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荡的一年

2016-02-02 15:41:00

对于大宗商品而言,

各种利空消息来袭意味着

在某一时刻市场情绪必然改变

前景极不明朗

菲利普·科根(Philip Coggan)《经济学人》金融专栏作家

对投资者而言,新的一年往往伴随着不确定性。然而,由于两个关键的问题,2016年的前景尤其难以捉摸。这两个问题分别是:中国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放缓是否将继续?美联储(或许还有英国央行)将收紧货币政策到何种程度?

近几年的模式是,投资者在新年伊始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持乐观态度,到夏天时则热情消退。但这次不一样。评级机构穆迪已将对G20成员国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预期从3.1%下调至2.8%。全球贸易的表现也令人失望:贸易总额在2015年上半年出现下滑,是2009年以来的首次下跌。

自金融危机以来,投资者看到疲软的经济数据为央行放松货币政策提供了很好的借口。假如未来一年加息次数很少,且中间的时间间隔很长,投资者将很高兴,但美联储2016年恐怕很难做到这一点。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似乎仍致力于货币扩张。但最大的希望在于中国将出台一些政策来应对经济放缓,此举将为其他新兴市场,特别是大宗商品生产国注入一剂强心针。

由于薪资压力减弱,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受益于低利率(使得投资者放弃现金,转向风险资产)和健康的利润率。但随着美国失业率显著下降,由于通胀疲软,实际工资在上升。而新兴市场放缓意味着企业不能指望依靠全球需求回升来维持利润。

等待的游戏

债券投资者肯定感觉自己好像处于蛰伏状态。每一年,多数评论家都预测低收益时代必终结,因为增长和通胀升温,或是货币政策变化。但大抛售从未真正发生(见图表);2015年,不少欧洲政府债券市场甚至一度出现收益率为负。公司债券违约率仍处于历史低位,企业得以锁定低利率,缓解了自身资金压力。直到通胀再度激增,很难理解为何应该抛售债券,同时,商品价格下跌、经济增长疲软意味着全球通胀可能持续疲弱。

对于大宗商品而言,各种利空消息来袭意味着在某一时刻市场情绪必然改变。投资者已经确信“超级周期”处于下行阶段;与大量供给相对应的是需求停滞。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石油:2015年沙特阿拉伯企图让美国页岩油企关门大吉,但未能如愿,而2016年,随着对伊朗的制裁取消,伊朗石油将进入全球市场。不过,大量利空消息现在可能反映在价格内。当然,可能影响2016年投资决策的并非只有经济和盈利基本面这两个因素;政治也可能产生影响。2015年,希腊危机令市场紧张了数月。2016年的重大政治事件将是美国总统大选。对于布什对阵克林顿的选战结果,投资者将抱乐观态度,但假如候选人换成伯尼·桑德斯和唐纳德·特朗普,投资者将紧张起来。英国关于欧盟成员国身份的全民公决,将令英国投资者焦躁不安。

不确定性最终可能源自市场流动性。由于监管方面的原因,银行在做市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有所减轻。2015年8月的抛售表明,价格可能暂时大跌,而投资者不愿寻找便宜货。偶尔的“闪电崩盘”是一回事;但如果每个月都崩上一回,那投资者可能会认为现金零收益比之前更具吸引力。■

(译者为熊静)

来自《世界2016》中国大陆简体中文版,2015 经济学人报业有限公司。《财经》杂志获《经济学人》独家授权翻译出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菲利普·科根/文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