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贵沉郁

2016-07-04 18:59:48

□ 景凯旋/文

天宝十年(751年),杜甫困居长安已经五年。虽然因上三大礼赋得到玄宗赞赏,一时间宾客盈门,但仕途久久无望,门前车马顿时又稀落下去。正值秋雨连绵,贫病交加,一位友人来访,杜甫不免感慨系之,写下一篇散文《秋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盖因他的诗歌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他诗歌的价值恰恰在于强烈的自我意识。《秋述》的口语节奏固是一大特点,表现个人日常生活的真实情感,才体现了一个重要的感觉方式的转变。自《诗经》以降,中国诗歌走过的是一条越来越自我的道路,历经魏晋六朝的初步觉醒,至杜甫达到了顶点。

缺乏自我意识是《诗经》、乐府古诗中抒情主人公的特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念吾一身,飘然旷野”“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吟咏的是一种普遍感觉,主人公仿佛在代表人类全体诉说悲欢离合,个人的忧伤就是人类的忧伤,有一种地老天荒的悲悯。这种感觉被后人称作“高古”,初唐仍然承继了这种非个人化的普遍感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是如此。

杜甫诗歌的魅力是在人世间的现实感,是“因事以陈词”。写自然景色,渗透了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同情;写历史人物,则贯穿了现实评价。正如袁枚评曰:“人但知杜少陵每饭不忘君,而不知其于友朋、弟妹、夫妻、儿女,何在不一往情深耶?”六朝、初盛唐诗中的夜澄明廓大,这种自然思维是杜甫没有的。杜甫写不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则写不出“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就诗歌艺术而论,杜甫晚年的《登高》《秋兴》达到了他诗歌成就的最高峰。叙写离乱思乡之情,造语虽锤炼,情感则极平和,如同在写家书。其结尾:“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落寞徘徊,欲说还休。沈德潜称《登高》结尾“似意尽语竭”,实是囿于兴寄的盛唐气象,未尝体会到杜甫那种“通常的人生的回声”。

自我意识反映在写作方法上则是赋、比多于兴。《诗经》中的比、兴不同,兴是一种联想,亦即朱嘉所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今人叶嘉莹从思维形式上着眼,认为“比”是人为的,含有理性的思索安排,“兴”是自然的,属于感性的直觉触引。实际上,“兴”是先民的神话思维模式的遗存,将喻体置于本体之前,表明古人并不区分事实与比喻,在他们眼里,关关睢鸠就表示爱情的抽象概念,两者是同一回事,不是有意识的比喻。

人与自然不分的普遍思维模式,产生了情景交融的美感,这是后来诗歌一直讲究即景生情的根本原因。自杜甫开始,突出了情对景的作用,在诗歌中直陈人生体验,因而更多采用“比”来自喻,这实际上反映了自我的主体意识,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便是比喻的运用,属于即事写景,而非由景生情。或者说,是诗人主观意识的移情作用。

所以,杜甫的诗歌往往把抽象与具象结合在一联里。句与句之间的断续跳跃,正是其内心沉郁顿挫的独特感受。

沉郁顿挫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意远”的心境,意识到命运与人事的巨大鸿沟。杜甫一生屡举不第,复历安史之乱,由关中入蜀,后又由夔州至湘潭,辗转漂泊,沉沦下僚,终病卒于潭州到岳阳的船上。晚年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前人称其颔联气象雄浑,尾联却由阔入狭,殊不知这恰是真正的人生况味。

诗歌自诞生起,就和痛苦而非幸福联系在一起。诗人要有一种人生的悲剧意识,感觉到自我的局促和挣扎。即使在最快乐的时候,心中也常存悲伤和期待。故杜诗多写穷愁病苦,却有一种深沉的意味。后人谓其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实则皆不如称其以心灵为诗更为贴切。

总之,杜诗代表了盛唐诗的转折,他的痛苦是时代的痛苦,但绝不是所有人的痛苦。自我意识的产生是人类心理的发展趋势,也是诗歌的发展趋势。所以,后来的宋代诗人只能走他的个性化道路,表现通常的人生质地,不可能再有浑然的盛唐意境。

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

景凯旋/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