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渡河

2015-03-01 18:54:49

蝗虫让人想到历史上遮天蔽日的“蝗灾”。它像洪水一般席卷,留下农夫呼天抢地的惨象。

漫长的蝗灾的记忆和文化积淀,使蝗虫与灾害建立了单向的固定联系,类似于条件反射式的“意义自现”。单就蝗作为昆虫而言,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还有可爱的一面。小时候特别喜欢到野地里捉蝗虫,那是一种颜色呈碧绿或赭黄、特别能蹦的有趣的虫子。它的复眼虽没有蜻蜓那般灵敏,但捉住它并非易事——它飞起时翅膀会在草野的上方起一痕嫩绿的颤晕。后来“文革”来了,大人们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秋后蚂蚱,蹦不了几天。”不过,蝗虫没划入“四害”,侥幸漏网。

后读陈独秀《湖南人底精神》一文,自述自己蹲北洋监牢时,忽想到当下湖南人死气沉沉的景况,不禁自言:湖南人的精神哪里去了?他借用杨度的一句话,就是“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为此他引用一篇法国小说对蝗虫渡河的描述:你见过蝗虫,它们怎样渡河吗?第一个走下水边,被水冲去了,于是第二个又来,于是第三个,于是第四个……到后来,它们的死骸堆积起来,成了一座桥,其余的便过去了。

法国作家这样写蝗虫渡河,更像是一篇寓言文字。独秀先生意在阐明,人类渡河前行的历史与蝗虫前仆后继“搭桥”颇为相似。那些将生命融入桥梁的人,连脚迹也不曾留下,却将真生命留在了桥上——那座桥才是无数渡河勇士的真生命。他觉得非如此无以表现湖南人的精神,因此将王船山、曾国藩、罗泽南视为“蝗虫”,黄克强、蔡松坡等人亦视为“蝗虫”。而陈独秀自己更是一只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蝗虫”!

当年独秀以“蝗虫”为喻,需要勇气。陈的故乡怀宁县也屡遭“蝗灾”,在县城东门和北门都有供奉灭蝗之神的庙。东门的那个庙叫“八蜡庙”。灭蝗之神叫刘猛将军,据说他朝天挥剑即能驱除蝗群。一遇蝗灾,官吏们就战战兢兢,前呼后拥地来此叩头祈祷。因此北门那个庙干脆就叫“刘猛将军庙”。但法国小说中的这段话颠覆了他对“蝗虫”的印象。

在胡适看来,语言的僵化和诡异均源于所谓“名教”:说某人是“忠实同志”,便是教人“拥护”他。说某人是“军阀”“土豪劣绅”“反动”“反革命”“老朽昏庸”,便是教人“打倒”他。故“忠实同志”“总理信徒”的名,要受到“拥护”。“反动分子”的名,要被“打倒”。故今日墙上的无数“打倒”与“拥护”,其实都是要寓褒贬,定名分。不幸的是,今天要打倒的,明天却又在拥护之列了;今天的忠实同志,明天又变为反革命了。

问题是,“名教”是怎么来的?适之先生仅仅追究到“必也正名乎”的孔夫子那儿,并不能令人满意。

1958年茅盾在长春发表讲话,指陈文艺创作僵化时举了一个用词的例子,他说荷马史诗中曾用“像苍蝇一样勇敢”来形容士兵前仆后继,中国作家是不敢也不可能这样写的。为什么形容勇敢不用老虎、狮子,而用苍蝇?因为用老虎狮子陈旧,用苍蝇是新鲜的,苍蝇见了糖或血就聚飞来,赶走了又回来,坚韧得很,适合形容一群兵不断扑向一个目标的情形,使人看了就会发生活泼泼的联想。

讲完后,茅盾又郑重声明:他无意用苍蝇来形容今天的勇敢战士,若这样形容就很不妥当了。茅盾心有余悸并非没有根据:几年前他也曾如此说,结果收到不少来信,指责他把战士比作苍蝇是诬蔑“我们的战士”。

想想看,苍蝇当时被列入“四害”,谁敢“像苍蝇一样勇敢”?谁敢用它来形容“我们的战士”?后来茅公在公开场合变得沉默,不再说“出格”的话。后来他主持的文化部被“最高指示”点明是“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和“外国死人部”,他因此被免去部长一职,就此搁笔直至老死。

家人在整理茅盾遗存的日记时,发现里面搜不到任何“刺儿”,比大风刮过旷原还要干净。

不得不承认,社会的上层建筑确实存在一个巨大的过滤网。这个网遵循的法则是“同胜异汰”——任何异物、异见、异词甚至异味都休想透过它。久而久之,网内存活的一切(包括语言)都类似醉虾那般形活实死,无比鲜艳,却了无生气!

作者为文史学者

苍耳/文
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