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储新政挑战

2016-04-20 16:41:24

杨柳吐絮,正值玉米主产区春耕农忙时节。中国实行了八年之久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将被“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取而代之。

粮储新政与其说是主动的变革,不如说是维系收储机制的各方因素难以持续而倒逼的改革。这其中包括“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连续高强度刺激形成的市场扭曲;人民币汇率调整及全球粮价走低等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对粮食贸易和消费需求的冲击;临储提价导致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推动玉米替代品及下游产品进口激增,形成“国外粮食入市,国产玉米入库”的尴尬困局等等。

诸多因素堆积了玉米等粮食的库存“悬河”,也带来了中央财政每年库存支付600多亿元的重负。目前玉米临储库存达2.5亿吨,稻谷最低收购价库存近1亿吨。

由此,国家决定对玉米实施“市场化收购”加“补贴”,让玉米价格和收储政策走上市场化之路,这甚至比当年大豆、棉花的“目标价格”改革更加市场化,也是整个粮食收储政策更大胆的尝试。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已经成为整个农业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玉米收购新政不仅牵涉上游玉米的种植调整,大范围波及其他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且牵涉下游高库存的消解、中央财政负担的减压以及国内饲料业、粮食加工产业的成本变动。

解决粮食高库存问题,不能仅限于采取某些消化某个单一粮食品种库存的专项措施,而是要系统谋划、顶层设计政策改革方案,从根本上消除库存形成机制,进而从根本上纠正价格支持政策带来的市场扭曲机制。

当前,中国农业生产已经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迫切需要加快结构性改革,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从供给侧角度推动农业变革。

《财经》记者两月前分赴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镰刀湾”地区等粮食主产区进行一线调研,了解农产品价格机制面临“大修”和收储政策调整背景下,地方的真实生态以及种植户面临的困惑和纠结。记者调查发现,收储新政等农业供给侧改革已刻不容缓,地下水超采、土壤污染、资源破坏等因素已经难以支撑“以粮为纲”的畸形连增。

与此同时,改革的顶层设计及推进,还需细化操作方案,以确保政策在地方执行中不扭曲、不走样,及时化解地方在政策变革中的困惑和难题。

——编者

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