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投资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需要靠专家来解读历史和预测未来。美国前国务卿、哈佛学者亨利·基辛格博士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他的新书《世界秩序:对国家的特征和历史进程的反思》是一部21世纪国家安全、地缘政治和治国之道的权威之作。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基辛格的建议下对中国开放,以制衡苏联,写下20世纪外交史上的神来之笔。不到20年,1989年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四分之一世纪之后,美中的友好邦交推动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今美国视中国为竞争对手,创造了一个亦敌亦友的冷战2.0版。
《世界秩序》带领读者畅游外交史和帝国史,探讨罗马、英国和美国如何称霸世界。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凭借的是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技术和欧洲互相攻伐的战争中涅而生的民主法治的遗产。美国继承了欧洲的帝国传统,并以世界最强大的军力捍卫它。
北大西洋联盟包括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它们占世界18%的人口,38%的土地和绝大多数大洋。由于这些国家的殖民历史,它们不仅占领了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上遥远的岛屿,也占领了北冰洋和南极洲的自然资源。以实际夺取的资源来看,19世纪的“海洋攫取”远胜过殖民的“土地攫取”。
由于非北大西洋经济体的人口和GDP的不断增长,单极格局注定只是暂时的。基辛格看到这一点,警告国人,作为领导世界的超级强国,美国在战略抉择上始终是难以两全的。美国可以选择向世界强行推行自己的价值观,也可以在敌友之间权衡,从而保持世界老大的地位。
美国需要选择,是坚守原则还是实用主义,是保持民主理想的原则,还是学习英国的“分而治之”。但不可两者兼得。如果旗帜鲜明地以道德准绳划清敌友界线,美国就有可能陷入孤立,因为即使盟国也未必能在所有问题上和它保持一致。例如,美国和盟国以人权的名义帮助除去卡扎菲这样的领导人,事实上却将利比亚推向了内战和混乱的深渊。
无论美国多么强大,都无法单枪匹马地扭转人口、宗教、全球化和技术所带来的变化之势。
事实是,除了对移民和全球人才持开放态度的美国之外,它最强大的盟国,欧洲和日本,都在迅速老龄化。在21世纪,北大西洋联盟的6亿人口要经历至少三次10亿人口级的竞争:继13亿人口的中国之后是13亿人的印度,以及西非和印尼16亿的伊斯兰教信徒。
一旦这些经济体的人均资源消费达到美国或欧洲的平均水平,资源的冲突将不可避免。
正如基辛格所指出的那样,世界面临的困局不仅仅是如何应对传统战争和核武器竞赛的问题,还包括如何应对游击战、恐怖主义和网络战争的问题。从实际出发,美国无法独自在东欧、动荡的中东和核威胁升级的东太平洋这三条战线同时作战。
基辛格的先见之明和洞察力,在他对技术如何改变全球格局的分析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技术、平衡和人类意识”这一章充满禅意。他以近乎残忍的坦率,评估了物联网和万物网的影响,它们让世界变得更先进,更充满活力,但同时也更脆弱。一个恐怖分子可以通过网络、生物技术或无人机释放破坏性的力量。
当今世界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但非国家的存在正在改变游戏规则。例如ISIS和其他运动,用武器生生地改写了过往殖民时代的分界线。为保持世界秩序,美国不仅要应对人口和技术的变化,还要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因石油而起(比如,德国想夺取罗马尼亚的石油),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则将是水和食物危机的战争。首先,卢旺达、苏丹、索马里、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冲突部分是因水资源危机而起。其次,因非法移民而发生的边境冲突则是来源于人口压力,以及对就业和机遇的渴望。
旧的世界秩序建立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上。但新的秩序尚不清晰,因为ISIS和基地组织这样的非国家势力并不遵照威斯特伐利亚(Westphalian)主权国家的法则。
当今政治琐碎、狭隘而可悲。我们需要国家和全球的领导者。像基辛格这样明智的政治家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警告我们,需要新的视角、新的工具,来应对新的挑战。
作者为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正在创作从亚洲视角看全球变化的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