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7日至12月20日
焦点
靴子落地A股反弹
就国内市场而言,美元加息的预期已充分消化,央行也可以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对冲流动性的波动
本刊记者 李勇/文
美国东部时间12月16日下午 2 点,美联储公布12月15日-16日召开的会议声明,宣布将利率区间提升至 0.25%-0.5%,将贴现利率上调1%,结束了美国长达七年的零利率政策,同时也是九年来首次加息。然而,美联储的加息,并未引起新兴市场对资金外流的担忧。
年底前28家A股新股发行的最后一批8家新股即将完成发行,短期内无新股上市,且注册制的实施将循序渐进进行,A股短期“利空”因素得到消化。
有机构人士预期,美联储加息增加了美国资产吸引力,可能引发全球流动性紧张,新兴市场股票可能大幅波动甚至集体回调。不过,17日新兴市场的表现强势,亚太股市普涨。其中,日经225指数上涨1.59%,中国香港恒生指数上涨0.79%,韩国综合指数上涨0.43%,澳大利亚标普200指数上涨1.46%。
在此背景下,A股市场也迎来普涨。12月17日沪指上涨1.81%,收报3580点,突破半年线。深成指上涨2.51%,收报12825.48点。
弹性更好的“中小创”表现更为抢眼,中小板指数上涨2.01%,收报8512.48点;创业板指数上涨2.63%,收报2835.70点。
人民币加入SDR之后,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的背景下,人民币一度连续贬值,引发部分投资者担忧市场风险偏好下降,但加息“靴子”落地后,A股市场也出现回暖。
12月17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达9963.74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2683.37亿元,创11月25日以来的新高,显示市场交投明显回暖。与此前市场上更多的存量博弈、风格频繁切换不同,当日市场出现普涨。
太平洋证券分析认为,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经济率先复苏,从历史上美联储加息来看,加息不会逆转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美联储开启本轮加息周期,不会出现因政策失误而引发美国经济的系统风险。
其指出,从全球的角度,发达经济体的市场表现整体上对新兴经济体的优势正在消失,同时,最近三次美联储加息周期的首次加息之后,全球市场表现一次比一次好,这些都对中国市场的未来表现形成正面影响。
从中长期看,美元加息将导致美元走强,全球资金将向美国市场回归,新兴经济体面临资金外流的风险。但就国内市场而言,美元加息的预期已充分消化,央行也可以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对冲流动性的波动。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明年的财政政策可能会比今年更加积极一些,不会再出现像今年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现象,货币政策仍然会延续目前比较宽松的态势。
货币政策方面,摩根大通预测明年将有一次降息,四次降准。降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汇率机制变化以后明年资本外流的情况。
国内方面,新股发行及注册制实施等短期“利空”得到市场充分消化。同时,市场对包括房地产等产业政策的预期亦进一步刺激了相关板块的回暖。
11月6日,证监会启动在股市异常波动期间暂停的新股发行,同时,总结前期市场经验,将会对发行体制进行进一步改革。
其中对市场影响较大的是改革打新款的缴款方式,由未中签前缴款改为中签后缴款。这项改革使得市场免受因打新而动辄冻结资金上万亿元的冲击。
不过,因为发行体制改革和相关技术准备尚需时间,所以前期启动发行的28家企业仍然采用先缴款的方式进行发行。
至12月18日,已经完成发行20家,剩下的8家也即将完成发行。
因此,在剩下8家完成发行之后,打新资金给市场的冲击将不再出现。
另一对市场产生影响的是注册制实施。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拟提请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中调整适用《证券法》的相关规定。
这意味着,注册制的实施将可能快于《证券法》修订。
《财经》记者获悉,注册制的实施短时间并不会全部放开,其实施将会循序渐进。证监会表示,新股发行的节奏和价格不会一下子放开。注册制实施会处理好改革的节奏、力度与市场可承受度的关系。
因此,注册制的实施对市场扩容的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