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集团美国上市后,其董事局主席马云开始着手实现他的下一个构想——推动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下称“蚂蚁金服”)上市。此举会否在若干年内为中国催生一家近万亿元市值的互联网+金融双料标杆公司,金融界和互联网同业莫衷一是。
2月3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称,他希望蚂蚁金服能在某个时候于亚洲市场挂牌上市,但具体上市日期或地点尚未决定。马云表示,“蚂蚁金服今天还只是个婴儿,但有很大的潜力。现在就说它会嫁入谁家还为时过早。”
《财经》记者独家获悉,蚂蚁金服上市前A轮融资于去年底开始,该计划代号为“启航项目”,由中金公司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在A轮融资中,蚂蚁金服拟采取非公开增发新股的形式来增资扩股,其增发的新股占增发后总股本的10%。
按照中金给出的估值测算,蚂蚁金服本次引资10%对应的投资对价大体在170亿元-200亿元左右。因此,蚂蚁金服整体估值在1700亿元-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这还是67%的股权估值,如果算上可能预留给阿里巴巴集团的33%的股权的话,整体估值在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约合500亿美元。
回想今年1月,阿里与国家工商总局有关平台售假的争论,令阿里市值在几天内减少几百亿美元,随时引爆的美国股东有关证券欺诈的集体诉讼,可能对阿里的股价及商誉造成更大威胁。
但这并没有影响投资人对阿里羽翼下的蚂蚁金服的热情。
尤其是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向全国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了“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这个现象,从国家高层到普罗大众,都感受到了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改变,互联网金融展现了其激活传统金融改革创新的巨大活力。
对于刚刚开启IPO征程的蚂蚁金服来说,这无疑是一股政策东风。
目前,社保基金、邮储银行和国开金融已经入场本轮融资。《财经》记者获悉,除了这三家机构以外,还有其他的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也正在和蚂蚁金服进行洽商,相关谈判正在陆续达成。
据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蚂蚁金服希望引入具有战略协同价值的投资者。因此,国字号的金融机构颇受青睐,在整个谈判的过程中,蚂蚁金服显得自信而强势,在谈判的条款上鲜有让步。
业界推测,蚂蚁金服最有可能在中国内地A股或者港股上市。《上海证券报》援引相关资料指出,蚂蚁金服的内部目标是2017年在A股上市。通常来说,A股会给企业更高的估值,港股则有更便利的融资机制,但这种优势可能会随着A股融资机制的改革而下降。
去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创出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IPO,这对包括中国监管层在内的市场各方冲击较大。《财经》杂志此前曾报道称,鉴于创业板市场的制度安排仍难满足中国互联网企业境内上市的需求,国务院曾要求证监会会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研究中国互联网企业境内上市的改革方案(详见2014年第32期《财经》封面专题文章“创业板新节点”)。
例如,深交所就一直力争放宽互联网企业或高科技企业上市条件,其A股的互联网板块亦绸缪多时。一位深交所内部人士透露,蚂蚁金服确实与深交所有过接触,但最终选择在哪里上市是企业自己的决定。在他看来,如果A股注册制改革推进顺利的话,蚂蚁金服这样的公司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上市,融资都会很便利,境内外的优劣势可能出现转变。
无论上市地选择何地,蚂蚁金服IPO如获成功,无疑预示着这个时代对互联网金融最高规格的拥抱。
关联关系待解
2月10日上午,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蚂蚁金服CEO彭蕾一道现身证监会,为证监会内部干部作了一场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演讲,身穿一身蓝色针织衫的马云,再次表达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
不可否认的是,蚂蚁金服如果能在2016年或者2017年在A股上市的话,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示范意义不可小觑。
但接近交易的相关专业人士指出,由于蚂蚁金服与阿里巴巴集团有复杂的协议关联关系,其上市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厘清,在目前的体制情况下还比较困难,即使未来A股进行注册制改革,与证监会沟通顺畅与否也十分关键。
要厘清阿里与蚂蚁金服之间复杂的关系,就要从支付宝的“私有化”说起。2011年5月,为了能够获得央行的支付牌照,马云将支付宝从阿里巴巴分拆出来,即支付宝“私有化”,在与雅虎、软银等阿里巴巴的股东达成了补偿协议之后,马云将支付宝纳入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由马云和谢世煌共同出资设立。
2013年初,阿里巴巴集团开展了事业部制改革,支付宝被归入到了小微金服事业部,而后者正是蚂蚁金服的前身。2013年3月,支付宝的母公司——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宣布将以支付宝为主体筹建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并且进行股权调整。
2014年6月11日,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正式成立,目前,蚂蚁金服的股东有杭州君瀚(53.25%)、杭州君澳(42.14%)和上海祺展(4.61%)。杭州君瀚的LP是马云和谢世煌,杭州君澳的LP是刘振飞、吴咏铭、陆兆禧、彭蕾等阿里高管,这两家合伙企业背后共同的GP是马云控制的云铂投资。
2014年8月13日,在阿里巴巴集团上市前夕,曾修改招股说明书,力图厘清阿里巴巴和支付宝之间的关系。更新的招股书显示,阿里董事会、软银、雅虎、蚂蚁金服各方通过了新的协议,这份协议对蚂蚁金服与阿里巴巴集团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了复杂的规定,并可能对未来蚂蚁金服在中国的IPO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协议规定,阿里巴巴集团将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出售给蚂蚁金服,作价32.19亿元,而就此次一并出售的相关软件系统和服务,蚂蚁金服需要向阿里巴巴支付7年的相关费用,具体金额为其小贷业务日平均贷款余额的2.5%。
更重要的是,协议还就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作了复杂的协议规定。简言之,阿里巴巴集团有权永久要求蚂蚁金服每年支付税前利润的37.5%。在蚂蚁金服中国合格IPO时(首次公开发行的估值超过250亿美元,融资金额超过20亿美元),阿里巴巴有权选择继续要求蚂蚁金服每年支付税前利润的37.5%,或者终止“利润分享”权利,改为要求蚂蚁金服一次性支付费用,金额为IPO时蚂蚁金服37.5%股权的总价值(应不低于250亿美元×37.5%=93.75亿美元),或者取得蚂蚁金服IPO时33%的股权。
由于协议中阿里有权在蚂蚁金服上市后获得33%股权的规定,本次融资实际上是在剩余67%的股权价值上进行增发。据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即便与阿里巴巴集团有着分享利润或股权的协议,投资者依然高度认同蚂蚁金服的投资价值。
估值几何
《财经》记者获悉,按照中金给出的估值测算,蚂蚁金服本次引资10%对应的投资对价大体在170亿元-200亿元左右。因此,蚂蚁金服整体估值在1700亿元-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这还是67%的股权估值,如果算上可能预留给阿里巴巴集团的33%的股权的话,整体估值在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约合500亿美元。
而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在一份鼎晖基金给出的融资推介报告中,蚂蚁金服投前估值预计2000亿元人民币-2500亿元人民币(约350亿美元-400亿美元),融资金额200亿元-250亿元人民币,对应公司10%的股权。
在上市前的A轮融资就达到了约500亿美元(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估值水平,考虑到IPO时的估值溢价,投资者对于蚂蚁金服上市后的表现更寄予厚望。加之A股市场明显较高的估值水平,一些投资界人士认为,蚂蚁金服上市后有可能接近阿里集团的估值,成为A股市场上罕见的近万亿元市值的互联网+金融的双料标杆公司。
目前,阿里集团的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约合1.3万亿元人民币)。一些乐观投行人士估计,若蚂蚁金服在并购整合方面有新的大动作,其盈利能力持续上升,在A股上市后其市值可能有望超过股份制商业银行,成为A股市值前十名公司。根据交易所的数据,截至2月12日,工商银行A股市值为1.16万亿元人民币,总市值约合1.6万亿元,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值多不到万亿元,它们均有可能被蚂蚁金服赶超。
但是,上述分析也被其他的投资界人士认为是鼓吹泡沫。一位私募基金经理提醒,蚂蚁金服的100亿元净利润不是现在,而是预期到2017年,即使按50倍市盈率计算,蚂蚁金服两年后的估值不过5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若更合理估值,上市后恐怕应当在3000亿元人民币市值(约合500亿美元,与目前A轮融资的估值相同)。
《财经》记者获悉,截至2014财年末,蚂蚁金服的资产总额为271.7亿元,2014财年调整后的净利润为26亿元左右,调整后净利润率为26%。
但更多的投资人认为,对于蚂蚁金服这样一个旗下有支付宝、余额宝的企业来说,500亿美元的估值比较便宜。
从蚂蚁金服的“兄弟”公司阿里巴巴集团在美上市的情况来看,投资者对于阿里巴巴的投资价值比较认可。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价92.70美元,较发行价68美元上涨36.3%。以开盘价计算,阿里巴巴市值超2282亿美元。2015年2月11日,阿里巴巴的收盘价为87.1美元,市盈率接近50倍。分析人士指出, A股的估值比美股更高,如果蚂蚁金服在A股上市的话,有望获得更高的估值。与此同时,新业务的开展和并购等资本运作的开展,也会为蚂蚁金服加分。
一位前阿里系资深员工说,假如蚂蚁金服只有一个支付宝的话,其500亿美元的估值仅相当于阿里巴巴集团在美上市市值(2000亿美元)的40%,可以说是一个公允价值,如果再算上其他的业务板块的话,估值并不算高。
蚂蚁金服脱始于支付宝。支付宝集中了马云的“精兵强将”,在整个阿里帝国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相比淘宝和天猫,其品牌美誉度更高。同时,支付宝还是目前阿里系在无线端最强的流量入口,具有阿里系中最强的技术体系和架构能力。
咨询公司iResearch调查显示,在2014年第三季度在线支付市场中,支付宝占了49.2%的份额。在移动支付领域,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支付宝更是占据了82.6%的市场份额。更为重要的是,支付宝已经基本连接了中国所有的商业银行,成为了事实上的转接清算机构,如果一旦中国转接清算市场放开,其很有可能获得转接牌照。
除了支付宝以外,蚂蚁金服旗下还包括了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小贷、芝麻信用及筹备中的浙江网商银行等。
但也有人对蚂蚁金服的发展前景表示谨慎。一位投资人指出,从金融本身的核心竞争力来看,蚂蚁金服目前的优势主要集中于支付结算、消费信贷和对商户的贷款上,其在资产端上与传统金融机构尚存差距,还没有形成“前店后厂”的能力。此外,蚂蚁金服虽在征信方面积累多时,但以国内目前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来看,离真正的颠覆式创新尚有距离。
但更多互联网行业分析师认为,蚂蚁金服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平台战略,这在未来极具价值,一位资深PE投资人说,蚂蚁金服最大的优势在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方面的领先实力,这方面潜力巨大。
“国家队”入场
马云曾在2015年初表示,“蚂蚁金服今天还只是个婴儿,但有很大的潜力。现在就说它会嫁入谁家还为时过早。”话虽如此,但蚂蚁金服对于投资者的寻找已经开始。
解析蚂蚁金服对于投资者的选择,对于把握这家新锐公司的未来价值至关重要。从战略协同等方面的因素考虑,此轮融资其主要选择了“国家队”。
《财经》记者获悉,为了寻找潜在投资者,中金公司在融资初期就曾为蚂蚁金服选定了20家左右的具有国字号背景的金融机构或者产业基金。
在经过初步选择后,蚂蚁金服于2014年12月26日向入围投资者发出交易程序函,随后向这些投资者开放了在线资料库,该在线资料库中包含投资蚂蚁金服的价值分析报告,蚂蚁金服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等资料。接着,入围投资者又与蚂蚁金服进行了双方法律文件草稿的磋商反馈、管理层访谈等步骤,并在2月初提供了最终报价函等文件。
据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蚂蚁金服希望引入具有战略协同价值的投资者。因此,国字号的金融机构颇受青睐,在整个谈判的过程中,蚂蚁金服显得比较强势,在谈判的条款上鲜有让步。
事实上,在此前支付宝陷入股权争议时,阿里巴巴集团就引入了中投公司、中信资本及国开金融,这些机构既抬高了阿里巴巴集团的“身价”,其所提供的资金也帮助马云完成了支付宝“私有化”的过程,而在阿里巴巴集团上市之后,这些机构收获颇丰,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在此次“启航项目”所引入的众多国字号背景的投资者中,入股比例最高、最受关注的是社保基金。
作为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社保基金管理着超过万亿的资金,其投资收益专门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人口红利逐渐减少,拓宽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已经迫在眉睫。
蚂蚁金服这样成熟的互联网企业无疑是社保基金重要的投资对象。在2014年10月30日举行的“2014光大控股投资年会”上,社保基金副理事长王忠民就表示,互联网企业目前已经有了很好的盈利模式,未来社保基金看好互联网领域投资。王忠民还特意提到了阿里巴巴,他说,如果社保基金之前投资了阿里巴巴,可能已有了很不错的投资成果。
错过了阿里巴巴,社保基金不愿意再错过蚂蚁金服。《财经》记者获悉,在蚂蚁金服再融资的过程中,双方始终保持着紧密沟通。为了推介蚂蚁金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带队拜访社保基金理事长谢旭人,在随后双方达成的投资意向中,社保基金投资额约占增发后股本总额的5%,这个入股比例要高于其他投资者。
这是一桩双赢的买卖。
一位资深投资界人士表示,蚂蚁金服上市时间为期不远,社保此时入股盈利的确定性很大,这种投资与社保基金稳健的投资风格相一致。
将这种确定性比较高的钱让社保赚,蚂蚁金服有其自身的意图。对于出身“草根”的蚂蚁金服而言,引入国家队一方面可以替其“背书、站台”,为其以后的上市“铺平道路”,另一方面,这些战略投资者自身的比较优势,也能和蚂蚁金服形成协同效应。
美国未来学家凯文·凯利在其《新经济新规则——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一书中指出,通过未知的峡谷只有一种可靠的策略,那就是结伴而行。成立已久的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时,应该与数十甚至数百个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尽量寻找网络和共同目标,通过建立网络来分散风险。
事实证明,当互联网公司与传统金融公司展开合作的时候,思想的碰撞会带来耀目的火花,并推动“从0到1”的实质性创新。
在与支付宝合作以后,天弘基金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业界在看到天弘基金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其在系统、数据运用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天弘基金互联网金融产品部副总经理李骏曾表示,天弘基金要根据实时数据分别对下一个交易日和下一个月的申购情况和赎回情况作出预估,目前每天的误差在3000万左右,这对一个数千亿规模的基金来说,误差比例是相当小的,而这个能力就是天弘基金与阿里团队砥砺出来的。
这种战略协同的作用在与金融机构合作时更加明显。蚂蚁金服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上的底层技术优势可以输出给这些金融机构,同时其流量和渠道优势也为传统金融机构所看重。而传统金融机构线下网点、金融产品生产的能力又可以为蚂蚁金服所用。
此番引入邮政储蓄银行就体现了这种思路。邮政储蓄银行作为一家在中国网点最多的银行,在城市、县域和农村都有着广泛的网点,特别是其对农村市场的下沉,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这种资源禀赋非常符合蚂蚁金服乃至整个阿里巴巴集团进军农村市场的战略,而邮储银行自身也将农村市场的发展作为其未来发展的重大机遇。
蚂蚁金服缺网点、邮储银行缺技术,这为两者提供了合作的契机。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在2015年1月曾撰文指出,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即如何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实现批量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模式,降低边际成本。
显然,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正是蚂蚁金服的优势。
在蚂蚁金服平台产品技术部首席技术官程立看来,蚂蚁金服和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关系。这种互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底层平台和金融业务的互补,传统金融机构更擅长金融业务本身,而蚂蚁金服则更擅长做底层的平台。二是在市场细分上的互补,传统金融机构更适合服务高端和中端的客户,而蚂蚁金服则会更多服务低端、小微、长尾的用户。
底层平台
蚂蚁金服上市所引发的瞩目,反映出市场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一新的商业模式的接纳与追捧。熟悉蚂蚁金服的行业观察家们已经发现,这家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渐渐走上了差异化的竞争道路,如果说金融机构做的更多是生产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的话,那么蚂蚁金服打造的则是底层平台,可以说是建设虚拟世界的金融基础设施。
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在向《财经》记者谈及未来战略时说,蚂蚁金服就是想做底层、做平台。在他看来,这也是阿里的基因。即少卖自己的产品,多帮别人去卖产品。从技术、渠道、数据等各方面去支持平台上的用户。
《财经》记者获悉,蚂蚁金服的发展战略是建立以信息撮合平台、技术平台、数据平台这三个平台和信用体系为核心的金融基础设施核心能力,并在开放平台上围绕核心用户价值来服务小微企业、普通消费者和小微金融机构。
相对于支付宝与传统支付结算系统的对抗,以及余额宝之于银行理财的竞争,微金融的基础设施平台的定位将把蚂蚁金服摆在一个更加超脱的位置。这种定位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平台化战略一直是阿里的企业基因。另一方面,蚂蚁金服本质上仍是一家技术驱动的互联网企业。所以,蚂蚁金服今后的重点将不是直接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而是通过服务其他金融合作伙伴,让它们更好服务各自的终端用户。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蚂蚁金服设定的路径是:先将金融业务基础性元素进行解构,然后进行抽象,并在技术支持下,使这些抽象后的元素能够通用。
技术、渠道和数据就是蚂蚁金服解构出来的金融基本元素。熟稔技术演变、编写了支付宝最初几行代码的程立,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伙人,目前担任蚂蚁金服平台产品技术部首席技术官。他向《财经》记者解释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渠道能够在金融消费者、金融服务提供者和监管者之间建立起网络、促进连接,使原本孤立的个体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数据则承载了信息和信用,有助于解决金融核心的风险定价问题;技术位于更底层,是处理数据和建立渠道的基础。
阿里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上的优势将为这一构想的实现提供基础。2013年8月,阿里云的“飞天计划”完成,“飞天”平台连接着超过5000台服务器,这5000台服务器可以作为一台服务器进行管理,这就使得阿里成为国内第一个独立研发拥有大规模通用计算平台的公司。除了阿里之外,全球仅有雅虎、谷歌和亚马逊完成了同样量级的连接。
云计算的性能已经通过了实战检验。2014年“双十一”阿里电商完成了571亿元的交易额和285万笔交易,每秒交易达7万笔,这其中95%的订单由阿里云处理,阿里方面称,这是传统的IOE架构所无法支撑的。有分析师称,这显现了阿里云的市场价值。
目前,阿里巴巴集团30多个事业部都在同样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底层平台上运行。人们所熟知的电子商务、蚂蚁金服以及菜鸟物流等三大业务板块均建于其上。从平台叠加的角度看,有强大的底层技术平台作为支撑,蚂蚁金服上的各种金融应用平台就可以为金融机构和消费者提供服务,让他们之间产生交互、连接,并最终形成金融生态圈。
生态圈的理念是金融界从自然界生态系统中汲取的智慧。蚂蚁金服希望吸引众多的“物种”进驻平台,以期它们之间能产生聚合反应。在有了这些协同进化的伙伴之后,一些小而美的金融创新将有可能生根发芽。蚂蚁金服COO井贤栋希望公司能帮助更多金融创业者,使他们只要有金融专长,就可以利用蚂蚁金服数据和微金融基础设施服务开展业务,并借助蚂蚁的平台触及到几亿用户。
更进一步,蚂蚁金服还希望大中型金融机构内部的业务板块也能够搭载上线,借用蚂蚁已经有的技术来进行产品的研发。程立说,蚂蚁金服和金融机构的合作绝不仅仅是支付的通道连接。未来的合作更多是基于技术、数据和渠道能力,来帮助金融机构更快更好地创新。
蚂蚁金服的愿景清晰而美好,但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由于蚂蚁金服的部分业务(如支付宝、网商银行)也直接服务终端用户,因此,不能排除金融机构在与其合作的时候将有所谨慎。
一些金融机构的担心也有自身的道理。比如,蚂蚁金服现在已经是浙江网商银行的股东,浙江网商银行在筹备期满后就将正式开展金融业务,这样,传统银行赖以自持的“账户”优势就会受到冲击,虽然蚂蚁金服一直在强调其业务的差异性以及资本的约束,但是仍然无法让传统银行释怀。再比如,蚂蚁金服与中国银联的关系更有可能向竞争的方面演化,转接清算的“三方模式”和“四方模式”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二维码等创新收单方式对银联来说更是致命的威胁。
2014年4月上线的招财宝平台,就是蚂蚁金服旗下的投融资理财开放平台。但是,其发展却不如预期理想。目前,招财宝平台的累计成交金额超过150亿元,与余额宝将近6000亿元的规模相比差距较大。业界人士指出,一些金融机构仍然对使用阿里平台心存芥蒂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如何更好地与金融机构合作,关系到蚂蚁金服生态圈建立的成败,这既是蚂蚁金服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金融机构所要考虑的。
有容乃大。一些金融业人士提醒,志在建立金融生态圈的蚂蚁金服,要学会大自然的“慷慨”,在互联网高歌猛进的思维外,要尝试换位思考、适当收缩,通过沟通来释放善意,并促进协作。毕竟,目前中国的金融服务密度还比较低,摆在面前的不是怎样竞争的问题,而是如何协作开拓蓝海市场。因此,蚂蚁金服需要向其他金融机构阐明其战略意图,并用实际行动说明将对所有的进驻机构“一视同仁”。
事实上,经过了去年的“二维码”事件,蚂蚁金服正学着更好地和金融机构以及监管机构沟通。蚂蚁金服CEO彭蕾在去年提出了“稳妥创新、欢迎监管、激活金融、服务实体”的十六字方针,就体现了蚂蚁金服的反思和转变。
在去年“双十一”大促之后,蚂蚁金服主动向帮助其的大型金融机构表达了谢意,这种规模的交易额是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完成的。一位接近IOE的专业人士表示,在“双十一”大促中,更复杂的金融支付和清算处理,仍有赖于与支付宝相关的商业银行强大的金融信息基础构架和计算处理能力,也就是说,“双十一”的高交易量,并非阿里云独自完成,而是包括相关金融机构IOE架构在内的整个商业及金融信息处理系统的共同表演。
合作的关键也取决于双方对各自定位的认识,如果借用马云阿里巴巴想要打造虚拟世界基础设施的说法的话,蚂蚁金服想要做的就是微金融领域的基础设施。这样的话,蚂蚁金服架起来的“桥”、铺起来的“路”,可以为更多的金融机构提供开展业务的便利。
恒生电子是一家从事金融行业IT软件服务的公司,马云在2014年入股了这家公司后,该公司股价蹿升。恒生电子副总裁宫晓岚对《财经》记者说,恒生一方面会把阿里在IT、大数据和业务上合作的想法告诉给金融机构,另一方面也会告诉阿里金融机构在想什么?他们对与阿里的合作还有什么担心?沟通几轮下来,宫晓岚发现,传统金融机构和蚂蚁金服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它们之间的竞争远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聚合之魅
蚂蚁金服的底层基础设施平台对于小型金融创业者究竟有多大的魅力?
2月9日下午,一场关于阿里金融云.微金融专区的沙龙活动在杭州余杭区海创园3号楼2层举行,这场主题为“让微金融像银行一样健壮成长”的沙龙涌入了300多名听众,这远远超过了主办方的预期,现场多是互联网金融的创业者,其中P2P从业者居多。
此前一个月,阿里金融云.微金融专区上线。至此,国内的P2P、小贷、担保、众筹等小微金融企业将可以享受到阿里金融云提供的云服务。一个基于金融云的微金融生态圈将有望形成。
在阿里金融云.小微金融专区上线以后,阿里希望为上云的P2P企业引入一些专业的监管报送服务提供商,并通过统一开发好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接口,批量地进行数据传输,解除了小微企业数据报送的后顾之忧。再比如,蚂蚁金服也正在接触一些财经新闻、数据服务提供商,希望其能够为平台上的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这些“物种”虽不是金融机构本身,但却都通过各种方式在服务金融机构。
阿里云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子公司,而金融云是基于阿里云、面向金融行业的云计算平台,它整合了蚂蚁金服的技术和数据,并面向金融行业开放。
金融云所导致的“物种”集合将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在其《新经济新规则——网络经济的一种策略》一书中指出,网络经济依赖的是简易信息连接成集群时所产生的强大力量。其游戏规则是,去发现那些曾经以为太小而被我们忽视的事物,让它们用最合适的方式去拥抱集群。
当大量功能有限的东西被连接起来的时候,奇迹就会发生。蚂蚁群体是一个例子。再拿我们最熟悉的大脑来说,它就是靠集合单一功能的神经元来形成意识、产生思维,这个过程体现了对单一功能的介质进行连接所能产生的惊人效果。
阿里金融云总经理徐敏将金融云比喻成一个面向金融行业的定制化容器,这个容器的底层支撑是阿里云计算平台。平台同时也为蚂蚁金服和阿里集团的其他事业部所共享。蚂蚁金服在处理高并发业务、大数据分析等方面有天然优势,通过对这些技术进行整合,它们就变成了阿里金服云这个底层技术平台的服务能力。因此,上云的机构更容易获取资源、相互交互,他们既可以利用阿里和蚂蚁金服已经有的数据和服务,也可以与其他机构更方便的连接,并和更广泛的消费者产生互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适应能力对小微金融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蚂蚁金服想要给这些“物种”的“繁衍”和“进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位移动支付创业者表示,蚂蚁金服的这种底层平台类似于一种创业孵化器,创业者可以仅凭低廉的成本就用蚂蚁金服开发出来的技术,站在“巨人肩膀上”,更利于小微金融企业的快速发展。
这种改变是巨大的。先从“金融上云”做起,慢慢做到“云上金融”,前者是一个技术输出的概念,而后者就是一个业务生态的概念。
比如,信用风险的识别就有望将由上云来解决。上云之前,P2P平台之间是孤立的,虽然央行和商业征信机构都在采取各种办法促进数据分享,但由于数据采集成本高、操作难度大,实行起来效果不佳。有了“云”这个容器,就可以将P2P平台容纳进来,这样就促进了数据的分享,也会慢慢衍生出征信服务,而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其实是和这些P2P公司共享一个底层平台,这样连接起来就更加容易。
程立认为,这种连接将驱动产生一种由消费者定制的金融服务创新。在他看来,当连接丰富到一定程度之后,消费者可能会通过交互实时的网络,驱动金融机构推出定制化的创新,从而形成一种C2B的金融服务创新模式,这将有别于金融机构将服务推送给消费者的B2C模式。
除了小微金融企业以外,阿里金融云也希望将业务拓展到中小银行。目前,一些中小银行正在做关于云系统的测评,并考虑在满足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将核心系统迁移到云平台上,而阿里金融云针对银行的系统可以做到两地三中心的异地灾备水平。
资产管理和证券行业也有望在近期迎来大的改变。专注于证券公司后台系统的恒生电子,在与阿里合作以后,正计划推出“七朵祥云”云服务金融产品,这将大大降低证券业和资产管理业的创业门槛。未来,这些领域的创业者只要在云平台上选择一些功能模块,就能一键快速生成后台系统。
这不仅给这家公司带来了股价上的提升,也使其业务模式发生了从卖软件到提供服务的根本变化,恒生的技术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分享给广大金融机构和小微金融创业者。恒生电子副总裁宫晓岚说,自从2014年阿里入股恒生电子之后,恒生电子最大的变化是思维上的改变,互联网主动、跨界、融合的思维,以及对用户体验的重视,都在影响着恒生电子。
开启信用财富
在蚂蚁金服的商业元素中,数据是重要的一环,因为它承载着信息和信用。有了数据的收集和共享,金融机构将会有望解决困扰已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由此具备服务长尾客户的能力,这正是蚂蚁金服打造微金融基础平台的重要一环。
1月28日,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开始正式对其征信业务进行评测,并在支付宝钱包客户端推出了描述用户信用水平的“芝麻分”。
“芝麻分”最低350分最高950分,在对用户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评估的基础上,要参考用户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人脉关系五个维度。分数越高代表信用程度越好,违约可能性越低。贷款时可以更快得到批复、拿到更低的利率。
1月5日,央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八家机构,在六个月时间内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仅一个月后,芝麻分就高调登场,足见其备战已久。
“征信”是从Credit Sharing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信用分享”。借贷机构在放贷时会先了解贷款人的信用,一个经常采用的办法是到征信机构那里去了解个人的信用情况,征信机构的数据可能来自之前其他放贷机构分享的信贷记录。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稻葵教授认为,一旦发展成熟,我国个人征信市场空间未来可达千亿元规模。
芝麻信用的出现酝酿已久。从2102年起,阿里巴巴集团就已经在消费信用上做研究和开发,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
对于蚂蚁金服来说,个人征信业务具有战略意义。未来,芝麻信用既可以给蚂蚁金服本身的金融业务带来方便,也可以为其他金融机构所用。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说,信用也是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芝麻信用会被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局限于金融领域。
比如,对于像网络银行这样的无网点银行来说,传统的信用甄别和担保方式皆不可行,其既没有客户经理对贷款人进行实地考察,也无法进行财产抵押担保,缺少了基于大数据的征信技术的话,可谓寸步难行。不仅如此,在消费者对用户体验要求逐渐提高的今天,金融机构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贷款放给客户,要想做到这点,也需要大数据征信技术。
像蚂蚁金服其他业务一样,芝麻信用也是基于阿里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底层平台。征信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数据业务,其业务过程本身就是数据加工。芝麻信用要处理阿里平台上亿级的客户数据,而且这些数据维度众多,对实时性要求也很高,如果没有大数据和云计算能力,很难构建出这样一个征信系统。阿里底层的技术优势是保障征信等业务开展的前提条件。
先人一步在互联网时代非常重要。蚂蚁金服的高管们深知,如果芝麻信用自身能获得更多数据来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广泛数据分享的话,将有望形成回报递增的先发优势,树立其在个人征信领域的领先定位。
目前,中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尚待完善。虽然有央行征信中心的个人征信信息,但其覆盖的人群有限,且收集的信息多集中于借贷记录方面。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央行银行个人征信系统中收录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约3.2亿,不到总人口数的1/4,而美国征信体系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85%。
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征信有望搜集到更广泛的信息。放贷机构可以通过一系列逻辑算出来一个群体的违约概率。假如贷款收益率是3%,只要确保放贷群体的整体违约率在3%以下,就可以实现商业上的盈利。
阿里对数据的利用由来已久。早在几年前,阿里小贷就开始了基于用户数据的信用放款,其可在一分钟内判断用户信用并给出相应的贷款额度。但是对蚂蚁金服来说,“芝麻分”的用处远不止于放贷,其正在被应用到更多的生活场景之中。
在芝麻分评测期间,芝麻信用在租车、租房、婚恋、签证等多个领域开始试验性地对外提供服务。这意味着,当用户的芝麻分达到一定数值以后,租车、住酒店时可以不用再交押金,网购时可以先试后买,办理签证时不用再闪转腾挪办存款证明,贷款时可以更快得到批复、拿到比别人低的利率。
可以预计,这些生活场景的应用又可以进一步提高支付宝钱包的客户黏性,并积累更多的数据,进而形成一个良性的正反馈循环。
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对《财经》记者表示,阿里巴巴集团的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而蚂蚁金服的信条则是“让信用等于财富”。如果能将中国的信用体系建立起来,将农村的人群和原来没有被覆盖到的人群纳入进来,蚂蚁金服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找到了。
但也有业界人士指出,芝麻信用目前的数据收集范围依然有限,很多没有使用淘宝、支付宝的人确实并没有被覆盖,其数据广度和深度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等相比尚无决胜把握,而后者缺少的是技术发掘能力。另外,考虑到目前国内大数据技术发展水平,实质性的征信业务创新尚待观察。
本刊记者王晓璐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