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引擎飞行

2015-09-14 16:37:36

□ 沈联涛/文

9月4日至5日,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举行。会议的主要目标包括:加快全球经济复苏和提振潜力,加强经济恢复力,支持可持续发展。

不幸的是,目前的经济形势走向却背道而驰。IMF为G20会议所撰写的报告中指出,201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发展都有所放缓;新兴经济体的财务状况紧缩;整体有下行风险。我的理解是,IMF在告诫我们要非常小心,否则可能面临一场暴风骤雨。

IMF呼吁采取强有力的协同政策行动来促进增长并降低风险。

真正的问题在于,G20成员国的政策行动却很可能适得其反。

9月15日是雷曼兄弟破产七周年。这一标志性事件导致各国采取一系列行动来避免全球性崩盘,也进而引发了史上最大的金融泡沫。2015年上半年,几乎每个国家的股市、债市和房地产价格都创下历史高点。由于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仍在减缓或者在缓慢复苏,因此这一轮的泡沫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央行采取“量化宽松”的激进货币政策导致的。

麦肯锡警告说全球信贷和杠杆已经处在历史新高,虽然人们在反思是否需要采取宏观审慎的监管手段来避免泡沫风险,但鲜见去杠杆的行动。所以我们就会看到这种奇怪的情形,英国央行行长、现任英国金融稳定委员会主席发出房地产泡沫的警告,但至今不敢提高本国的利率。

美联储也在纠结这个月或12月是否加息。这场争论极为分化。有人说美国经济已经足够强劲,能够承受加息25个基点;以前财长萨默斯为代表的一些权威人士则认为,或许有必要采取第四轮量化宽松来避免“长期滞胀”。

今年8月,当中国官方干预A股市场时,《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对中国股灾的报道还带着幸灾乐祸,而几周后当人民币宣布贬值1.9%,他们自己的市场、道琼斯、日经和德国dax指数都经历了2011年以来的最大跌幅,他们这才大梦初醒。同住在玻璃房里的人不应该互相扔石头,因为别人的错误和不幸都会反弹到自己身上。

市场有必要感到紧张。目前的全球经济放缓和动荡并不是某一个国家的错误,而是由于没有统一货币、财政或监管机构的、高度割裂的国际金融体系受到了冲击。我们已经从单极世界走向多极赌场,没有谁能掌控全局。

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之处在于其内在的贸易和债务的不平衡,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或单一的机制进行控制或管理而周期性地走向失衡。要知道IMF并不是世界的央行,真正掌握这个权力的是几家起主导作用的主权国家央行,特别是美联储。

2005年时任主席的本·伯南克抱怨说由于顺差国家特别是中国和日本过高的储蓄率,导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起作用。美国的贸易赤字还会更高,因为顺差国家非常愿意持有美元外汇储备。

2007年-200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于贸易不平衡而导致的二阶不平衡,美国和欧洲的银行都扩大美元和欧元的表外及离岸贷款。而监管部门的懈怠也导致银行杠杆过高。加息风险导致市场逆转、流动性缺失,进而导致信心的危机和经济的崩溃。

七年后,发达国家的央行和监管部门再次声称他们已经解决问题,但市场之脆弱仍无改观。市场之所以还没有崩溃,是因为一有风吹草动,央行必然会第一时间出手相救,而不是等到最后市场走投无路时才出手。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中国2009年大规模的通货再膨胀减少了其经常账户的不平衡,提高了商品价格,将世界拉出了衰退泥沼。但其代价是国内的“信贷狂欢”。而现在中国决定放缓经济增长,试图调整内部的失衡,这让世界感到恐慌。

当背后的不平衡逐渐调整,不再有过度储蓄和过度放贷,加息只会是必然。而高利率意味着戳破全球的资产泡沫。

简单来说,2007年以前,世界经济是由四个引擎驱动的飞机: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2009年后,欧洲和日本率先放缓,失去两个引擎,靠着中国帮助美国维持经济增长和货币稳定。而由于美国和日本对中国加入SDR俱乐部有所顾虑,中国这个引擎也在重新调整中。

世界经济目前依靠的是美国和美元的单引擎。在美元走强、财政和贸易赤字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难怪大家会担心这个引擎是否也已经失去动力。

亚洲金融的未来会怎样?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是关键。

作者为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正在创作从亚洲视角看全球变化的新书

沈联涛/文/文
飞行 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