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换代求变

2015-05-11 15:25:55

在历经数月的股价下挫之后,5月7日,阿里巴巴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财报。

截至3月31日的阿里巴巴201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第四财季营收为174.25亿元,同比增长45%;旗下包括淘宝、天猫、聚划算等零售平台成交额达60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其中移动端成交额首次占比超过50%。

阿里巴巴的投资者们都想知道,这家电商巨头的繁荣是否已见顶,而下面这一线索或许有助于他们找到答案:曾经参与行业竞赛的领跑者们都已出局。

在刊发财报的同一天,阿里巴巴发布消息称,原阿里巴巴COO张勇接替陆兆禧出任集团CEO,同时退位的还有,王坚、邵晓锋、曾鸣和王帅,阿里巴巴集团管理权全面从“60后”手中移交给“70后”。

马云对这次调整的解释是:“这是年轻人的时代,相信年轻人就是相信未来。”

阿里巴巴正在经历新一轮权力交接,这标志着阿里巴巴一个时代的终结,而“70后”一代面临的任务,是用新业务和新商业模式来突破这家全球最大电商的增长天花板。

高层换血

过去12年,马云主要依靠陪同他一起打天下的人来治理公司,他们既知创业的艰苦,又深谙公司政治之道,这些退位者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者马云最初所构建的忠诚、团结的公司文化。

在这五位退位者中,陆兆禧最早加入阿里,1999年就陪伴马云于湖畔公寓,见证了阿里从一家小企业转变成为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的历程。在PC时代,陆兆禧曾带领支付宝和淘宝网从籍籍无名走向辉煌。他被形容成一位腼腆、总是回避闪光灯的人。两年前被任命为阿里巴巴CEO之后,因在移动上并无太大建树而逐渐失势。

最晚加入阿里的是王坚,1962年出生,2008年进入阿里,曾被重用牵头打造阿里云手机和云OS,失败后逐渐被边缘化,无实权在手,退位时他是阿里巴巴的CTO。

2005年加入阿里巴巴的邵晓锋是一名党员,在他的百度介绍中写着:政治立场坚定,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很长时间以来,他被视为阿里的“警察局局长”和“组织部部长”。

至于曾鸣,其实是一名“70后”。1970年出生,阿里巴巴原首席战略官,自2003年就担任阿里集团战略顾问。他与马云共同提出了C2B、One Company、“平台、数据、金融”等多种概念,一举将阿里打造成互联网巨头中最懂战略的公司。他有一句令人听而不忘的口头禅:要看到产业终局。

值得一提的是王帅,他1974年出生,却被马云归为“60后”,并遭“移权”。王帅2003年加入阿里巴巴,执掌公关和市场,打造了一支颇具创新力及业界知名度的公关团队,并以此成名。

这些退位者的关键词是:忠诚。他们都陪伴阿里走过某一个或多个光辉时刻。当然,不止于这五人,当年陪伴马云创业的“十八罗汉”,除蔡崇信、彭蕾少数几人,多数人都默默无闻,他们中有人曾多次被委以重任又多次被贬。

他们老了,他们中有人脚步跟不上豪情壮语,比如王坚,《财经》记者曾在去年采访过他,微信日盛之时,他将微信比喻成发电厂,而将他要做的事情比喻为国家电网;有人性格温吞,保守且缺乏魄力。比如语嫣,曾先后执掌聚划算和淘宝,但在位期间都表现平平。一位跟随语嫣多年的员工这样描述她,“一个总监说这样做好,她就说去试试吧,另一个总监说,不对,应该那样做,她也点点头,说那去试试吧。”再比如金建杭,十八罗汉之一,去年被委任为阿里巴巴集团总裁,但很遗憾,最终成为CEO的却不是这名总裁。

还有一点阻碍他们的,是他们身上所背负的上亿、几十亿美金的身家。“你见过几个打工的亿万富豪还会拼命工作?比如吴泳铭,钱有了,也不想干了,退休也是他们自己所希望的。”一位从阿里离职的员工告诉《财经》记者。

据一名在杭工作的风险投资人透露,他这一两年所见的诸多公司,天使投资人都是阿里元老,仅吴泳铭的投资项目就有上十个,覆盖移动电商、O2O、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一些创业者们以拿到阿里元老的投资引以为傲。

有阿里员工向《财经》记者表示,在阿里不短的历史上,那些业务上高明的管理者往往都是职业经理人。比如卫哲、张勇。两人同年出生,经历相似,前后脚进入阿里,都是财务出身,都曾在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过。不同之处在于,卫哲在阿里的五年时间,始终是一个局外人,而张勇却深得马云信任。

2013年,仅比公众提前几天才知道自己任命消息的陆兆禧上任CEO,他是被动的,即便在当上CEO之后,身处在马云的阴影和公众极高的期待之中,陆每走一步,都非常艰难。

张勇的这次“上位”则不同。早在去年3月,马云便夺去陆兆禧掌管无线业务权限,改由张勇负责时,内部格局就已定。“实际权利早就这样了,把事实宣布一下而已。”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与说话轻声细语、行事低调的陆兆禧不同,多年来,张勇都在积极树立更全面的个人形象,他就中国零售未来十年发展趋势发表公开演讲,公开抨击京东的模式是落后的。熟悉张勇的人说,他对公共事务一直兴趣浓厚,现在依然如此。从2007年进入阿里开始,张勇的职业生涯几乎是毫无败笔。上述内部人士认为:“陆兆禧身上有很多理想主义色彩,而张勇则是结果导向,他与陆、与马云都截然不同。”

管理聚合

根据马云的公开信,阿里新的管理架构调整为:马云为董事会主席,陆兆禧和蔡崇信为董事会副主席,曾鸣、王帅等是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他们专注于战略、人才培养、文化建设。

有阿里员工向《财经》记者透露,所谓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其实是一个“虚职”。事实上,在阿里,业务的决定权由管理执行委员会来决定。而未来阿里的管理执行委员会将以马云为首,旗下是张勇、彭蕾,再下面是张建锋、俞永福等总裁,再往下是阿里几十个副总裁,副总裁之下是中层和员工,呈现金字塔结构。

与过去的不同之处在于,前三层管理梯队的人数明显比过去大大减少。比如,过去管理执行委员会的第三梯队是各个事业部负责人,包括张建锋、吴泳铭、王煜磊等十几人在内,而现在随着淘宝、天猫、聚划算整合为一个大事业群,由张建锋统管。以及阿里移动事业群整合神马搜索、UC浏览器、PP助手、高德地图、阿里文学等六大移动领域,由俞永福统管。

如今阿里的核心业务可视为两块,一是电商业务,二是移动创新业务。业务更聚焦、管理更集中。1974年出生的张建锋在内部被视为张勇的接班人,下一任阿里巴巴CEO。

阿里内部员工认为,张建锋看起来比他的领导更加激进,在最近一次的公开演讲中,他不仅称京东的一半市值来自于资本市场对于阿里的期待,他还表示“没有找到商业模式的微信会面临老化”。听到这番话,一位腾讯的内部员工告诉《财经》记者,“阿里永远也生产不出微信这样的产品,因为他们总是想的太多了。”

商业模式升级

阿里巴巴将电商的盈利模式做到了目前业内最佳,而这是腾讯一直并不擅长的领域。腾讯战略入股的京东商城5月8日公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净亏损人民币2.056亿元(3320万美元)。

与之对照的是,阿里巴巴相同月份的三个月,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达77.41亿元,其主要来源是“广告+佣金”。这个模式曾被质疑过于单一,但确实高效。谷歌的收入来源亦主要是广告。

企业的发展都是波浪式前进的,主营业务收入成长到一定高度之后,会面临下降的趋势,经过调整之后再度上升,好的调整是用新的业务代替衰退的原主营业务。

阿里财报显示,阿里PC端的营收转化率中,按点击收费(CPC)和按广告点阅率收费两项指标在第四财季继续下滑。

对此张勇的解释是:由于越来越多客户意识到流量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所以他们开始向移动端进行投资以参加关键词竞价,竞争减少导致PC端CPC下降。

随着移动端对PC端改造的加速,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阿里过去赖以生存的盈利模式或已到达顶点,即使做再多促销活动也只是短暂回升,阿里必须找到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有阿里人士告诉《财经》记者,阿里管理层70后替代60后其实只是一个说法,背后是马云希望借此推动阿里管理思维的年轻化以及发展方向的改变,鼓励从管理、制度到商业模式的创新。

阿里正在试图转变,过去一年中,其在娱乐、影视、O2O方面加大了投入。根据公开披露,阿里2014年投资了15个以上的项目,包括快的打车、佰城旅行、高德地图、UC、美团、步行天下、溜溜、石基信息等,涉及在线社交、O2O、订票、物流领域。

阿里首席财务官武卫在财报发布后答分析师问时表示,阿里今年会加大对云计算、数字娱乐、本地生活服务和移动互联网服务。阿里的策略是识别并专注于某些关键领域或关键行业,利用互联网思维重构其业务模式,比如食品、餐饮业、租车、旅游行业等。

在公司内部,张建锋带领的手机淘宝正在从目前的移动购物类应用向能够提供生活消费服务O2O入口转型,手淘在去年上线了外卖、餐饮、电影票、机票等多项O2O服务。而俞永福带领的高德地图则承担了将生活消费服务落地和链接的作用。两大领域如若打通,将产生新的想像空间。

同时,按照张建锋的设想,随着淘宝、天猫、聚划算三大平台的打通,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配合。淘宝更开放,而天猫则侧重品牌,优质商户产从淘宝、天猫产生后,汇聚到金字塔的塔尖——聚划算进行规模的迅速放大。从而产生、培育新的品牌、品类,甚至是垂直业务,帮助商户长大。

年初时,阿里巴巴将淘宝、天猫、聚划算全部归至张建锋统一管理(化三为一),这似乎也是为移动及其他新业务的发展腾出空间,聚合资源。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在发展新业务成为主营业务的过渡中,阿里必然会面临业绩的压力。

“我们不应该仅仅活在外界对我们每个季度的盈利预期里,我们必须依旧像过去的16年那样,活在自己的理想里,活在客户和市场对我们的期待中。”在新旧交替之际,马云如此说道。

《财经》记者 宋玮/文
阿里 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