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去杠杆

2016-05-17 19:03:21

日前权威人士接受《人民日报》访谈,认为不宜再加杠杆对经济搞刺激,加杠杆短期有效,长期看效果不佳而且会导致新的问题产生,最终还要靠改革来解决中国的问题。

权威人士的说法引发了人们的各种解读,在为政策发力重点重回改革叫好的同时,人们也担心政策会不会出现反复,因为权威人士认为不应加杠杆的底气在于中国经济下滑不到哪里去,但这个下滑的底线到底在哪里,权威人士并没有说明。一些经济分析人士由此担心如果经济下滑超过底线,决策层会不会重启刺激。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加杠杆到底能不能托住中国经济的底线,近年来的刺激手段到底是维系了经济增速还是透支了经济企稳向好的潜力。这取决于如何正确理解加杠杆与经济增速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速与就业的关系,因此有必要把加杠杆的逻辑与利弊剖析清楚。

保持经济增速的一个最重要逻辑是为了保就业,如果先假定加杠杆可以将经济增长维持在一定速度,那么经济增速的企稳乃至上升与近年来就业形势的稳定之间有没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呢?

一般而言,作为主要刺激手段的中央和地方投资大多进入了基础设施建设也即“铁公机”行业,而这些行业对就业的拉抬效果并不显著。其最直接的作用在于缓解钢铁、水泥、电力等上游行业的去产能压力,但在中国特色地方竞争格局下这往往加剧了产能扩张,从而延宕供给侧改革。

至于由于信贷“放水”导致的房地产阶段性繁荣,也难以转化为较大规模就业。抛却其可持续性以及加剧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房地产的阶段性火爆主要有利于去库存,而非拉抬房地产新增投资,所以此前房地产吸纳大规模就业的盛景难以再现。

近年来新增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包括电子商务及其相关的物流仓储配送行业等,这也是就业形势面临沿海地区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倒闭潮,没有出现恶化局面的根本原因。服务业的勃兴主要靠的是消费,加杠杆对刺激服务业没有用。当然基础设施的提升对生产和生活性服务行业尤其是商贸物流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目前而言,基础设施对流通行业的拉抬作用已进入边际效益递减的阶段,因此不宜再加大投资力度。

从以上分析可知经济增速与就业之间的转换并没有清晰的逻辑。当然也有论者认为如果经济增速持续下滑,消费景气也难以持续,最终也会影响到服务行业的繁荣和就业。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刺激政策对维系经济增速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与政府投资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民间投资下滑,令刺激政策的总体效应大打折扣。这一方面说明“铁公机”和房地产之外的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部门依然难以向好,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大型基建一般由大型国企承担,银行业也乐于傍大款,这种资金使用的事实上的双轨制,一直以来被视为利率市场化迟迟难以完成,以及资金使用效率总体偏低的罪魁祸首。

在实体经济普遍不景气、资金传导不畅的情况下,加杠杆无疑会加重经济的波动。自去年以来股市汇市的波动,充分反映了无法为实体经济吸纳的资金的异动对于整体经济的伤害。欲速则不达,这种经济波动对于实体经济的拖累和居民财富的损耗,不仅无益于增速,还对各界寄望甚殷的消费拉抬作用造成了冲击。

此外,加杠杆还产生了贫富分化加剧的负面社会效应。资产价格泡沫的急剧上涨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令情形更加严重的是,伴随决策层对资产价格泡沫的阶段性打压,从房地产部门逸出的资金将推高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使得低收入人群先受资产价格泡沫之害,又遭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之苦。

上述情形不仅进一步恶化了社会氛围,加剧社会投机心理,压抑正常的消费需求,还助长了青年群体急功近利、一夜暴富的浮躁心态,从而不利于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纳入可持续的轨道。

与加杠杆相比,如果将同样的资源和精力用于提升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完善居民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加大下岗职工保障力度,弥合城乡福利差距,降低农民工进城门槛,会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更大的正面效应。

总之,近年来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不搞强刺激,不急于加杠杆,也即不折腾,不急于求速度,反而会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其在加杠杆与去杠杆之间左右为难进退失据,不如踏实修复市场机制缺损,锐意推进结构调整,扎实保障公共产品供给,以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的同时推进,来换取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长治久安。

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