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提升 经济信心指数

2015-08-03 12:10:57

深化改革提升 经济信心指数

近来因为中国股市波动以及经济走势放缓,外界看空中国经济之声再起。与此相对应,指责相关势力看空乃至做空中国经济的声音也此起彼伏。有持极端观点者甚至认为,正是后者造成了中国股市乃至中国经济的波动,认为只有坚决反击唱空中国的势力,才能让人们重拾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这种说法看起来颇有几分道理,但却很容易导致我们对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判断和关键着力。

说到底,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增长前景,而基本面的夯实和增长引擎的启动,要靠真抓实干,不靠动听言辞。当此之际,与其花费太多精力卷入此类口水战,不如咬紧牙关继续忍受中国经济转型阵痛,并脚踏实地继续深入推进改革,以便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增长轨道蓄积势能。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要求保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综合平衡。近来,在维稳股市、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同时,决策层连续推出了加大汇率浮动区间、银行间市场对境外投资者进一步放开、投资额度由此前的审批制转为备案制、全面放开社会资本投资运营铁路等举措,意在向世人表明,在稳中求进的基调下,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滞,还会加快。这些举措在彰显中央继续推进改革决心的同时,无疑会提振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如政治局会议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经济当前的一个结构性矛盾是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正是因为旧动力减弱,新动力不足,再加上三期叠加的外部大环境,导致中国经济一段时间以来持续面临下行压力,而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内运行,防范因经济减速导致各种风险的集中爆发,从中央到地方人们采取了各种举措,力图扭转经济下滑趋势,并力求为经济发展觅得新动力。

中国的实践证明,只有紧紧抓住改革这个关键,才能同时求解稳定与发展的双重命题。不少人士虽然口头上认同改革,但在内心深处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改革与发展和稳定相对立,要么认为改革长期而言或许会对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远水不解近渴,而且改革带来的利益格局阵痛会影响发展,要么认为改革尤其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改革,会使市场波动性加大,不仅不利于稳定,还会影响发展大局。

中国经济增长旧动力减弱本身,就对推进改革提出了客观要求,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外需持续疲软和地方债不断积累,使得此前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招商引资型园区经济加土地经营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模式难以为继,也使得此前以银行体系为重心的金融资源倾斜型投融资体制边际效率递减。

如果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只能重走打“鸡血针”刺激经济增长的老路,或可解一时增速之困,但从历史经验看必然会加重产能过剩、结构扭曲和银行呆坏账情形,不仅会使经济增长面临大起大落的风险,而且会使各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积重难返,增加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几率,加大问题处置的难度。

有鉴于此,中央才反复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并指出要把改革作为调整结构的根本依靠。只有调整结构,才能使中国经济再度轻装上阵,而只有依靠改革,才能有效调整结构。以投融资体制改革为例,正是改革释放出的空间,为社会资本的进入提供了机遇,而正是社会资本的接力,才有效弥补了政府投资的不足,并为存量债务的重组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社会资本进入此前不少被视为禁区的投资领域,不仅在总体上避免了投资的下滑,还带动了配套的以混合所有制为表现形式的产权改革,并因产权的进一步明晰和市场化运营手段的引进,而进一步盘活了存量资产的效率。这就不仅弥补了旧动力的不足,本身还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并且在此过程中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改革不仅在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对打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做大中国经济新增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经济增长之新动力不足,更多不是因为供给不足,而是因为需求不足,尤其是有别于此前的欧美国家赤字型外需加中国自身土地经营型城镇化内需的新型可持续需求不足。而惠民生,给企业减负,打造大健康、大文化等新兴战略产业和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等一系列改革,正是创造新需求、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进而提升中国经济新供给能力和新动力最大的推手。

如果人们不以唯GDP的老眼光看待中国经济增长的话,会发现低于预期但仍保持一定增速的增长中有不少新亮点,主要表现为新需求的增长和为满足新需求而出现的各种新供给。只要人们保持定力,不因暂时的起伏波动延滞改革,假以时日,稳中求进,必将迎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届时关于人们对中国经济信心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信心 指数 改革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