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敬畏自然的城市才能够让生活更美好

2016-08-11 18:31:35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口号。确实,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结晶,也是各种资源和先进文化、理念及技术的集聚和交流之地,这些便利条件使得城市拥有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强大资本。

不过,中国大陆近年来包括交通拥堵、空气和噪音污染以及居住过于密集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等各种城市病的集中爆发,给这个美好的愿景蒙上了一层阴影。而每年夏天,全国各地不少大中城市各种内涝灾害的频频发生及其引发的生命财产损失,更是让城市生活变得“危险”起来。

每逢大雨或暴雨,人们不得不习惯于在城市里“看海”的事实,让人们倍感无奈与沮丧,而相关部门动辄“百年一遇”的说辞越来越难以服众。坦率地说,城市地下管网老化,难以跟上城市快速发展的形势,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根源。这其中有投入不足的问题,因为地下管网的地下性,决定了它不如地上的地标性建筑那么显眼,可以成为政绩工程,也有投入不透明的问题,比如长江中游某大城市号称投入数百亿建设地下管网而效果不彰,便引发民间广泛质疑。

不过平心而论,怎么才算投入到位,以及地下管网规模及处理能力怎么才算符合标准,这本身就是一个可争议的问题,因为相对于城市范围的短期大规模快速扩张,无论怎么强调规划的提前量,相关市政设施建设肯定难以做到同步与时俱进,可能始终会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因此仅仅靠加大地下管网建设力度和规模是不够的,这很可能会陷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困境。人们需要从根本上分析内涝形成的多重原因,将其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加以应对。

人们首先要思考为何近年来城市极端天气频发,以及为何从暴雨到内涝只有一步之遥。排水能力不足只是诸多问题之一,更多还是因为城市厕身其中的局部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以至于无法发挥应有的调节和缓冲功能。

一个有着充足的植被覆盖率和湿地、天然河道湖泊等水体面积的城市,必然能通过植被的涵纳所发挥的滞留作用以及各种水体形成的分流泄洪能力,减缓暴雨的冲击力,降低内涝形成的可能性。据媒体报道,在有着“千湖之城”的武汉,那些内涝多发的地区多是以前湖泊所在地,只不过后来填平而难以发挥分流作用。

严酷的现实表明,人们对城市自然环境的改造应有一定的限度,其底线在于不应将一个城市的自然脉络破坏殆尽,使得城市难以发挥自我平衡和修复功能。比如说,人们喜欢将过去的天然河道改造成地下水道,表面上看既增加了城市建筑和居住面积,又没有破坏城市的排水系统。然而天然河道及滨河地区所拥有的湿地和植被所发挥的功能是地下水道所不可代替的,除了涵纳阻滞雨水及泄洪的功能外,其对城市小生态环境乃至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和地下水道相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日本科学家近年来经研究测试发现,东京地区此前将市内运河填埋或改为地下水道的做法,加剧了都市区的热岛效应,因为天然河道凭借其通道效应,在城市内外空气流通和冷热循环方面发挥着此前不为人们所关注的重要作用。

大量的事实表明,近年来都市地区极端天气状况的多发,与天然植被和水体被破坏,钢筋水泥建筑过于密集有很大关系,而一些城市热衷于推出的超大广场和超宽马路,则令情形更加恶化。相比之下,韩国首都首尔前些年拆除高速公路恢复河道的做法就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人们借鉴。

近年来人们往往热衷于“发掘”一些城市传统的排水管网系统如何有效,来反衬当下管网系统的低效无能。由于面对的城市负荷不同,这样的比较对当下的城市管理者而言显然很不公平。但如果换个角度看,这至少表明古代的城市管理者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毕竟能够相对有效地处理相关问题,至少在探索和确定城市的承载力边界方面比我们做得要好很多。

拥有着比古人优越得多的科技手段和物质能力的我们,理应更好地应对气候对城市生活提出的挑战。这其中改变城市建设、居住和治理的理念,重塑城市和人与自然三者的和谐关系尤为重要。

确定合理的城市承载力边界,与自然友好相处,更多通过借助而非改造自然来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应成为决策者的重要参考。市民也应本着环境友好型理念来改变生活方式,让渡出更多的空间来恢复自然生态。如此上下力同心,敬畏自然,爱护城市,方能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

只有 自然 城市 生活