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香港自由行“大数据”

2015-06-23 14:52:30

宋恩荣/文

因实施“自由行”政策,近年来内地到香港的旅客数量猛增。自由行反对者经常会引用旅游业在香港经济中的占比不高来质疑自由行的意义;而自由行的支持者则认为,官方的统计数据低估了自由行的连锁利益,或者说它对“一系列相关产业”所带来的贡献。

目前看来,这些讨论尚处于“数量有余,质量有限”的尴尬境地。本文结合我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数据角度切入,对“自由行”得出一些定性之外的定量判断,并提出相应建议。

“占比最小”产业

就整体旅客数量而言,2000年到2013年,到香港的非内地游客年均增长约3%,其在全部旅客中的占比从71%降到25%。与此同期,内地访港旅客的数量则以20%的年均速率增长,其在全部旅客中的份额也从29%上升到75%。

自2003年受SARS影响实施“自由行”政策后,2004年-2013年,自由行旅客的增速为年均23%,其在全部旅客中的占比从2004年的20%升至2013年的51%。自2009年4月起自由行旅客增速加快,是因为中央政府针对深圳市的常住居民开始实施“一签多行”政策。2009年-2013年,“一签多行”旅客出现爆炸式增长,从不足150万人次猛增到超过1200万人次。2013年这部分旅客已占全部自由行旅客的44%。

在我的统计范围内,在全部内地访港旅客中,非自由行旅客的人均在港支出,要高于自由行旅客。这是因为非自由行旅客来自内地距离较为偏远的地区,他们愿意在港的时间更长。而从2009年开始,自由行旅客的人均在港支出出现下滑,这是由“一签多行”旅客造成的。他们来自深圳,其中的九成并不在香港过夜。结果是自2009年起,自由行和非自由行旅客的人均在港支出差距逐渐拉大。但与其他非内地旅客相比,自由行旅客的在港支出仍然较高,因为自由行旅客愿意花更多的钱购物。

我们经常见到的一种说法是:自由行对香港经济迅速走出SARS阴影有着巨大的贡献。但就数字来看:2012年,到港旅客总数为4900万人次,其中2300万人次为自由行旅客。官方统计显示其对香港GDP的贡献却相对有限:据2012年的香港官方统计,自由行旅客的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为5.4%,然而其对于GDP的增加值部分只贡献了1.3个百分点。这是因为自由行旅客的支出高度集中于零售消费,但因大部分商品都源于进口,其增加值相当有限。

从绝对数字而言,自由行旅客所带来的收益并不是一个小数字。但相对香港其他支柱产业,旅游业占GDP的比重则最低。香港政府将本港的支柱性产业分为四类:金融服务业、旅游业、贸易与物流业、专业服务和其他生产型服务业。在对GDP的贡献占比方面,贸易与物流业的占比最大,构成了GDP的25%,旅游业只占GDP的4.7%。有鉴于旅游业这一话题在香港社会所引发的讨论的热切程度,以及它在四大支柱性产业中的占比最小这一事实,二者之间存在的强烈对比,或许会让人感到惊讶。

对经济增量的贡献

旅游业占GDP总量的比重虽然低,可是从增量的角度计算,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十分可观。结合政府的相关公开数据及我的研究,能够勾勒出2004年到2012年旅游业与其他关键性产业对香港经济增长的贡献。

我选择2004年作为数据起始年,因这是自由行政策得以完整执行的第一年,也是香港走出SARS影响的第一年。而2004年到2012年可被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2004年-2007年,后一阶段为2007年-2012年。在前一阶段,香港经济得以快速复苏。2003年,香港的失业率达到7.9%的顶峰,2007年降至4%,已接近充分就业。伴随着这一状态的到来,香港经济也从前一阶段的增速7%下降到第二阶段的2.5%——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也对香港经济产生了负面效应。

在第一阶段,自由行旅客带来的直接经济增长总值为47亿美元,与此同期,香港的GDP增长了3199亿美元。因此对于GDP的总值增长而言,自由行旅客的贡献为1.5%。在第二阶段,自由行旅客的贡献率已上升至4.8%,这是因为对于内地旅客来说,自由行已变得日益普及。与之相应的,2004年-2012年,自由行旅客和全部旅客对香港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4%和7%。这个贡献率颇为显著,但仍然并非举足轻重。

在第一阶段,就四大支柱产业来说,金融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8%。这是全球金融风暴袭来之前的“非理性亢奋”状态。与之相比,其他三类支柱性产业对香港GDP的贡献就非常有限了。在第二阶段,金融服务业因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萎缩了,而其对香港GDP的贡献也变成了负数。因此,其他三个支柱性产业的贡献率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综合这两个阶段的数据,金融服务业对于香港GDP的贡献依然是首位的(20.7%),接下来是贸易与物流业(19.4%)、专业服务业与其他生产型服务业(16.2%)、旅游业(7.7%)。旅游业贡献可观,却排名末尾。

2004年-2007年,自由行及全部入境游对香港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和15.6%。全部入境游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金融服务业的11.6%。这是因为与金融业相比,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2007年-2012年,自由行及入境游对香港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8%和33.3%。在香港的四大支柱性产业中,旅游业成了就业率增长的首要贡献者。这是因为其他行业的就业出现收缩。贸易及物流业曾是香港GDP和就业的主要来源,但因深圳港口的低价优势,香港的港口产业已在收缩。2007年时,上海的集装箱运输业已超过香港,也正是因为香港的货物运输被分流至深圳港了一部分。

香港的海运业务被超越,空运业务的增长仍然强劲。此外,香港的转口贸易也在被离岸贸易所取代。虽然空运和离岸贸易能带来更多产值,但是并非劳动密集,其对就业的贡献十分有限。2007年-2012年,香港的贸易与物流业的产值仍然增长,但却裁掉了71300名工人。有鉴于这一行业的大幅度裁员,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就业增长对维持香港的充分就业而言,就显得异常关键。

2004年-2012年,旅游业对香港就业的贡献,跃居至香港四大支柱性产业的第一位。其次是专业服务和其他生产型服务业以及金融业。旅游业位居榜首有三点原因:首先,游客消费支出迅速增加;其次,在四大支柱性产业中,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程度最高的行业;第三,贸易与物流业的大幅度裁员。2007年-2012年,自由行旅客是旅游业就业岗位增加的主因——创造的相关就业岗位数量为45483个,占全部旅游业岗位增加总数59500个当中的76%以上。若没有自由行的迅速发展,香港的失业率会显著提高。

假如没有“自由行”

数量日益增长的自由行旅客对GDP贡献颇为有限。2012年,与非内地游客相比,自由行旅客的在港支出要高出7%,但与非内地旅客相比,在增加值方面,自由行旅客的贡献只有其51%。如前所述,这是因为自由行旅客的支出高度集中于零售消费,但因大部分商品都源于进口,其增加值相当有限。此外,自由行旅客在跨境交通方面的贡献其实也相对有限,因为他们大多是通过短程陆路而非长途空中交通来到香港的。

但自由行旅客对香港就业率的增长则是贡献良多。首先香港整体就业率增长缓慢,其次香港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新增就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2007年-2012年,自由行旅客的消费增长,构成了其整体新增就业增长的约26%(18%)。在香港的所有四大支柱性产业当中,旅游业是对就业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对于香港这样一个已接近充分就业的经济体来说,旅游业消费数量的增长,并不会产生太多的实质性收益。但是反过来,旅游业消费的下滑,则会造成严重的居民收入下滑及失业率增加。对需求增长来说,充分就业会形成一种约束。但是反过来,如果需求下滑,就业和GDP都会相应减少。因此,假如自由行旅客数量减少,香港居民收入和失业的损失将相当显著。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如果旅游业不景,香港的生产成本(主要是工资和租金)将随之下滑,其他产业可借机得到扩张。但在香港目前的语境之下,其他产业的发展前景面临着一系列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如上所述,作为创造香港产值及就业岗位第一位的贸易与物流业,就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金融服务业的前景相对好一些,但作为非劳动密集型行业,它并不能创造多少就业岗位。假如自由行出现萎缩,香港失业率会出现显著上升。

人群熙熙嚷嚷,各类设施拥挤不堪,自由行的负外部性已是路人皆知。与之相比,自由行的正外部性不可小觑,但我们在进行公开讨论时,却经常会忽略掉这一点。有必要指出的是,旅游业的负外部性的大小,其实与当地的旅游接待能力高度相关。假如政府能显著提升其接待游客的能力,旅游业所带来的一系列负外部性其实会大幅度地缩减。事实上,人群熙熙攘攘,各类设施拥挤不堪,很显然是游客接待能力有限所导致的后果;而店铺租金大幅度上升,其实也是零售业场地不足的后果。对于这一系列负面效果中的绝大部分而言,是因为政府决策不当所导致的。随着政府有效政策逐步有针对性地落地实施,自由行的正外部性将会超越其负外部性。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土地供应增加、劳动力人手增多、基础设施的完善,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实现。即使香港政府立刻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推进政策,供应瓶颈也无法立刻得到纾解。有鉴于目前游客的快速增长速度,以及与之相比香港土地及劳动力供应的不足程度,想要让香港旅游业的供需真正实现平衡,可能需要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因此,除了采取措施让旅游接待能力得到大幅度增长外,香港政府为缓解自由行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果,也的确应该考虑进行需求端的调控,限制一签多行的政策,应该就是在此语境下出台的。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所长,本文由本刊记者焦建采访整理

自由行 香港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