这种合同下,产油国是根据中国公司的产量和成本来付钱的,因此中国公司不可能减产。

而在需求方面,欧洲的石油消费量已经连续数年下降,美国的石油消费量也已基本达到顶峰,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发展开始减速,印度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纷纷取消了燃油补贴……

业内诸多专家认为,石油供大于求的格局,恐将继续维持相当一段时期。

在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范必看来, “石油和美元之间相互避险的反向关系长期以来已被视为经济规律,但这个规律能否维持到下一个经济周期是存疑的。”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且有刚性需求的能源,石油确有避险功能。但当全球石油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状态,而不再是硬通货时,其需求刚性以及与美元之间的关联关系还能否成立,需重新评估。无疑,这对已有40余年历史的石油-美元贸易体系构成了挑战。

挑战“石油-美元体系”

石油美元的紧密挂钩,源于上世纪70年代。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紧接着,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全球油市剧烈动荡。此间,美国与沙特单独签订了一系列“不可动摇”的秘密协议。沙特同意,继续将美元作为出口石油唯一的结算货币,并且沙特购买美国国债;作为交换,美国将保障沙特王室的统治和领土安全。

借此,沙特进入全球石油权力结构体系的核心区域,并获得硬通货货币的稳定收入。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OPEC其他成员国不得不跟着接受了这一协议。

从此,美元与石油“挂钩”成为全世界必须接受的现实,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都必须把美元作为储备。在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看来,正是这一系列协议,奠定了美元在国际石油交易计价货币中的垄断地位。

“该协议的实质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美国通过美元兑石油等大宗商品交易货币的垄断地位,来维系和巩固美元的霸权地位。”

其后,欧美推出的各原油期货也均与美元挂钩。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分别于1983年和1988年推出WTI和BRENT原油期货,均使用美元作为计价、交易和结算的货币。这两种期货,因交易量和影响力巨大,成为美国和欧洲的基准原油合约,进一步强化了石油美元体系的稳固度。

和建立美元、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同,美国从未宣布过美元与石油直接挂钩。但美元却实实在在垄断了包括石油在内的所有大宗商品交易的媒介地位,进而得以控制油价。

这种对美元的长期依赖,让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都必须有大量美元储备,石油输出国手握大量美元,却只能再投资到美国经济,中东诸国一方面在为美国经济的繁荣作贡献,一方面还得承担美元贬值的风险。

欧元的诞生,曾让欧佩克及消费大国萌生过摆脱美元的想法。2000年,伊拉克改用欧元为石油贸易计价;2006年伊朗建立了以欧元为交易和定价货币的石油交易所;委内瑞拉更绝,直接以石油和十几个拉美国家建立了“易货贸易”机制;俄罗斯和日本则都在本国建立石油交易所,开始推广本币作为支付结算的货币。

除了日本是希冀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推广日元之外,其他石油输出国的脱钩美元尝试,均带有强烈的政治反美色彩。而沙特不支持这样的尝试,逻辑也很合理——既然石油是需求弹性极低的、稀缺的工业血液,自然要与最为国际化的硬通货美元捆绑在一起。而日元因为波动性太大和高昂的交易费用,根本无法取代美元在石油贸易中的地位。

但目前,国际油价探底到40美元-50美元区间后,石油-美元体系开始再次受到强烈冲击。

在供需关系上,石油不再如此前数十年那般稀缺。阿尔法集团董事长米哈伊尔·弗里德曼撰文指出,过去数十年鼓吹石油枯竭论,让人类一直致力于寻找石油的替代品,生物能源、风能、油砂、页岩等领域的革命性发展,让石油不再高高在上。几大产油国为了与非常规油气争夺市场时间和空间,开足马力生产,即使在油价下行周期也坚持不限产。

调查显示,OPEC的1月日均产量为3037万桶,高于去年12月修正后的3024万桶。虽然伊朗和委内瑞拉等成员国担心收入下滑,但OPEC在去年11月的会议上仍决定,为保住市场份额而不减产,维持3000万桶/天的产量不变。

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结构,已经发生深度改变。另外,人民币的力量也不可低估。在过去十几年的飞速发展中,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消费大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将越来越善于利用自己在需求端的体量优势,就如同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

中国抉择

中国不少石油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目前身为全球第一大石油净进口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在国际石油市场却没有相应的影响力,对国际油价也缺乏话语权,终究十分可惜。

但是,尽管石油-美元贸易体系的稳定性日益受到挑战,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却认为,打破美元在石油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并非适逢其时。

从历史上看,争取石油定价权绝非一年两年之功。中国既不掌握资源主导权,也不掌握货币主导权。就当前阶段而言,融入这一贸易体系,或比另起炉灶更符合中国的利益。

民生证券总裁助理、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向《财经》记者指出,石油-美元贸易体系是将石油生产和消费两个链条连接起来的世界政治经济结构。其背后,是两个契合得非常紧密的复合链条:一是化石能源为核心的能源利用方式所决定的全球生产链条;一是美元为核心的全球货币体系支撑的美国式消费链条。

第一个链条,决定了产油国之间很难有默契,容易造成生产的过度扩张。第二个链条,决定了美元的主导地位必然对石油生产的无节制扩张推波助澜。

作为金融市场最发达的国家、主要的石油进口国和石油工业实力最强的国家,又拥有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货币,美国主导建立的石油贸易体系,也决定了国际油价的运行机制和油价本身。

中国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冲击,正是由上述两个链条同时紧张所引发。接续其中一条,而忽视其余一条,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一直是中国建立石油本币贸易体系的“软肋”。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动荡后,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与美元汇率的大幅度波动,让中国日益不安,人民币国际化由此被提升为国家战略。

尽管伊朗等产油国明确表态接受人民币和欧元进行石油贸易结算,但多数产油国对人民币汇率风险的担忧,始终是个障碍。

此外,在当前贸易体系下,伊朗也仅仅能做到原油不用美元结算,但原油的价格还是以美元为基准,美元仍是计价货币,只是结算时把美元折算成欧元或人民币来付款。这对美元-石油的体系会有影响,毕竟伊朗买进美元的需求变小,但对石油-美元贸易体系不会有根本影响。

管清友曾建议,大力推行石油交易的人民币结算,建议中国借鉴伊拉克、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国经验,与中国一些重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国实行易货交易。

利用此轮低油价周期,中国政府也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原油期货交易。想建立本币石油贸易体系,中国必须依托原油期货作为交易平台。

《财经》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获准将推出的原油期货,与国际主流期货交易所不同,届时很可能使用人民币计价、人民币结算。如果该期货合约价格成为亚太区域原油交易的权威定价,无疑将对石油美元体系形成冲击。

但是,一些专家也认为,由于国内石油市场没有放开,缺乏实际交易主体参与,这一平台短期内很难发挥实际作用。

管清友认为,中国独力创建自己的石油贸易体系很难,并非“最优选择”。未来的最优选择,还是要融入美国主导的石油-美元贸易体系中,“另起炉灶的成本太高,失败的可能性太大。”

另外,融入美国主导的石油贸易体系,并不意味着完全丧失议价权。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潘英丽指出,从改革开放30余年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中国曾经是美元本位制的最大受益者和铁杆支持者。中国通过“先贬值后钉住”的汇率政策,再加上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廉价劳动力等有利条件,促进了外国直接投资及来料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入WTO后,更是借助美元贬值趋势,实现了出口拉动的高速经济增长。美元霸权赋予美国的国际购买力,也进一步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中国既没有这样的筹码,也没必要付出这种代价。”管清友称。

《财经》记者 李毅 施智梁/文
中国 颠覆 石油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